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五月三日,济南的上空一定有凄厉的警笛声,让人神情肃然。这个仪式是纪念当年五三惨案死难者的。那些在战争中逝去的灵魂已经安息,但后人仍然要通过一个形式表达缅怀之情。死者长已矣,生者常戚戚。这是礼节,也是人性。
今年的五月,中国人经历了从喜马拉雅山到玛利亚纳海沟般的情感激荡。汶川的大地震为奥运圣火辉映的红五月涂抹了浓重的悲情色彩。万余人命丧废墟,数十万人无处安身,如此灾难应该算得上国难了。此时,任何由官方组织的娱乐和庆祝活动都是不合时宜的。《国旗法》明文规定,发生特别重大伤亡的不幸事件或者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伤亡时,可以下半旗志哀。但大地震发生之后,国旗未降,圣火照传。泱泱大国在罕见的灾难之前表现得如此镇定,实在出人意料。
中国人有句格言,死者为大。奥运会纵是天大喜事,想必也大不过地震中受难的数万生灵。人文奥运不能只是一句口号,在灾难之前更应该有所体现。5月13日,总理在北川县灾难现场眼看着废墟下的学童,面有戚色,眼含热泪,而这一天的福建龙岩却高举喜迎圣火的标语,进行锣鼓喧天的欢乐传递。央视新闻说地震震动了除了新疆、吉林和黑龙江之外的大半个中国,而龙岩有关方面对于这次地震竟然表现得如此麻木,可谓人性尽失。当晚,新华社发电文,自14日起各地圣火传递将增加默哀仪式,也算是一种补救。但这种喜事丧事合着办,先默哀后欢庆的做法真正执行下来怕是又要落个不尴不尬。
今年的五月,中国人确实是悲喜交加的。两种感情如何宣泄,值得深思。无论如何,不要搞得人格分裂,人性沦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