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传生著作《序》

(2019-07-28 23:30:40)
标签:

健康

教育

文化

分类: 杂文类

  《序杨传生著作》  

杨传生老师是我认可的一位中医行外研究家,毕业于西安交大动力系锅炉专业,高级工程师。因其善于观察并深入思考,发现了物质世界物质基本颗粒振动碰撞交换能量理论,并编写、出版了《万物本原探索》一书。后又发现了生命与疾病原理,并对各种疾病的相应治疗方法成功地应用于亲身实践,治好了自己几十年医生没有治好的毛病,如只要吸烟就恶心、吃辣椒就浑身起奇痒红疙瘩、不能吃生冷食物和冷水,等等。在我鼓动下,他把所发现的生命与疾病原理演绎成了书稿,经数次增删修订,就成了这部《新医学和随机论》著作。
  行内的很多发现或成就,往往都是行外的有心人做出来的。杨老师并非中医行内人,但由于没有行内人的所知障,更有行内人难以具备的其他专业的视角和知识储备,以及独特的人生阅历,其对生命和疾病的研究,更是难能可贵,其成果更是值得珍视。2011年北京一次关于民间中医研讨会暨论文颁奖大会,他的一篇相关论文被评为一等奖,获得千元奖金,论文后被收入由我主编并由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民间中医论文精选(2011)》中。
  据我了解,杨老师常把他的研究成果发表于各级医学学术会议,中医行内人不少都乐意经过网络途径听他的课,全国若干各种疾病患者都认定他为医师经常向其进行治疗咨询,粉丝很多。一个中医行外人,经常为有医师资格的中医行内人讲课,并为若干粉丝所追捧,在今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比如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的青年编剧刘希彦,就常给中医人讲中医临证经典《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有很多中医爱好者追随。
  行外人写作并出版行内书,更不是新鲜事。虽非中医出身,却并不妨碍他们著作行世。刘希彦就有《大医至简》的书稿出版。另如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的著名化学家李宁先退休后被西医治得死去活来,不得已自学中医自救,结果自己治愈并帮助家人和周围亲朋疾病获愈,同时也有了《中西医学认识论》、《中西医学方法论》两部专著面世,至今尚洛阳纸贵。
  研究生命或疾病,研究中医,显然不是中医行业内的专利,无论哪一个行业的人,只要关心自己和家人的身心健康,都应该知医、懂医、学医,甚至可以成为能指导行内人的中医学者。
  杨老师的可贵,在于他不像太多的学者闭门造车,而是能身体力行,把他的研究运用于自己的日常,以致其身体越来越棒。这也符合我们“中医生活化,生活中医化”的一向主张。
  我们认定,西医主要是化学医学,中医主要是物理医学。从杨老师的研究也得以证明。行内抱残守缺、泥古不化、谨小慎微、不思进取的中医继后者往往宁可皓首穷经地引经据典,也不睁开眼睛观照自身和眼前的事实,不愿也不敢撼动近乎玄虚的传统基础理论,所以作为中医行外人的身份,杨老师的行文不免来点幽默风趣,甚至难免让人感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狂妄自大或随意行文的游戏人生。都追求行文的四平八稳,淹没了自己的独特个性,结果成批井喷真正的大师再也没了可能。其实,了解杨老师的经历,并完整读过杨老师的书,自会认同他的内心的严肃。他的书,谁读谁受益。
  好了,闲话少说,让我们开始读这部关于生命与疾病的书。


  张流秀
  2019年7月28日

  张流秀,中医执业医师(师承),资深中医临床家。

  以上的文章,是张流秀先生给我将要出版的《新医学和随机论》一书的序言,他的论述是比较中肯的。他在北京地区很有名气,也多次到全国各地讲解中医理论和医术,不是一般中医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他很忙,在非常忙的情况下,抽出时间为我写序,我很感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