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和淋巴系统的作用
(2018-02-23 10:16:04)分类: 《养生治病新说》全文 |
4.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和淋巴系统的作用:
(1).神经系统:人体中的神经,遍布全身。不同部位的神经,名称也不同。
从大脑脑干处(生命结点或者叫做生长起始点)为界,全身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头颅以内的神经叫做大脑神经系统,是大脑的主要组成部分。从这个生长起始点以下,由中枢神经连接起来的身体部分所形成的神经系统,叫做身体神经系统。
大脑中的细胞和身体上的细胞,都是沿着神经系统建造的,因此,神经系统也是人体最早生长的物质通道。受精卵开始生长,母体内的蛋白质是以粘结的方式沿着神经通道生长出大脑中和身体中的所有细胞的。正如前面讲解过的道理,所有的建筑物都是沿着道路建造的,建造任何建筑物,都要先修建道路。有了道路,才可以运送建筑材料,才可以施工。
我们的身体,是在母体中建造好的,是先天生成的。这些细胞,我们在后天生长中,只需要维修保养即可。
但是,我们后天也在生长,比如,牙齿、毛发、部分血球、精子和卵子等。血球、精子和卵子的种子,来自于神经系统上的物质,生长或者储存却在某个脏器中。
神经系统除了是物质通道之外,还是一个能量传递通道。
我们身体内所有的细胞都在振动,或者叫做晃动。振动的动能来自哪里?来自于肺脏与空气交换所获得的能量。
当我们呼吸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肺脏之后,氧气的基本颗粒撞击肺脏内壁细胞上,发生了能量交换。肺脏细胞得到了氧气颗粒撞击的能量后,连接肺脏细胞之间的细小神经就逐步传递给肺脏神经系统中,然后把能量逐步传递到全身的细胞上,细胞得到了新能量之后,继续振动,保持原有的振动能量,即细胞动能。
我们说大脑是身体的管理者,是皇帝,皇帝要管理全国人民,也是通过行政通道和道路进行管理的。大脑中的思想意识,好像皇帝的方针政策一样,皇帝利用各种行政通道和道路,把自己的管理程序、管理意图、方针政策等,沿着神经系统,使用大脑中储存的能量,推动到全身,来对全身中的脏器和组织细胞进行控制和管理。
身体内的神经系统,呈现出网络状态。大脑内的所有神经细胞,呈现出一个大网络系统,每个沟回,每个区域,是一个小网络,各个小网络,构成一个大网络系统,最终都连接到脑干上。
身体内的各个脏器和组织,也是一个个地小网络,一个脏器是一个独立的小网络,是由一根支路神经连接着中枢神经。一块肌肉,一个脏腑,好像树叶一样,一个树叶是一个小网络,这个小网络是由叶柄连接着小树枝,小树枝连接着大树枝,大树枝连接着树干,树干连接着树根,形成一个网络系统。我们的身体部分,好像树木的树干和树冠一样,我们的大脑,好像树木的根系一样,这些神经系统是有机地连接起来的。
除了这两大系统之外,还有一些辅助神经系统。比如,五官神经系统和肢体神经系统。
肢体神经系统从脑干沿着中枢神经走到大椎穴处,上肢神经从大椎穴的脊椎骨头缝里钻出,来到胳膊上,分成许多支路神经,连接着许多肌肉组织,通过肌肉组织的能量放大,拉动骨头和关节弯曲,把大脑中发出的能量用于控制上肢运动,完成胳膊和手的各种动作。下肢神经系统从大椎穴从骨头缝中出来后,沿着脊椎下通到大小腿上,带动大小腿各个肌肉组织,完成脚腿的运动。
眼睛机构中的神经系统是由两个方面组成,一个是视神经系统,通过外界能量的作用,把外界能量传递到大脑中,产生一种感觉,就是我们看到的各种事物。另外一个是肌肉神经系统,负责眼球的转动和眼皮的眨巴,这些神经系统直接归属大脑,不经过脊椎里的中枢神经。
耳朵机构中的神经系统也是如此,由耳膜和听小骨等听觉神经系统负责传递外界能量,传递到大脑中产生一种感觉,就是我们听到的各种声音。另外一部分肌肉神经系统负责耳朵的动弹,由于耳朵上和耳朵周围的肌肉不够发达,我们操控耳朵动弹不太得力,或者就不能动弹。
嗅觉系统也是如此,鼻腔上的神经负责对气味的能量传递。不同的气体,携带着不同的能量级别,撞击鼻腔内壁细胞后,获得不同能量级别之后,传递到大脑中,产生了不同的感觉,就是我们闻到的不同气味。鼻子在脸部的部分肌肉拉动下,稍微能动一动,也不太灵活。
味觉系统中,舌苔上的味蕾,是对食物携带的能量的一种传递装置,舌头和口腔细胞对食物上的能量级别进行传递,传递到大脑后,产生了不同的感觉,就是不同的食物味道。舌头同时还可以灵活的运动,它与牙齿的配合简直是天衣无缝,绝对默契,否则,牙齿就咬住舌头了。在我们对食物的咀嚼过程中,舌头领导者,指挥家,它让左右边牙齿咀嚼都是它做主,是否吞咽食物也是它做主。
触觉神经系统中,浑身的皮肤都是敏感的神经,这些神经都是单独归属大脑管理,不经过中枢神经。
我们的身体,一旦经受了外界物体的碰撞,撞击的能量,传递到皮肤细胞上,皮肤细胞通过神经系统传递到大脑中,大脑获得一种感觉,就是疼痛。能量大,疼得很,能量小,疼的轻。
皮肤除了对撞击和打击产生能量传递之外,也同时可以接受外界温度的能量传递。我们感到冷热,那是大脑对皮肤传递过来能量的区别。
如果一个人的神经通道发生堵塞了,冷热的感觉就会麻木了。
五官是我们人类与外界事物交换能量的窗口,我们大脑里的思想意识,就是通过五官之后形成的。五官没有神经系统,就无法工作,死人一个。
总之,五官是大脑的直属单位,好像直辖市一样,直接归属中央管理。身体内的内脏,则是中央通过地方进行管理,是通过中枢神经来实现脏腑与大脑沟通的。
大脑神经最重要,上天就用头骨包裹起来,并且是全包,免受伤害。中枢神经也非常重要,但是比大脑的重要性还是要差一些的,因此上天也半包的形式,用脊椎骨保护起来。心肺肝三个脏器是三公九卿,朝中重臣,上天也采用相应的保护措施加以保护,除了用肋骨保护一下,还设置了一层胸膜与肚子里的脏器隔离开来。其余肠胃肾脏等器官,就不太重要了,上天用一个肚皮保护一下就可以了,即使打击一下,也不会马上要命。至于胳膊腿,那就更不重要了,即使砍掉胳膊腿,只是一个残疾人,还是活人,所以,我们的胳膊腿,都是肉包着骨头。
人皮是身体的第一道保护层,除了保护作用之外,人皮上布满了植物神经,还可以采集外界信息的作用。当然,皮肤的主要作用还是防止气血外流,没有皮肤,气血只能向外流淌,不会循环流动了。没有皮肤的包裹,气血外流,人就死亡了。
人体中的骨头,除了起到支撑身体形状之外,还有起到保护脏腑的作用,另外还可以起到运动的需要。头骨主要是起到保护大脑的作用,脊椎骨主要是保护中枢神经,同时还有起到支撑作用。肋骨主要是保护心肺肝三个脏器,胳膊腿上的骨头基本上起到支撑作用和运动需要。
人体中除了上述两种保护之外,上天在设计制造人体时,还在个别重要器官上给以特殊设计,比如,在大脑组织中,还设置了一层脑膜,包裹着大脑组织,防止身体内大量气血涌入大脑组织内。对于心肺肝三个重要器官,除了采用肋骨加强保护之外,在与腹内设置的肮脏脏器(肠胃、膀胱等)进行了隔离,用胸膜来保护胸腔内的心肺肝,防止腹水进入胸腔内,影响心肺肝的正常工作。
(2).血液系统:血液系统也像神经系统一样,是人体中重要部件,我这里作为一个人体脏器来对待。
身体中主要结构是纤维和管道,各种脏器是由纤维结构组成,其中包括神经系统,神经是一种纤维组织。脏器的细胞,各种肌肉组织的细胞,都是用非常细小的神经连接起来的。除了纤维组织之外,人体就是由管道组成了。
身体中医学上叫做腔和管以及腺的部件,都是管道。
口腔是管道,食道是管道,肠胃是管道,泌尿系统是管道,腹腔、子宫腔、胸腔等都是管道。胰腺、前列腺等,都是管道。然而最多的管道,还是血管。
血管包括动脉管、静脉管和淋巴管。
血管遍布全身各个组织和脏腑中,它们的作用,至关重要。
管道的作用主要是固定流体的流向,没有管道,流体的流动缺乏方向性。好像江河有河道固定,河水和江水流动方向有了固定。海洋和湖泊,没有固定的管道,水流方向就不固定。
血管中流动的介质,一般医学上叫做血液、淋巴液,在血管外面流动的介质,中医称作气,西医称作组织外液,或者体液。
血液中的主要成分是:红白血球、血小板、蛋白质(分解后的食物颗粒)、矿物质、人体垃圾、水和杂质(药物颗粒)等,水分是血液中的主要成分和含量。
中医说的气和西医说的体液,没有血球,其他成分都有。
淋巴液,其中主要成分同气和体液一样,垃圾成分减少了,主要是淋巴结的过滤作用,过滤后的淋巴液回流到血液系统中。
血管分为主干道和支路干道以及毛细血管,从心脏出口到人体脏器细胞之间和组织细胞之间的间隙里的管道,医学上称作动脉管,包括大动脉管和支路动脉管以及毛细动脉管。从细胞间隙里到心脏入口的血管,叫做静脉管。淋巴系统是血管的旁路系统,并列在动脉和静脉之间。淋巴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分离气和体液中的垃圾,同时回流分离后的气或者体液进入血液系统循环。分离出来的垃圾,主要从毛孔渗透到皮肤外,变成死皮或者头皮屑以及眼屎耳屎等,更多的人体垃圾是在肠胃内壁上和肾脏中进入大小便中排出体外,还有一部分储存到毛囊中变成指甲、毛发、犄角等。
血液主要在心肝肺三个脏腑之间形成一个小循环,肝脏上一个动脉管和两个静脉管,可以在静脉系统中实现一个旁路,形成局部血液循环。就人体整体而言,血液是不会循环的。这个含义是血球不能循环,血液中其他成分,通过淋巴系统与血液系统并列的旁路,可以全身循环。
这个新理论,与传统西医理论是不同的,传统西医理论是英国人哈维提出的血液循环理论,他解剖到心脏的瓣膜之后,认为全身的血液是可以循环的,这是错误的,因为血液中的血球是不能从组织细胞之间通过,即不能从毛细动脉管出来进入到毛细静脉管的末端开口内,所以就无法进行全身血液循环。
心脏是一个腔体器官,心脏壁上肌肉发达,其中隐藏气血量比较充足。在肺脏呼吸的节律作用下,浑身的气和体液呈现出波动作用,心脏受到波动作用,便开始跳动,即扩张和收缩。
心脏本体扩张的时候,心脏腔体内血液压力降低,医学上叫低压,即舒张压。心脏本体收缩的时候,心脏本体腔体内血液压力升高,医学上叫做高压,即收缩压。
虽然心脏上有瓣膜,但是,通过心脏跳动从心室中喷出的血液,还有相当一部分在心脏舒张的过程中回流到心室里的。心脏的作用,主要是让所有的血管鼓胀起来,让血球和血液中所有的成分方便流通。如果血管是扁的,不利于血管中的流体流动,上天早已考虑的很周到的。血球可以在血管系统内流动,不可以到血管外面运动,连毛细血管内也不能运动。所有的毛细血管的末端,都有一个小开口,开口朝向细胞之间的间隙里。毛细淋巴管的末端也有一个开口,也是朝向细胞之间的间隙里,这样的铺设,是上天的巧妙用意,实现全身气血都是互相可以流通作用。
血液主要作用是传递血液中的能量,维护身体温度。
肺脏内壁细胞获得了氧气颗粒撞击的能量后,一方面把能量传递给神经细胞,传递到全身组织细胞,增加细胞的动能。另一方面,还把能量传递给血管内的血球。血球在血管中传递能量,血球之间存在大量的其他成分,比如水分,杂质,蛋白质,垃圾,血小板等,在血球之间振动传递能量的过程中,大量的能量被这些成分吸收了,变成了热能,因此血液温度升高,通过循环流动,把血管中的热能传递到全身了,这样,就保持了人体的体温。
所以,人体温度是依靠呼吸来维持的,不是食物带来的热量。食物中携带的热量很有限,不足以维持体温。尽管西医对一些食物表明了多少数量的热量,有多少的卡路里热量,那是误导,不是正确的理论解说。
血管除了保护血液不能乱流之外,主要是起到运送水分和蛋白质的作用。
水分和蛋白质,从毛细血管中出来,来到器官细胞和组织细胞之间的间隙里,把蛋白质运动到细胞跟前,以备细胞的新陈代谢之用。当细胞新陈代谢完成之后,从细胞上脱落下来的垃圾,也是依靠气或者体液完成运送的。所以,细胞新陈代谢的过程中,所有的蛋白质和垃圾运送工作任务,都是由气或者体液完成的。西医说是血球携带着蛋白质与细胞交换物质,那是错误的。
任何管道都有开口,人体内的管道也是这样。人体中所有的所谓管、腺之类的管道,都有开口。人体中最大的管道是消化系统的管道,开口是嘴巴,然后是食道,接着是胃脏,然后是十二指肠和小肠及大肠,最后是肛门,肛门则是人体管道输送的出口。
泌尿系统比较复杂,前半部分同前,到了肠胃之后,水分从肠胃内壁进入毛细血管中,之后进入血液系统中,从肾脏血液系统进入肾脏壁细胞之间的间隙里,然后通过肾脏内的乳头渗透到肾大、小盏里,在肾脏内积聚后,通过输尿管,汇集到膀胱内,最后通过尿道管排出体外,尿道口是这个管道系统的出口。
其他诸如输卵管、输精管、胰腺、胆汁管、前列腺、甲状腺、乳腺等等,都有开口和出口,这里不再赘述,详见人体解剖学。
这里重点说明,在人体血管系统中,也是有开口和入口的。血液在肠胃内壁细胞之间的间隙里,有毛细血管的末端开口,血液中除了血球和血小板,其他血液成分,统统都是从此进入到血管中去的。这个开口口径很小,并且是可以伸缩闭合的。当肠胃里的压力达到一定的数值后,细小的食物颗粒、水的颗粒、杂质的颗粒等,才会挤入肠胃内壁上这些开口里的,因为在肠胃里压力小的时候,这些开口是闭合着的。道理是这样的,这些可以伸缩闭合的开口,如同人体上的嘴巴和肛门一样,可以开口,也可以闭口。当压力大于收缩力的时候,开口就打开了,当压力小于收缩力的时候,开口就变成闭口了。比如我们在水中,我们闭起嘴巴,水就不能进入到口中。如果用撬板撬开嘴巴,就可以把东西塞入口中了撬动的力量太大了,远远大于嘴巴的收缩力。当大肠内粪便压力小的时候,肛门是闭合着的。当你内急了,直肠内压力很大,你就憋不住了,肛门就变成开口了。
所有的毛细血管末端都有一个小小的开口,这个开口都有收缩性。
因此,我们就可以这样描述:人体中气血的流程,就是水的流程。水的流程是这样的:第一路,水从口腔进入到食道,然后流到肠胃中,从肠胃内壁进入毛细静脉管中,之后进入静脉系统中,来到心脏跟前,通过心脏,进入到动脉系统中,通过动脉毛细血管末端开口,来到细胞之间的间隙里,在肾脏中,完成气血中多余水分的溢流,经过肾乳头,进入肾小盏,通过汇集,尿液输入到膀胱,最后经由尿道排出体外。第二路,水分经过动脉毛细血管末端开口来到细胞之间的间隙里之后,经过淋巴系统的过滤,来到皮下组织里,经过毛孔的渗出,变成汗水,或者蒸发掉。无论是出汗,还是从皮肤上蒸发掉,毛孔就是水分最后的开口。
所有的人体管道,其作用都是运送物料的。这些物料包括水分、食物颗粒、矿物质、血球、血小板、人体垃圾等。比如胆囊管,肝脏内细胞新陈代谢出来的垃圾,进入到胆囊内,由胆囊管将这些垃圾输送到肠胃中作为消化液参与食物消化的。因此,胆囊管主要运送的物料是垃圾(胆汁)。其他如输尿管运送的物料是尿液,输卵管运送的物料是卵子,输精管运送的物料是精子,食道、肠胃等管道,运送的是食物和粪便。
因此可以看出,血管系统只是人体管道中其中的一段管道,主要运送血球、血小板和其他管道中同样的成分。从此可以肯定,血球只有在血管中存在,血球是不能到血管之外的细胞之间的间隙里的。
血小板的作用:
血小板的凝血和止血作用,只是一个客观作用,它的主要作用不是这样,它的主要作用是均匀分散血质,或者起到血液中的物质间隔作用!
其中的道理如下:当一锅冷水加入一千个小米后,这一千个米粒都沉淀在锅底,一个一个地堆积着,每个小米的颗粒都相互挨着。即,上面是清水,下面是小米。
如果你中火熬制半个小时后,变成一锅小米粥了。小米粥中还有小米颗粒,但是,这些小米颗粒不是沉淀在锅底了,而是均匀分布在锅里的小米粥里了。
小米粥之所以粘稠,是因为在熬制过程中,小米颗粒上很多碎块分解下来,游离在水中,让锅里的清水变稠,小米颗粒由此不能一个挨着一个了,他们相互之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了。
上帝为什么这样设计血液呢?道理如下:
一个水平的管道,里面装满了沙子或者小碎石子,你让这些沙子和石子流动是不可能的。如果水平管道中加入很多水之后,这些沙子和石子加入水之后变成泥石流,这些泥石流是可以流动的。
血液的主要作用是干什么的呢?两个作用:一个是运送蛋白质和垃圾,一个是传递热量(能量)。
血液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血球、血小板、蛋白质、人体垃圾、杂质和水。人体垃圾是血球细胞新陈代谢下来的废物,杂质是食物中和水中的矿物质、药物、病毒和有害物质。
如果血管中没有了水,血管中的其他物质都是固体物质,它们只能堆积在一起,不会流动的。当血管中加入一定数量的水之后,血管中的各种物质和物体,溶解在水中,变成泥石流一样的混合物,就可以流动了。
血液的主要作用是传递热量,外界能量通过肺脏呼吸之后,氧气颗粒撞击肺脏内壁之后,把氧气携带的能量交付给肺脏内壁的毛细血管中的血球了,血球受到撞击后,通过原地振动,把能量传递到其他血球,在血球依次振动传递过程中,由于血液中存在大量的血小板和水分,于是便吸收了很多能量,这些能量变成了热能,提高了血液温度。通过血液的流动和波动,把热量传递到全身,对身体各处进行加温。
所以,血球的主要作用是传递能量。
由此可以知道,血管中没有血小板,只有水分,那些血球、蛋白质和杂质等,在血管中的情况,好像一锅冷水中的一千个小米颗粒一样,沉淀在血管壁上,不便流动。有了血小板之后,血管中的各种物质和血球,好像小米粥里的小米颗粒一样,均匀地分布着,相互之间的间隙很均匀。这样的分布,传递热量的时候才会稳定。
在血管外的皮肉细胞之间,流动的气(中医叫做气,西医叫做体液或者组织液、细胞外液等),也有血小板成分,目的是让气中的物质均匀分布。
如果气中没有血小板,只有水分,气中的蛋白质和垃圾,就会堆积在一起,至少是不均匀的分布。这样有什么坏处呢?当组织细胞需要新陈代谢的时候,废旧的蛋白质从细胞上脱落下来之后,气中运送过来的新蛋白质不均匀,有时蛋白质过多,有时蛋白质过少,影响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
(3).淋巴系统:
淋巴系统由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组成。
当血液流经毛细血管的动脉末端时,水的颗粒及食物颗粒经过毛细血管末端开口,进入组织间隙成为体液中的一部分成分。体液中的食物颗粒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后,部分食物颗粒和水分经毛细血管的静脉末端开口渗入静脉系统。从细胞上脱落下来的垃圾块,连同部分食物颗粒则渗入到毛细淋巴管内成为淋巴。淋巴经过淋巴结过滤处理后,将体液中垃圾过滤后回流到血液系统中,过滤出来的垃圾和部分水分,通过毛细淋巴管从皮肤的毛孔中排出体外。
毛细动血管和毛细静血管在体液中的开口比较小,只能通过食物颗粒和水的颗粒。毛细淋巴管在体液中的开口比较大一些,体液中从细胞上脱落下来的垃圾块,连同部分食物颗粒以及水的颗粒,一起进入毛细淋巴管中。
其流程大概是,从主动脉管
小的淋巴管密布在大部分组织的细胞之间,逐渐汇集,并且经过一些淋巴结。身体的所有淋巴液,最后分别汇集到胸管以及
值得说明的是,体液中水分和食物颗粒直接从毛细静血管末端开口回到血液系统中的数量极少,而大部分则是通过淋巴系统的过滤后回流到静脉系统中,所以,说到底,淋巴系统事实上起到体液中有用物质循环利用的综合利用加工系统的功能了。如果没有这个系统,一些没有被细胞利用上的食物颗粒,可能被排出体外,造成浪费。有了这个回收系统,身体内就可以储存食物颗粒的。通过淋巴系统的过滤,把垃圾和杂质以及毒素等成分隔离出来,排出到体外,净化了体液,对于维持旺盛的生命活力是非常有用的。
淋巴为无色透明液体,但小肠淋巴管中的淋巴,因含小肠绒毛上皮合成的乳糜微粒而呈乳白色,所以称为乳糜。淋巴在淋巴管道内流动,途经淋巴组织或淋巴器官,最后汇入静脉。从淋巴结排出的部分,不再是透明的液体了,而是带有浅血色的液体,确切地说,我们用刺血拔罐技术的时候,拔罐出来的一些好像血液一样的东西,正是这些废弃的淋巴液。有用的淋巴液在淋巴管中,血液在血管中,拔罐的时候它们不会出来的,所以,刺血拔罐出来的一般是废弃的淋巴液和体液。
淋巴管道:
淋巴管道包括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和淋巴导管。
毛细淋巴管是淋巴管道的起始部分。它以膨大的盲端(开口)起始于组织细胞间隙里,相互吻合成网。毛细淋巴管多伴着毛细血管分布,其管壁很薄,仅由一层内皮构成,内皮细胞之间有较大的间隙,基膜很薄或不存在。所以毛细淋巴管的通透性较毛细血管大。一些不易经毛细血管壁透入血液的大分子物质,如食物颗粒、细菌和癌细胞等,都较易进入毛细淋巴管。
淋巴管由毛细淋巴管汇合而成。其结构与静脉相似,也有丰富的瓣膜。淋巴管以深筋膜为界,分为浅、深两种,浅淋巴管位于浅筋膜内,多与浅静脉伴行;深淋巴管与深部的血管伴行。淋巴管在向心的行程中,一般都经过一个或多个淋巴结。
淋巴干,全身的浅、深淋巴管经过一系列淋巴结群后,最后汇集成9条较大的淋巴干。
左颈干、右颈干分别收集头颈部左、右半侧的淋巴。
左锁骨下干、右锁骨下干分别收集左、右侧上肢及脐以上胸、腹壁浅层的浅淋巴。
左支气管纵隔干、右支气管纵隔干收集胸腔器官和脐以上胸、胸腹壁深层的淋巴。
肠干收集腹腔内消化器官的淋巴。
左腰干、右腰干汇集下肢、盆部、腹后壁和腹腔内成对器官的淋巴。
淋巴导管
胸导管是最大的淋巴管道,由左、右腰干和肠干在第1腰椎前方汇合而成,其起始处常较膨大,称乳糜池。胸导管起始后,向上经膈的主动脉裂孔入胸腔,在食管的后方,沿脊柱的前面上行,到颈根部呈弓形弯行向左,注入左静脉角。胸导管的末端接受左颈干、左锁骨下干和左支气管纵隔干。胸导管通过上述6条淋巴干汇集左半头颈、左上肢、左半胸、腹、盆部和两下肢的淋巴。
右淋巴导管很短小,由右颈干、右锁骨下干和右支气管纵隔干汇合而成,注入右静脉角。右淋巴导管汇集右半头颈、右上肢和右半胸的淋巴。
淋巴器官:
淋巴器官主要由淋巴组织构成,包括淋巴结、脾和胸腺。
淋巴结:
淋巴结的形态淋巴结为灰红色扁椭圆小体,质较软。淋巴结的一侧稍凹陷,称淋巴结门,有1~2条输出淋巴管和血管、神经出入,淋巴结的隆凸面,有数条输入淋巴管进入。
淋巴结的微细结构淋巴结的表面有结缔组织构成的被膜。被膜的结缔组织分支伸入淋巴结内,形成小梁。小梁在淋巴结内分支并互相连接成网,构成淋巴结的支架。支架的网眼内充满淋巴组织。淋巴结的实质分为两部分,位于浅层的称皮质,位于深层的称髓质,皮质和髓质内部有淋巴窦通过。
皮质:按位置和结构分为浅皮质和深皮质,两部分无明显界限。
浅皮质:位于皮质浅层,淋巴组织密集成团,形成许多淋巴小结。淋巴小结主要由B淋巴细胞构成,其间有少量的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
深皮质:位于皮质深层,是一片弥散的淋巴组织。
髓质:主要由髓索构成。髓索呈条索状,分支互相连接成网,内有B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淋巴窦:是淋巴结内淋巴流经的管道。皮质内的淋巴窦位于被膜的深面和小梁周围,有输入淋巴管注入;髓质内的淋巴窦位于髓索之间,在淋巴结门处与输出淋巴管相续。淋巴窦的壁由内皮细胞构成,窦内有许多巨噬细胞和网状细胞等。淋巴在淋巴窦内流动缓慢,有利于巨噬细胞对异物的清除。
淋巴结的功能:
造血功能:淋巴结内的淋巴细胞,可分裂、分化形成新的淋巴细胞。
过滤功能:当淋巴流经淋巴结时,淋巴窦内的巨噬细胞可将淋巴内的人体垃圾与正常体液成分进行分离,起到过滤淋巴的作用。
淋巴结一般多沿血管成群分布于人体的一定部位,并接受从一定器官或部位回流的淋巴。
因此,垃圾堵塞可引起相应淋巴结群的肿大或疼痛,体液或者淋巴液被堵塞后,体液或者淋巴液形成停滞,液体中的垃圾和杂质就要沉淀,沉淀的物质马上发生凝固,致使淋巴结逐渐肿大。
头颈部的淋巴结群:头颈部的淋巴结较多,主要分布于头、颈交界处和颈内、外静脉的周围。
下颌下淋巴结:位于下颌下腺周围,收纳面部和口腔的淋巴,其输出管注入颈外侧深淋巴结。
颈外侧浅淋巴结:位于胸锁乳突肌的浅面,沿颈外静脉排列,收纳耳后和腮腺下部等处的淋巴,其输出管注入颈外侧深淋巴结。
颈外侧深淋巴结:沿颈内静脉排列,其位于锁骨上方的部分称锁骨上淋巴结。颈外侧深淋巴管直接或间接地接收头、颈部各群淋巴结的输出管。颈外侧深淋巴结的输出管合成颈干。左侧的颈干注入胸导管;右侧的注入右淋巴导管。
上肢的淋巴结群:主要有腋淋巴结。位于腋窝内数目较多。它们收纳上肢、胸前外侧壁、乳房和肩部等处的淋巴,其输出管形成锁骨下干。左侧的锁骨下干注入胸导管;右侧的注入右淋巴导管。
胸部的淋巴结群:主要分布于肋的两端附近和纵隔内器官的周围,重要的有:
胸骨旁淋巴结:沿胸廓内动脉排列,它们收纳胸前壁、腹前壁上部和乳房内侧部等处的淋巴,其输出管注入支气管纵隔干。
支气管肺门淋巴结:位于肺门处,故又称肺门淋巴结。支气管肺门淋巴结引流肺的淋巴。它们输出的淋巴管依次经过气管权周围和气管两侧的淋巴结,后者的输出管与位于纵隔前部淋巴结的输出管组成支气管纵隔干。左侧的支气管纵隔干注入胸导管,右侧的注入右淋巴导管。
腹部的淋巴结群:
腰淋巴结:沿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排列,收纳腹后壁及腹腔内成对器官的淋巴,以及髂总淋巴结的输出管,腰淋巴结的输出管形成左、右腰干,注入乳糜池。
腹腔淋巴结和肠系膜上、下淋巴结:均位于同名动脉起始部的周围,引流相应动脉分布区域内的淋巴。注入腹腔淋巴结的有沿同名动脉及其分支排列的胃左、右淋巴结和胃网膜左、右淋巴结的输出淋巴管。注入肠系膜上、下淋巴结的有沿同名动脉及其分支排列的肠系膜淋巴结、回肠淋巴结、结肠系膜淋巴结,以及乙状结肠淋巴结、直肠上淋巴结等的输出管。
盆部和下肢的淋巴结群:
髂内淋巴结:沿髂内动脉排列,收纳盆腔器官、会阴和臀部等处的淋巴,其输出管注入髂总淋巴结。
髂外淋巴结:沿髂外动脉排列。主要接受腹股沟深淋巴结的输出管,以及从膀胱、前列腺或子宫颈等处回流的淋巴,其输出管注入髂总淋巴结。
髂总淋巴结:位于髂总动脉的周围,接受髂内、外淋巴结的输出管,其输出管注入腰淋巴结。
腹股沟浅淋巴结:分上、下两组。
上组平行排列于腹股沟韧带的下方,接受腹前壁下部、臀部、会阴和外生殖器的淋巴管;下组沿大隐静脉末端纵行排列,接受下肢除足外侧缘和小腿后外侧部以外的浅淋巴管,其输出管主要注入腹股沟深淋巴结。
腹股沟深淋巴结:主要位于股静脉根部的内侧,接受腹股沟浅淋巴结的输出管、下肢的深淋巴管,以及从足外侧缘和小腿后外侧浅层结构回流的淋巴。其输出管注入髂外淋巴结。
我们如果把血管系统看成一个主系统,那么淋巴系统就是血管系统的副系统,血液系统没有淋巴系统的相辅相成作用,我们的身体很难实现平衡的。上帝总是考虑那么周到,通过淋巴系统的作用,人体就可以做到“节能减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