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文随笔 |
照片1
照片2
照片3
照片4
照片5
照片6
照片7
自从做了目前的这份工作以后,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许许多多的人和事,而给他们拍摄照片也成了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俗话说“久病成良医”,以前拍照片俺只会对镜头呲牙咧嘴喊“茄子”,或者辅助伸出右手食中二指作胜利状,如今回头看看当年的照片,忍不住遍体生寒,怎一个“俗”字了得!但如今,我已经习惯、甚至是喜欢帮别人拍照片的时候设计造型,可谓翻天覆地的大变革。
各位观众,谢谢各位凑得这么近、站得这么直听我说造型,真是太给面子啦!今天要说的人物就是汉网的热心潜水MM,有所谓平生不见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他身高八尺,腰围也是八尺……咳咳,闲话少说,今天乌贼就来图文并茂地说明一个优美的POSE的产生历程(请大家给点掌声)
美丽的模特儿是汉网的潜水员,惭愧的是,我一直不知道她的姓名,我们在10月22日上海地区的团购活动中相识,汉服由东门兄提供。大家看第一张照片:MM平生第一次穿上汉服,很拘谨,双手不知道往哪里放,很正常,这是一个陌生人接触新鲜事物的典型示范。这一套汉服取材汉代朝服风格,以玄赤两色为主基调,黑色锦袍外罩印花丝质大氅,高贵典雅、仪态万千。但显然,穿上男装的MM很不适应,衣袖过长,因此她显得不知道如何是好。
照片二:MM是很善解人意的,为了体现这套衣服的外观,向下轻舒双臂,使观者无不沉浸在这套衣服的吸引力下。但显然,这里模特忽略了一个细节:首先,女性美的重要一方面是表现其婀娜的身姿,但加上大氅后,不仅完全体现不出其最动人的这一点,而且使观者的目光不约而同集中在模特的双袖和腰腹这一范围区域,看起来很臃肿冗闷,这是非常失败的。如何修正?见下图。
照片三:大家看,经过我的提醒,模特将双手前平举后,效果大为改观:不仅使观者的目光上移,能够注视整套衣服的架构外,而且看起来,腹部也没有先前一张偏凸起的弊病。但这并没有完全成功,人物过于呆板,我们接着看下图:
照片四:任何人物都需要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活动(大头证件照除外),因此,背景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无法想象两个西装革履的成功人士在马路中间交换名片的场景。接回正题,模特的身后是一棵挺拔伟岸的松树,更妙的是,树枝横弋,苍翠相间,而且树枝正好位于模特的腰际。这是个很好的利用材料,我们知道人体的黄金分割点在脐部,这是最完美的界限点,腰际也位于这个区域,如此良机焉能坐失?
模特右手轻按腹部,使其不过于凸显而喧宾夺主;左手搭在树枝上。身体微微倾向侧后方,很好地显示了树枝在人体黄金分割点的提醒作用。这张照片已经能比较美观地既表现汉服的魅力,也体现美女的风韵。但依旧需要继续修正,见下图。
照片五:我们要根据人物的外形来设计照片整体造型,因此和照片四相比,我设计模特作回眸凝视而不是正视。这也基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从这个美眉的脸蛋观察效果来说,侧面优于正面,而且由于是染的头发,偏金黄色,因此我不能让她的正面视图出现在观众面前(这样就和衣服古典的风格脱节),可以利用太阳光照射的视觉因素减轻金发的整体破坏性效果。
其次,松树和美女,正好暗合以“大树比喻男子,丝萝比喻女子”的中国传统爱情指代手法。但显然,模特不能面向树干,因为她不是啄木鸟:)呵呵,开玩笑,在这里,我们需要用高大的松树来衬托窈窕的美眉,因此在感情上说,只能作为一个可以倚靠的表现工具,它不能成为主角,所以美眉只能向右看。当然,如果松树是一个英俊的小伙子,那自然要向左看:)
照片六:男式大氅显然不能体现女子的风格,我坚定地让她换了。现在我们看到一个以黑色为主的人物,背景是偏浅淡的,很好,完全突出了中心人物,这张照片的人物中规中矩,优雅、传统,这个造型我基本满意。
但我还没有完全满意,那么,按照上述的思维,我请模特以照片五为蓝本再来一张,大家请看:照片七,才真正完全体现了我的审美观!既有大家闺秀的内涵,又有小家碧玉的风姿,人物、背景、光线、层次等各方面都融合地很好。
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或许您并不同意我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感谢这位不知名的热心汉网美眉的配合,回到北京后,我一直联系不上你,你说你,想要逃,偏偏注定要落脚……咳咳,那个,你要是想要原始的照片,请发信件到:likewandou@sohu.com注明“模特MM”,我将把大的照片发给你,谢谢!文章中若有什么言语失礼之处,也请多多包涵!
另外说一句,雯雯也是个设计造型的高手,小MM虽然只有二十出头,但积累了丰富的拍摄经验,而且自身也是摄影模特出身,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请她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