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家都在说“海西崛起”

(2009-05-09 23:44:25)
标签:

经济区

先行

海西

厦门

福建省

试区

沿海港口

海峡西岸经济区

福州

杂谈

分类: 海西新闻

http://www.hdzxw.com/upload/FD_U_Article/2009/5-7/2-42-1-657-277_2-42-1-672-6350.jpg
福山福地福水,海西这片热土的崛起是大家最关注的话题

N本报记者 方传柳 薛辉 包华 实习生 王梦菲 文/图

核心提示

    刚刚过去的三天,从福州到赣州,从温州到汕头,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大家都在为一个共同的话题而激动,那就是:自己的家乡———海西崛起。这三天,无论是打开电视、摊开报纸,还是登录网络,大家谈论的焦点都是如何更好地发展海西。

[本地激动]

海外归侨:海西崛起盼归乡

    “像是打了一针兴奋剂,身不由己地兴奋。”昨日下午,刚从日本回乡的林发,一下飞机就因为找不到当天的报纸而急得满头大汗。在家人的提醒下,他一边赶路一边给本报968111呼叫热线打来电话,“听家里人说国务院通过了,具体情况还不是很熟悉,你们能不能让记者详细地给我介绍介绍?”

    老家在福清的林发,三年前到日本从事养殖生意,主打高端海产市场。因为受金融危机影响,去年底开始,日本市场迅速萎缩。下一步该怎么走,他很彷徨。这次,听说家乡获得国家出台的重大政策利好支持,林发看到了机会。“如果国家政策支持海西崛起,以后在老家就不怕没市场,那样我就不用背井离乡了。”

    和林发一样兴奋的,还有更多备受海西驶上新干线鼓舞的“海西人”。连续两天来,我省本地的不少论坛,力挺海西的帖子无数。一些热心的网友,发帖表达内心的激动,还为海西的下一步发展,提了不少点子。而本报三天前对外开出968111热线通道以来,众多热心读者来电诉说“我与海西不得不说的故事”。比如,一位刚从深圳打工回来的宁德小伙子说:“家乡崛起,我们以后可以直接在家门口打工。这是一种在家的幸福,我不觉得肉麻。我只希望更多的人为此而自豪,充满激情投入家乡建设。”

9设区市:结合实际抓机遇

    我省9设区市,这些天则忙着学习贯彻国务院通过的加快建设海西意见。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在这次难得的重大机遇中,如何才能结合自身实际好好把握,如何才能使得自己今后的发展不落人后。

    福州:作为省会城市,不管是普通干群,还是在此创业的台胞,都表达了福州在海西发展中的美好愿景。

    厦门:厦门台商协会会长曾钦照说,在目前两岸频繁交流的大好时期,国务院《意见》的提出将会让在厦的台商更加放心大胆地加入到海西经济区的建设中去。

    泉州:5日,泉州市委召开常委会,学习领会有关精神,研究部署相关工作。泉州市外经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意见》出台将为泉州承接台湾产业转移扫除政策性障碍,为泉州台商投资区的申报和泉台产业合作创造机遇。今后,泉州市外经局将积极争取台商投资区申报成功,吸引大批台商落户投资区,促进两岸经济更紧密地融为一体。

    宁德:宁德市委、市政府表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宁德将充分借助海西的机遇、氛围和合力,通过环三都澳区域的综合开发推动港口建设、产业聚集和城市拓展,进而辐射和带动全市山海、城乡联动协调发展。

    莆田:台商张先生说,台湾跟大陆在经济各方面都是互惠互利的,这几年莆田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对发展企业是很有帮助的。

    三明:三明市经贸委有关人士表示,未来他们要用好用足中央赋予海西先行先试的政策,抓好闽台产业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和特色产业项目的落地开工。
   南平:相关部门正在准备即将5月13日召开的“武夷国际投资洽谈会”。届时,海西20个城市的130余位代表、企业界人士,将会聚武夷山下,共商发展大计。

    龙岩:当地工业园相关人士表示,他们更有信心来吸引珠江三角洲以及台湾硬制合金产业的企业来龙岩投资办厂。

    漳州:漳州交通局有关人士表示,面对台湾,背靠腹地,拥有715公里的海岸线,漳州可规划建设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130多个,最深处可建30万吨以上泊位,这是漳州营造港湾城市的全新机遇。

 

[周边兴奋]

兄弟城市:连忙开会商对策

    “兴奋是肯定的,但我们的当务之急,是拿出办法,充分利用政策利好。”昨日,温州市国内经济办公室相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5月4日,“加快建设海西意见获国务院通过”的消息传来后,温州市政府随即召开常务会议。这次会议只有两个主题,那就是商讨如何加大对接海西的力度以及对台贸易的措施。

    据悉,早在2006年,温州就已设立了“海西办公室”,专门负责研究温州融入海西区域经济合作的主题、形式和机制。温州市发改委相关官员表示,海西发展规划提出要“延伸两翼,对接两洲(即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拓展一线,两岸三地”等思路,都与温州未来的发展方向不谋而合。

    为此,在温州市“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其他政府报告中都已明确提出,要“主动加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而今年温州市出台的《温州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思路研究》则明确提出,该市今年将在对接海西经济区方面,着重开展港口、铁路、高速公路、产业带、文化旅游等五个领域的“对接行动”。“现在中央出台的政策,让我们吃了定心丸,接下来就是要进一步落实,进一步深化。”

    和温州一样,连续三天,江西的赣州、上饶、鹰潭、抚州,广东的梅州、潮州、汕头等地,也纷纷召开相关的落实会议。赣州宣传部一官员,昨晚再次接到记者电话时,仍旧难掩兴奋。“现在是上下一条心,各个部门都在开会研究如何用好政策,相信我们很快就会到福州交流。”

海西网友:期盼振兴提建议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起政府官员,这些兄弟城市的网民却有着更急迫的心态。在江西大江网的赣州论坛上,一位名叫“江西虔城”的网友甚至说:“福建有的政策,赣州应该照搬+本地化。福建没有的政策,赣州可以利用先行先试这个政策,利用海西经济区的优势,打造出来。”

    另一位名叫“赣之缘”的网友立即跟帖表示:我们做先行区,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作为海西的一部分,特别是作为海西伸向广大内陆地区的桥头堡,赣州一头连着厦门这个出海港和经济特区,一头连着内陆四面八方的交通线,对海西搭建强大的对台经济贸易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能起到“水泵”作用。这是我们赣州要好好利用的。从这个角度说,赣州交通枢纽地位越突出,厦门越受益,厦门海港功能越发达,赣州同样越受益。

[专家观察]

政策空间是最大利好

    昨日,针对国家出台政策利好带来的海西提速,国内各界进一步展开深度解读。但不管是哪种解读,都围绕着一个关键词:政策。

    “虽然正式的《意见》要等到修改后才会正式发布,但从已有的框架内容来看,海西未来的政策想象空间,非常巨大。”长期关注海西发展的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李保明教授表示,在国务院提出的重点要做好的7项工作中,单是“创新体制机制,先行试验一些重大改革措施”,就有很大的学问。
   以对台先行试验为例,有关专家认为,根据新近签署的《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海西经济区“先行试验一些重大改革措施”将极有可能来自金融领域。这既符合两岸产业合作的需要,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之路。

    “别的不说,就拿贷款来说,如果台资金融机构能在福建先行‘登陆’,那么福建的对台优势将更加突出。”在闽的一位台商昨日认为,从操作手法到贷款方式,台商更熟悉也更习惯于台资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服务,如果能直接得到台资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未来在海西的发展无疑将是如虎添翼。海西的魅力由此将更为显现。

    据悉,根据《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有关内容,两岸金融领域的合作有望在银行业、证券及期货业、保险业全面展开。专家预计,两岸金融机构的准入及开展业务等事宜极有可能在海西经济区先行试点,此后再向全国推行。

 

给政策比给钱更重要

    此外,不少官员学者认为,建设海西之前已得到国家多数部委的支持。这次国务院原则通过加快建设海西意见,有关方面在制订各类计划中,肯定会将落实支持海西的措施纳入全盘考虑。

    据悉,商务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海洋局、旅游局、质检总局、海关总署、国家电网公司等纷纷在编制自身的《“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将支持海西建设写入纲要,并制定针对海西的特殊政策。

    正是在各部委的支持下,福建赢得一个又一个“全国率先”。如率先零关税进口台湾水果,率先扩大台湾农产品准入及零关税种类,率先开放福建居民赴金门、马祖旅游,率先恢复对台渔工合作业务,率先入岛举办图书展和文艺演出,率先赴台举办商品展等等。

    “从这个意义上说,给政策比给钱更重要。”福州大学一教授认为,对于珠三角地区,国务院常务会议早在去年底就已通过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对于长三角地区,《推进上海建设国家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也于今年3月底通过。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区域发展战略密切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快建设海西意见,其“含金量”不可估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