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供产品“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并非钱多人傻

(2011-11-14 22:44:04)
标签:

杂谈

    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被企业损害利益的现象并不稀罕,因为消费者与企业相比,通常处于弱势地位。
    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也有企业把宰客之手伸向了强势的政府部门。据新华社报道,配置、功能相同或类似的电脑等电子产品,被供货商贴上“专供政府采购”的标签后,销售给政府采购部门的价格就比市场同类产品价格高出数百上千元。
    或许有人会问,究竟是企业赚钱不要命,还是政府部门钱多人傻,其实两者都不是。所谓的专供只不过是掩盖资本与权力的利益交易的道具,在这个障眼戏法中被愚弄的“冤大头”只有民众。
    “专供”这个标签,民众听得多见得少,毕竟大多数专供产品都是流向政府部门的。大到电脑,小到U盘,政府办公用品都由专门的采购部门置办。与此相应,一些企业也另辟蹊径,为政府部门提供专供渠道。
    从理论上讲,政府集中采购有很多优势,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形成规模效应,降低成本。这与民间的“团购”大致类似。加之专门人员负责办理,在询价、采购等环节上也有经验和资源优势,专供产品的价格应该不高于同类产品的市场价格才对。而事实上,因为资本的趋利性,企业是极其擅长变通的。以朗科公司为例,市面上销售的U盘产品主要是“U系列”,而专供政府采购等特殊渠道的产品则命名为“B系列”。同一类产品只是标示了不同的名字、型号,就有不同的价位,这种骗术不高明却很奏效。
    如果说政府采购的是尖端产品,因为不明底细被企业算计,尚可理解。小小的一个U盘有多大的存储容量,又值得多少钱,这些问题对于专门的采购人员来说,应该都是常识,即便是外行,到市场转一圈也能一目了然了。以高端价格买来低端产品,只能证明两种可能性,要么是公款消费不心疼,要么是沾了“猫腻”装傻。 政府采购之所以“只买贵的,不买对的”,是因为背后的权力在待价而沽。遇到一心寻找钱权交易机会的采购人员,企业想卖物美价廉的产品可能都很难。去年,格力电器总裁就曾经披露,低价投标反而被政府部门鸡蛋里挑骨头,不得不在地方两会上找领导“告状”。当然,遇到权力的刁难之后,去寻找更大的权力,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如果专供成为权钱交易的遮羞布,那最好的整顿办法就是让专供变得更透明。在市场经济中,政府部门应该自觉地利用市场的机制,以公开的、充分的竞争降低政府开支,这不仅可以降低费用,更可以促进社会公平。否则,政府部门以权力诱使或压制企业,即便买到比市场价格还要低的产品也不证明自身的清白。一些价格低得让人羡慕嫉妒恨的专供烟、专供酒,甚至专供房,与价格高得让人咋舌的U盘、电脑一样,都是专供领域的“旁门左道”。
    监督权力,尊重市场,让专供回归正途舍此并无其他捷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