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桶“冰水”浇不灭的虚火 一桶“冰水”浇不灭的虚火

(2014-08-24 16:18:31)
标签:

杂谈

 

目前,一个名为“冰桶挑战”的活动愈演愈烈。这个源自美国的活动,本意是为了援助“渐冻人”,借助于网络社交媒体的推动,很快就超越国界,引得国内各界名人竞相参与,好像不兜头浇上一桶冰水都不好意思出门。

名人效应和病毒式传播叠加在一起,让“冰桶挑战”的活动呈现无远弗届的势头。作为一项慈善营销,这个活动已经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非常可观的。仅就募款成绩而言,这个颇具创意的活动几乎无可挑剔。但是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桶“冰水”好似火上浇油,再次点燃了很多人盲目从众的虚火。

一些明星名人之所以忍痛浇“冰水”,也不是平时不参与慈善,而是惮于众目睽睽、众议汹汹,别人玩得热火朝天,击鼓传花到了你手里,怎么好意思说不。即便有人说,我只捐不浇,其实也已经被裹挟进来了。极少有被点到名的人公开宣布,我既不浇冰水,也不向这个活动捐款。慈善的名义加娱乐的形式,已经使这个活动成为难以拒绝的时尚。慈善本来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而成为娱乐时尚的的慈善活动已经接近于软暴力,让很多本来不愿参与的人无可奈何地浇了自己一桶冰水或者掏出一笔钱。更多的看客之所以关注这项活动,也不是为了了解“渐冻人”,而是为了听几声虐杀般的哀嚎或者看几眼衣衫浸湿的画面。当这项活动显现出明显的娱乐化、商业化趋势时,它已经偏离了慈善的初衷。

事实证明,单靠慈善的力量根本不足以推动“冰桶挑战”席卷全国的。这个活动一击即中的,是人性深处的从众心理,而不是悲悯情怀。“随大流”的人认为,即便是凑热闹,能顺便给罕见病患者募集一些救助款,何乐而不为。很多人都是这样不假思索地接受一些外来的社会文化,比如像“无裤日”这样的活动也开始成为一些城市中的地铁时尚,因为它以“低碳出行”为名。即使像“大黄鸭”这种不知美在何处的东西,也曾经在国内还被人偷偷地模仿,因为很多人都跟着说好萌啊。可以说,面对国外乍一看都很唬人的社会文化,我们很多人已经失去了定力和想象力,更失去了自信。好像不浇一桶“冰水”就不会做自己的慈善了,不到地铁里脱一次裤子就不知道怎么宣传环保了,不去看一眼“大黄鸭”就不能确认自己还很天真。

确实,互联网就像一个没有国界社会,让各国文化自由地碰撞交流。但是,我们不能总是不假思索地模仿外来文化,还应该有自己的文化传承和创新,这才是大国文化应有的心态。这些年,各种外来时尚想海浪冲上沙滩,一次次的塑造又一次次的抹平,真正能留下印记的并不多。所以,今年的“冰桶挑战”也不过是另一种“江南Style”,狂欢过后很快将销声匿迹。

一桶“冰水”浇不灭的虚火 <wbr>一桶“冰水”浇不灭的虚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