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潭试验区规划蓝图亮相投洽会

(2009-09-09 10:51:37)
标签:

平潭海峡大桥

投洽会

综合码头

海上补给

岛内

旅游

分类: 海西新闻
在今日上午举行的福州投资环境推介会上,福州(平潭)综合试验区在本届投洽会首次登场,成为福州投资推介会重点推荐项目。

    国务院支持海西发展的意见发布后,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快速推进,是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重大举措。福州(平潭)综合试验区管委会,于9月3日正式开始运作,实行行政区+试验区的"政区合一"运作机制。福州(平潭)综合试验区功能定位为海峡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试综合试验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综合试验区、省会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平潭综合试验区管委会介绍,平潭将分期推进4万亩两岸产业合作园区建设,承接台湾光电子、软件及信息服务、海洋生物技术、船舶工业等产业梯度转移;建立万亩岚台现代高新农业合作园区,促进台湾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在平潭研究转化和示范推广;规划修建30万吨级综合码头,形成流水湾港区,发展两岸合作海港物流业。此外,平潭将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在促进两岸投资贸易便利化、台湾服务业市场准入等方面实施上更加优惠的政策;创办两岸产业合作园区、特色文化产业区和两岸教育合作园区,创新投融资体制,形成多元开发格局。

    今天上午还公布了包括福建省赋予平潭设区市及部分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等十二项加快福州(平潭)综合试验区建设新策。此外,福建省、福州市还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在现有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不变的基础上,今后十年内对平潭县实行地方级财政收入全留的财政体制,省、市两级有关部门列支列收的规费全额返还给平潭;在平潭岛环岛路建设方面,福建省、福州市给予五年贴息等。

    目前,平潭县着力实施交通、供水、供电设施"三大建设",为大开放、大开发提供支撑。平潭海峡大桥力争2010年国庆建成通车,全长56.9公里的平潭二桥和全长约95.64公里的环岛公路年内完成立项审批工作,尽早开建,实施岛内城乡交通路网建设。

    据了解,本届投洽会上,由香港太平洋环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的金海岸国际度假村项目率先与平潭签约。该集团将在平潭建设集商务旅游、综合服务、滨海娱乐及风情居住功能为一体的度假村。
相关链接:平潭试验区规划方案

    一、基础设施规划

    (一)公路建设规划

  

平潭海峡大桥总长4976米,桥宽17米,总投资11.39亿元。2007年11月动工,预计2010年9月竣工通车。

 

    平潭至福清渔溪连接线高速公路2008年11月动工,2011年竣工。届时平潭至福州通达时间缩短至一个半小时。

    环岛公路全长95.64公里,主线83.03公里,连接线12.34公里,总投资25亿元,明年开工建设。

    平潭海峡二桥由4座跨海大桥组成,总长17.03公里。建成后平潭至长乐机场仅需40分钟,已列入海西高速公路网规划,项目预可已经完成。

    (二)码头建设规划

    少雄山2万吨级两岸贸易物流码头位于澳前镇少雄山,为1000级两岸贸易专用码头,可用岸线1公里,港区约1000亩。

    金井2万吨级散杂货码头位于北厝镇金井,目前建有5000吨级泊位1座,可用岸线约1000米,腹地500亩。

    苏澳港北区20万吨级多功能码头位于苏澳镇北面连街澳至白青乡玉堂湾,岸线长达3公里,可用港区腹地3000亩,规划建设大型船舶修造、海上补给加油和多功能码头。

    流水湾30万吨级综合码头位于流水镇东面,计划从流水码头-小岛-东岛围堤,形成流水湾港区。

    草屿岛30万吨级补给码头位于南海乡草屿岛,计划建设大型海上补给加油中心。

    (三)给水工程规划

    全县目前共有各类水库23座,蓄水量2500万立方米。着力加大岛内淡水湖保护力度,进一步涵养水源。目前岛内日供水能力4万吨,通过芦洋地下水源的挖潜,可增加日供水1-2万吨,解决城区发展的应急用水。一期通过平潭海峡大桥预留2根DN60供水管向岛内供水,远期结合二桥建设形成岛外第二供水源。充分利用海水资源,在提高技术,降低成本的前提下,推广海水淡化工程,作为产业用水及部分生活用水。

    (四)电力设施规划

    现有11万伏变电站2座,3.5万伏变电站3座。

    2009年底建成110KV第二回进岛海底电缆,适时启动建设220KV进岛电力线路。筹建22万伏变电站1座。

    结合平潭二桥统筹规划建设新的进出岛电力通道。

    开发风能、潮汐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大力发展风电产业。目前岛内已投入运营10.6万千瓦的风力发电机组,年发电约3亿千瓦时,岛内电力将得到充足的保障。
核电规划正在有序推进。

    (五)污水及环卫规划

    结合现状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1万吨扩建至3万吨),做好生活污水及生产污水的收集处理工作。

    随着岛内产业的发展,根据发展规模需求规划建设两处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共20万吨),提高岛内污水处理率。

    结合利用现有垃圾填埋场,将建成垃圾产业处理厂。

    (六)环境保护规划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通过生态绿地廊道的控制,保证岛内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建立生态非建设用地控制,确保城市安全。

    开展生态旅游项目: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发展海岛生态旅游业。

    发展绿色新能源:大力发展风电、潮汐发电等绿色新能源。

    开发绿色产业:产业项目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减少产业对环境污染。

    进一步完善环岛防风林体系,营造山地森林体系,提高全岛森林覆盖率。

 

 

    二、新城区总体规划

    由现有旧城区向西部扩展,从进岛第一大桥到北厝片区向北沿西部海岸延伸到苏澳,形成一轴两心、三区多点社区组团放射的城市建设格局,建成集金融、贸易、旅游、航运、新兴产业等功能的现代化的滨

海城市。

    三、产业发展规划

    (一) 两岸产业合作区

在海坛岛西部城区相间的地带设立几个两岸产业合作和工业园区,规划用地约20平方公里。

    (二)旅游产业规划

    利用丰富的海岸线资源,在海坛湾、坛南湾打造两条海滨休闲度假旅游带。

    坛南湾拥有22公里的海岸线、13个沙滩,可容纳50万游客量。将作为旅游业发展集中区,借鉴国际知名海岛的旅游开发模式,引入休闲度假、文化娱乐、康体健身、酒店服务等业态,打造国际知名的海滨运动休闲度假基地。

    海坛湾可建设市民休闲健身型沙滩。

    同时,将建设"六区"、"两带"、"一园"。"六区"即石牌洋海蚀地貌游览区、君山揽胜旅游区、王爷山旅游探险观光区、南寨石景游览区、将军山海峡军事野营旅游区和海坛天神朝圣区;"两带"即海坛湾、坛南湾海滨运动休闲度假旅游带;"一园"即海岛国家森林公园。

    (三)文化教育产业规划

    沿南部坛南湾旅游区内侧腹地规划15平方公里作为文化、教育、科研产业合作交流区域。

    (四)两岸农业合作规划

    利用芦洋万亩农耕区的土地资源,规划建设两岸生态农业合作园区。积极借鉴台湾农业经验,促进台湾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在平潭研究转化和示范推广;增辟平潭水产品进出口口岸,建立福建中部水产品加工贸易集散中心。

    (五)物流产业规划

    托港口建设物流园区。流水湾30万吨级综合码头位于流水镇东面,计划从流水码头-小庠岛-东庠岛围堤,形成流水湾港区。依托港区建设,形成物流园区。

    (六)台湾海峡船舶能源补给基地规划

     平潭是我国太平洋西岸沿海航线南北通衢的必经之地,每天经过海坛岛的中外轮船多达二千多艘,规划在南海乡草屿岛建设船舶补给、加油、维修、服务和船员休闲基地,强化海上补给功能,配套建设深水码头、国际海员俱乐部、高级宾馆酒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