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策 媒体专访 -拼出一片天

(2006-01-14 00:52:24)
分类: 宋策艺术档案
 
 

采访手记

喜欢把化妆师们的作品分别摆好,寻找每个人的妆型、妆色变化的痕迹和作品的特色。而宋策的作品正是让我不能一眼分辨出来的不多的几个。一个山东的汉子,却有江南的细腻精致,他的作品平和,淡定,经得起再三把玩。不是刺目的夸张,不是过眼即忘的胭脂俗粉,而是汨汨的清流,是看过之后,普通人和时尚中人都会喜欢的唯美。其实有时候会想,化妆作为一门艺术,妆面作为一个作品,其实是可以见一叶而知菩提的,从他的作品,其实可以知道宋策的一些生活态度,思维方式:如水的特质。

第一个模特是妹妹

宋策从小就特别喜欢绘画,他的第一个模特就是妹妹,特别爱打扮她。他大概12岁的时候,当时电视里正在放《红楼梦》《射雕英雄传》,感觉里面那些小姐,丫鬟的发髻特别漂亮,就喜欢照着样儿给6岁的小妹妹梳翁美琳、林黛玉的发型。

“当时我在乡下生活,爸爸在城里上班,他给妈妈带了一个化妆盒,对一个农村的孩子来说,五彩缤纷花花绿绿的色彩太有诱惑力了,我就拿着给妹妹画眉,没想到画完之后,村里的人都震惊了,说怎么那么好看,谁给画的?就这样为妹妹梳梳头,化化妆,对美的认识慢慢养成了。那时候我就立志要成为一个发型师,那时候还不知道什么是化妆,化妆师是干嘛的,更别说选择做一个化妆师。”

高中时,宋策没有选择上大学,而选择了专业的发型设计,并学习了化妆。到现在为止,在去日本接受专业训练之前,在国内只学习过7天化妆。走到今天,宋策一直觉得自己的天赋特别好,对这点特别自信。一直觉得搞艺术搞化妆一定要骨子里拥有这些东西,这点特别重要。

第一桶“金”  开发廊

93年到97年,宋策还在开发廊,那是他的创业期,也是思想成熟,技术成熟影响很大的时期,真正懂得了在为顾客的服务当中,将技术和服务融合在一起。“你要用心地去爱你的客人,这点特别重要”。“我开店第一天收入是48块钱,记得特别清楚,当时是为一个女顾客烫头,真是高兴得快要疯掉了。创业的时候爸爸给我2000块,告诉我“你把老底亏掉回来见我”。结果当月就把钱给还上了。其实我刚开始的时候,店子特别差,是铁皮房,下雪天的时候,能把门给吹掉,但过年有很多客人排队,直排到店外去,还给我送年夜饭,每个人都带一些来,特别让人感动。这些让我懂得你用心去爱你的客人特别重要,当你有了很好的技术的时候,你还要有很好的爱心。因为好的技术需要你的爱心去辅助,它才能让技术更加情感化和有人性化。“正因为如此,那时候他的顾客里很多成功的男士和女士,告诉他,你的成就不仅于此,你应该给那些明星,大腕化妆、做头发。“当时跟本是想都没想到,现在回想起来,也跟做梦似的,因为我就是一农村孩子,15岁才进城,当时特别自卑,但是,事实是到今天,我为自己能在乡下度过这15年的岁月特别庆幸,这是一种财富,是他人永远无法理及的。因为我知道我们这一路走来所给我的经历对我的人生帮助太大了,真是感觉太幸福了。”

“真正要让一个化妆师成长起来,一定要用心去化妆,用爱去化妆,你对你的每一个客户,都要充满爱心,你才能真正去化好。而且我觉得细心得去体味客户的个性,包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东西特别重要,因为有些化妆是表皮的化妆,有些化妆是灵魂的化妆,而一个艺术家到一定程度就是心灵,灵魂的表达,会给人以震撼的。”

风格是成长的积累

毛戈平的化妆对宋策的影响特别大,因为从93年到97年,所有的化妆技术都是他自己看着电视摸索的。“毛老师化妆真漂亮,而且他人长得特别精神,当时就特别崇拜。在去日本前就一直想跟着毛老师学习,但他当时还没开班,这是非常遗憾的。另外还有李东田,我也是特别喜欢他的风格,但也是擦肩而过,从日本回来,第一站就是去的毛老师那里,如愿以偿的跟着毛老师学了7天,第二站就是去的东田那里,但他还没办班。可以说,我是把他们俩的化妆糅合在一起,形成我的风格,形成我自己的特色。”

    “我的作品(风格)是介于毛戈平与李东田之间的,这点包括很多同行,李东田也这么说”,但宋策不是刻意的追求在他们中间去寻找这个平衡点,他说“他们两人是没人能够取代的,但我觉得应该有人去生成一种新的化妆方法,让更多的年轻人去接受这种方法,介于他俩之间的方法。”“我的风格其实就是我成长的过程,我始终相信,一个人成长的积累,一定会表现在他的作品里面。”

宋策的时尚观和造型观

时尚和造型是两个概念。时尚,我们在什么时候都可以拿来做主题,而造型是这两年才开始提到的,由于影视剧、电视剧的原因提升起来的。事实上,造型和化妆是不分家的。对我来说,一个好的造型一定需要一个好的时尚观念,唯美的观念,或者创意的观念去引导。另外这个观念需要很好的技术去表现。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可是中国的戏剧化妆很多人不喜欢,而我现在越来越喜欢戏剧化妆。中国的戏剧化妆,包括京剧化妆,它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人的审美影响特别深。我小时侯画的仕女图,给妹妹化的妆都是戏剧妆:小辫子单凤眼。时尚的东西,实际上是会发生变化的,但是百变不离其踪,尤其是中国的时尚,永远是无论怎么转,画在中国人的脸上,就自有中国人的味道。因此时尚一定要把民族的文化的历史的一些东西融进去,特别用心的去糅合。

我的风格是追求大多数人喜欢、大众的时尚造型。因为我认为所有中国人,而不仅仅是业内圈内的人需要造型。让东方的时尚让更多的专业和非专业的大众去接受,这是化妆师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时尚绝不是某一部分人的专利,时尚是每个人的权利,造型是每个人的权利。我认为的时尚就是民族的文化融入时尚的元素,让我们中国的女性散发新的气息。

/本报记者 张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