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能再为速度牺牲了真相(一篇未刊登的评论)

(2011-07-24 22:50:17)
标签:

杂谈

   
     “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让国人震惊。两列动车追尾,四节车厢坠落,三十多人死亡,二百多人受伤,现场的惨烈让人痛彻心扉。
    任何一种交通工具的提速应当安全系数的相应提高为保障,时速二百公里的动车组作为高科技的结晶,竟然出现这么低级的追尾事故。这次事故发生之后,民众普遍感到不解的是,动车组并非中国独有,在国内开通也已有数年之久,而发生事故的两列列车的控制系统脆弱得让人难以理解。铁道部发言人昨日表示,据初步了解,是雷击造成了设备故障,并最终酿成事故。这样的解释简直超越了大多数民众的理解能力,雷电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近乎于一种夏季常见的天气现场,如果夜晚的一道闪电就能轻而易举地击溃了动车组的控制系统,那么动车组的高科技也太脱离国情了。即便是雷击造成了前车停运,避免后车追尾也不应该存在技术上的问题。早在2007年,铁路部门就高调宣布过,我国自主研发的自动闭塞系统可预防动车组追尾。再退一步讲,那个系统并不能确保万无一失,铁路部门应该还有调度人员在密切监控,以应对突发事故。所以,很多人都不能理解这样一起事故,如果相关人员用最笨的办法,彼此之间打个电话沟通一下情况,也许有足够时间采取应急措施。
    可惜,大错已成,往事难追。无论事后多么迅速有效的抢救措施,都已经无法挽回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们所能告慰死者和安抚伤者的,必须是彻查事故真相,然后严惩责任人员,给民众一个交代。
    而铁道部为此做了哪些努力呢?23日晚发生事故,24日早晨铁道部新闻发言人就宣布雷击导致事故,在动车组“黑匣子”还没有检测之前,这个解释有多少科学依据?又如何让民众接受?权威的检测结果尚未出来,铁道部高层已经做出尽快清理现场并尽快通车的指示。尽快通车确实可以减轻旅客滞留所形成的压力,也可以尽最大可能地减轻铁路部门的经济损失,但是如果还没有找到事故的根源,又如何杜绝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生命高于一切,在事故发生前应该如此,在事故发生之后更应该如此,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以民众的生命做代价冒险蛮干。如果铁路部门以此事故为鉴,进行全面的检测和整顿,是不是更容易得到民众的谅解?
    就在事故发生后的第二天下午,仍然有儿童从已被切割破碎的车厢中救出,而之前有关部门的结论是已无生命体征信息。这种意外的惊喜让旁观者悲欣交集,又后怕连连。任何事故发生之后,全力抢救受伤人员都是第一要务,然后再考虑其他问题。如果铁路部门不是那么急于通车,事故的善后工作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一些?
    目前,上海铁路局已经有三名官员被免职。这样的问责应该只是一个开始,在真相被查明之后,还应该有更严格的行政问责程序启动。为了速度,民众已经付出了生命和血的代价,不能再为之牺牲真相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