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就是想磨叽,咋地?

(2006-03-01 15:14:50)
    我的家坐落于辽宁的一个小山城里,时代的进步也取代了所谓的“淳朴民风”。基本温饱解决了之后的人们开始忙于做生意赚钱的同时,原本善良的面孔也在逐渐退化,这些是无法改变的“进步”吧。
    如果说人们的心变得更狠更势力的话,那么没变的自然是一些山城特有的习惯,比如在大街上会有赶着毛驴的车,车夫一般都是五旬以上的干瘦老人,穿行其中的不乏奔驰、别克,被挡了路就嚣张的把喇叭大按特按,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有辆四个轮子的车似的。从山城走出去之前,也曾为自己坐了一次四个轮子的车而暗暗骄傲过,表面上拼命忍住得意,下车的时候也是做足了姿态,现在想来觉得那时的幼稚可笑。
    来北京四年了,第一次回家的时候,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连兄弟们都说:“大城市银(人)啊……”不能免俗的,感染了大城市的文明和大多数文明人的气息后,对养育我的小山城多少有了点不满。去银行里办张卡,所有人挤在柜台前,叫着喊着想抢先,大有为了个位置还要大打出手的意思。心里不免叹气,想我家乡要是能达到北京的那种自觉排队的秩序,估计怎么也得百年之后吧。
    父母亲从小的教育和小学老师的耳提面命让我的普通话成为我可以和北京人鱼目混珠的工具。至少,不会张嘴就让人听出是那里的人来。而口音的变化又多少招来了几位朋友的不满。“咋地啦?出去一趟咋还连咱们东北话都给忘了?”有口难辨的时候,索性也学他语气:“咋地?不服啊?”哄笑一片过后,心里还是对东北话倍感亲切的,但是在北京说京腔对我来说一点坏处都没有。比如问路:“师傅,xxx怎么走?”这样问,人家即使不知道也会很乐意和你说几句,如果来东北话就不行了:“大爷,xxx在哪旮瘩呢?”准保没人理你。
    也不是说北京哪里都好,不文明的人也是随处可见。下班之后乘地铁去和男友回合,出了地铁口的时候,身后传来一个用北京普通话骂街的北京痞子,从出地铁口的电梯开始一直到马路上,这位就一直没闭嘴,我数了一下,平均十个字里得有6个“操”字,还一直对着身边的女生说,那女的的声音小得像蚊子,却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一点都没有制止的意思,实在无法忍受他的毫无顾忌,等这几位走到我前面,我站在路口叹气,结果旁边一个哥们和我做同样的无奈表情,叹息之声几乎同时出口。毕竟个人代表不了集体,一小部分的烂鱼还是有存在的必要的,否则怎么能显示出其他人的品行高尚呢?
    乘公交车去上班的时候,小年轻的坐在位置上对旁边花白头发的老人视而不见也是常有的事。
    办证,租房,治性病等的小广告在北京的公交站牌上随处可见,任何人流集中的地方一定会有满地的预订机票,免费送票的名片任人践踏。
    较偏远的地段,但凡有个小规模的商场,门口必定有几个形象猥琐的人在你走过他们身边的时候用刚好你能听到的音量问:“要毛片吗,动画片了。”
    …………
  还有很多诸如此类的事情我就不一一说了,第一年来北京之后的所有虚荣在四年的生活中被打磨于无形。在北京漂久了,反倒喜欢起家乡里的不拘小节了。至少不会有满地的名片和无数的小广告将城市污染得乱七八糟。在北京无论怎么溜达,遇见熟人的几率基本是零,而在家里逛街,随时有碰见好友或者熟人的可能,一路笑语,所有烦恼和压力消失殆尽……
  北京这个城市因为高端科技的发展和各种行业的兴起,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和其他地方相比机会更多的同时压力也如影随形,因为这个城市最不缺的就是人。而为了房子和车过早背起几十万的债务更是对自己的工作视若珍宝,不然,债务如何偿还?疲于奔命的同时还得惦记自己的身体……
  记得有一次面试的主管问我一个问题:“压力是什么?”我回答,压力就是在一定情况下可以转化成动力的催化剂。主管告诉我:你说得也对,但是压力,其实是你自己的能力不够,所以才会产生压力,或者是你不够自信。
  于是,我在这个城市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压力,学历,学识,为人处世,所有的一切都可能成为我的压力或者动力。而我的一个前辈告诉我,最重要的还是心态……
  在家里,我没有压力,只要安心享受父母亲久别之后的宠爱就可以了,任意妄为的撒娇,拆除所有面具真心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一切是北京那个城市永远无法给我的……
   说了这么多,不过是想让自己认清,家里的确是可以心情舒畅,却不是自己可以长足发展的地方,而北京固然有它不可避免的缺点,但是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还是比较宽容的,至少,可以在这里迅速的成长,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压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浑身不自在
后一篇:不仅仅是施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