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学习公社 |
分类: 小说散文 |
《雷雨》是曹禺的开山之作,也是他的成名之作,1933年,年仅23的曹禺在《文学季刊》上发表处女作《雷雨》,从此一举成名。此后四年,他又接连创作了《日出》(1935年)、《原野》(1937年),从而奠定了其在中国戏剧界的大师地位。2007年是中国话剧的百年华诞,北京人艺三代演员更以上演五百场《雷雨》的骄人战绩,向大师表达了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敬意。
《雷雨》是一出严格遵循“三一律”原则而创作的戏剧,所谓“三一律”,意指一出戏只能表现单一的行动,情节只能在一天之内和一个地点展开。《雷雨》就很好地贯彻了这一点:所有的矛盾冲突都发生在1922年一个阴郁闷热、雷雨交加的夏日。这一天,离家两年的某煤矿公司的董事长周朴园刚刚从矿上回来,引发了全剧所有矛盾的开始;而那位终日“卧病”、被关在楼上的太太繁漪也因为一桩隐秘的心事而破天荒地走下楼,悲剧就此展开;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与丫环四凤的爱情即将面对严格甚至苛刻的封建婚姻制度的考验,而周朴园的小儿子周冲,却也对四凤产生了朦胧的感情;周朴园前妻所生的儿子周萍,和他的后母繁漪在此之前竟然有着不可告人的乱伦丑闻,但这丑闻又被周府的管家鲁贵无意间看见,而鲁贵又是四凤的亲生父亲;正在这时,四凤那远在济南一所学校帮工的母亲回来了。繁漪得知鲁妈并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到公馆里替人做工,便准备通过鲁妈赶走四凤借以挽回周萍的心;鲁妈来到周公馆后才发现,原来周萍就是自己和周朴园所生的孩子,她自己就是三十年前周家的丫环侍萍!但形势却不能让自己和亲生骨肉相认;而这时候,鲁妈和周朴园所生的次子鲁大海却又因为维护矿工的利益和周朴园发生了尖锐的矛盾……
这所有的矛盾都在一天里发生,从闷热的上午到风雨交加的午夜,情节层层铺展,人物性格逐渐水落石出,阴险狡猾的周朴园、不惜一切的繁漪、患得患失的周萍、善良开明的周冲、贪婪猥琐的鲁贵、一生坎坷的侍萍、鲁莽率真的鲁大海,乃至天真幼稚的四凤,两个家庭的八个主人公,在短短三个小时的演出里,给读者奉献了一幕令人感慨万千的经典著作。话剧的最后,周萍饮弹自尽,这是他唯一的去路,这恐怕也是他的唯一的光彩之笔。他的死,固然是因为恐惧与绝望、愤怒与悲哀,同时,也不无一丝人性的悔悟、一些自惭自愧,以及一些最后的勇气与自尊;四凤也死了,她的死,是延续了其母的悲剧命运,用死亡彻底摆脱了家族宿命,鲁妈当年寻死未遂,四凤却做到了这一点,而值得感慨的是,她最后死在周家的花园里,也算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死得其所”;周冲也死了,他是为了挽救四凤而一同死去,死在了意中人的身边,对于他来讲,或许是个可以接受的结局,而对于全剧来讲,唯一对未来有希望的人死了,更大的社会变革也在酝酿中等待爆发;繁漪和鲁妈都疯了,这两个可怜的女人,最终选择了同一条道路,一个试图挽回自己的一切,一个试图远离自己的过去,但最终,她们谁也没有逃离这场早已经写好答案的考场;周朴园和鲁贵结果如何?话剧中没有明确点明,但以这二人的“心理素质”,恐怕也不会怎样,其实这一切根本不重要,这两个自私自利、贪婪无耻、双手沾满了卑鄙和下流因子的男人,活着未必就比死了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