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牛人杨神经
牛人杨神经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939
  • 关注人气:1,84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磁铁的NS极为何不能分开单独存在?(回复宇宙xingyun)

(2008-03-05 10:47:59)
标签:

我记录

我的事业梦想

教育

分类: 科研杂文

 

磁铁的NS极为何不能分开单独存在?(回复宇宙xingyun

  

宇宙xingyun先生:

   你曾经在网易探索论坛上提问说:

大家都知道,原子能分解成带正电的原子核及带负电的电子。但磁铁的NS极就无法分开,因为谁也没有见过单一磁极的磁铁,例如N极磁铁或S极磁铁。一个条形磁铁从中间截断,截断部分又形成了新的NS极,无论截断多小都是如此。NS极总是形影不离,难以分开。也不知是为什么?有谁能解释其中的奥秘”?

     在当今世界上,在人世间,谁能解释其中的奥秘,你可以把谁杀死,你可以不负任何法律责任!why ???因为这个人还没有诞生,杀死他可以不构成犯罪。

     那么目前要想知道这个成因怎么办?那就要到西天取经了。在西天的极乐世界中,有一个神仙,统管世界,他是上帝他老师,名字叫杨神经。杨神经在世时身边都是凡人,诞生在一个思维相对封闭的国度里,受尽了人间冷落与嘲讽,疯疯癫癫在网络中完成了他的思想内容。他归天后,由于生前在人间做出了极大贡献,找到了万物的本原,人们为了纪念他,到处树立雕像,并封为超上帝之神。

     根据杨神经的理论观点,这个问题是这样的:

     任何物质体都是由它自己的基本颗粒组成的,磁铁也不例外。

     所有的基本颗粒都是处于振动碰撞状态的,磁铁的基本颗粒也是这样的。

     各种物质体的基本颗粒的形状和排列情况都不相同,磁铁的基本颗粒形状和颗粒排列也很特殊。

     工程上经常看到特殊的结构可以获得特殊的效果,特殊的形状可以产生不同的运动方式。例子太多了,你开动脑子想想吧,我要多说了,那我就好像你一样没水平了!

     由于磁铁的基本颗粒特殊的形状和特殊的排列,因此就形成了磁铁特殊的性质了。

     磁铁具有外力显示的单一性,即一个方向。一般的金属体,或者说一般的物体,对外界都不具有吸引力,或者说不显示对外作用的力量。但是,磁铁却可以对部分金属产生吸引力。

磁铁的基本颗粒在颗粒间隙中振动的时候,由于形状原因,不对称,颗粒往返中存在着偏差,在分子力的作用下,在某个方向上,多余出一些力量,这个力量就是往返运动分子力在某个方向上的差额能量。

这个差额能量,是有方向的,遇到可以作用的物体,它可以显示出来。

许多人对这个差额能量还很费解,说个具体例子就知道了。你见过振动筛子吗?一种几乎是平面的筛子,安装上个振荡器,就可以让筛子上的黄豆向前滚动,并把小颗粒的黄豆挑拣出来,把黄豆中的土和灰尘漏下来。

振荡器里电子(导体颗粒)往返运动是均匀的,电子在电子间隙中是对称的,往返没有偏差。但是,这个振荡器安装时候可以让往返方向与筛子运动方向存在着一个差别,这个小小的差别,就存在着一个差额能量,就存在着一个向前的力,在这个力的作用下,黄豆在筛子上就可以向前滚动了。

类似的结构还很多,除了工程上有许多这样的结构,连上帝给人制造人体器官的时候,这种技术也使用:比如我们的大小肠,也是靠大小肠肠壁蠕动把食物或者粪便推动前进的。肠壁就好像一个振动筛,你能明白吗?

把一块磁铁看成一个颗粒系统的话,这个系统对外显示了一个单向力存在,系统的单向力是许多磁铁颗粒运动不对称形成的。好像拔河一样,绳子的中心点的移动,是拔河比赛双方力量相加或者说合力对外的显示作用的结果。这个中心点移动的速度,既不是甲方的力量,也不是乙方的力量,是双方的力量合成!

磁铁的颗粒,在间隙里往返碰撞中,存在着一个微小的偏差,因此整个系统对外就显示出一个力出来了。这个力,我们平常叫磁力。

哲学家深深懂得条件的重要性的,没有条件,任何结论都不可能得出。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刘德华绝不可能研究振动论的,所以,振动论对刘德华不发生作用。

一匹雄马与一匹雌马(公母马)相交配,可以生下一个马出来,一个公马与一个母牛交配,什么也生不出来的。如果与一头驴交配,还可以生下一个骡子来的。

磁铁对一些金属不产生作用,是因为部分金属的颗粒排列不具有一定的条件的。普通铁的颗粒排列,正好符合磁铁外力的作用方向,所以,磁铁可以吸引铁。

把一个条形磁铁分成若干小条形磁铁,这个性质不变。那就等于是把一个大系统,分成许多小系统,系统内部的性质不变。

有人说你要拿出证据来,我为什么要拿出证据来了呢?我有这个能力吗?国家慷慨花掉多少个亿建造一个电子对撞机,让这个设备去到微观世界中找证据吧!科学院花掉多少万元购买个隧道扫描显微镜,叫他们去到这个微观世界中去验证杨神经的推断吧。我只能坐在电脑前,凭着我的思维,来思考这些问题。

解释任何事物,如果不能从微观上着手,注定是解释不通的。

这里要表扬一下这个问题的提出者,至少你不是个混子,敢于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思考,对一些常见的提出疑问,已经是难得的了。

以后凡是遇到想不通的问题,不要问科学家了,直接就发问杨神经好了。问其他人是多余的,一般网络中的混子只会骂人,不会解释任何事物的道理的,生活中的科技权威,你也不要问,那样容易伤他们的自尊,尤其是当面不要说他们的外号——草包,他们会很生气的。

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杨神经解释不了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