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心情日志 |
手上是同事交付的一封信件,是真实的手写体,不是伊妹尔。信是两个高中女生写的,一个字体娟秀,中规中举;另一个则行楷结合,舒心悦目。似乎很久没有收到传统的书信了,信息时代的来临,电话、电子邮件、传真、聊天软件、手机短信,代替了古代的“鸿雁传书”,速度慢的传统书信早被淘汰。据说目前邮局能收到的来信,基本以求职、求爱、公务、广告、银行催款等信件为多,私人信件屈指可数。
收到信件我已经很震惊,但更震惊的是来信内容。简单摘要三段:
现在,说一下洪承畴的问题……那天历史课上,历史老师顺带说了一下一个不重点的问题,让我觉得这种问题的认识标准其实挺简单。他说,郑成功抗清是义举,因为他这么做有助于保护中原文化,而郑克塽降清也应给予肯定,原因是此时清国家稳定、国力强盛。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投降这一行为的正确与否取决于投降的时间呢?显然,由此判断,洪承畴投降是不义的。但这样说未免显得幼稚。
其实,对您的印象之深,离不开那篇惊世骇俗的激扬文字(乌贼按:我这几年唯一的一篇破口大骂帖。从此以后风波不断,直接导致形象180度大转变,成为人人得而诛之的狂徒代表,按下不表),……说实话,您骂得够解气,真让我见世面,我不知怎么,总有一种感觉,您不过是和我们差不多大,才华横溢的大学生。因为这么血气方刚,有正义感,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那股劲儿。但据说您都奔三了,真让我无语。虽然我不知道三十岁是什么概念,但我总感觉您带着孩子气,跟我们很接近。
我本没有想过作为路人甲或乙出现在您的生活中,或者作为一粒不该来的砂石扰乱了满池水的平静,但有时人们就是爱冲动,冲动是谁也难以避免的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就象我会和我同桌在课间短短十分钟冲向校外的小摊上去买糖葫芦一样,只要喜欢、去做了,心里就会自然而然满足。
另外再贴出一张一个月前天涯福哥系某朋友的论坛短信:
看你最近火气很盛,转福哥给你的一点建议.你常看问题很深,但却无法看到做到,你静心时想想,为什么你能想清的道理,却在行动中很少能理智地做到? 你的智慧很高,但为什么做事时的冲动,让人感觉你做事很容易被你的情绪控制后失去高明之处? 学以致用吧,另赞赏你的正义之气,但反对你的暴躁性格.真正优秀的人,会很好地控制自己. 否则你的对手会利用这一个缺点.祝好.福哥等.
最近自己身边有点小风波,简单地说也是被激怒了,不惜用故意挖苦、激怒一大批人的方式进行自杀式攻击,从而陷入魔障。事态经过不想多说,没那必要。当然,我此举的更深层次目的,估计没人能够知道我的真正的良苦用心,但我不想去说,第一,我生性不爱和人解释,可能这也是我从小孤傲清高的脾气使然,别人冤枉我,我最多报以冷笑;第二,我已经尽力了,既然事态不在我预想范围,那么我除了远离战火,似乎没有必要尽愚忠,我不想当岳飞,可也绝不会当秦桧。
当然对于这件事,我永远不会后悔,哪怕是带进坟墓,我也会笑着闭眼。有些“未卜先知”的“圣人”信誓旦旦地表示“他过个一年半载肯定会后悔”云云,在这里我只想重申:我对自己做过的事情,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后悔过!
但我还是觉得算了,易中天老师说的好“古人也有‘万里长城今尤在,至今不见秦始皇’,有些事情不必斤斤计较”。我手按在《论语》上发誓:那件事情我不会再放在心上,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要准备《地铁周刊》对我的采访、和百度易中天吧的一些朋友去参加易中天的见面会,而且中级编辑考试也发教材了。与其把气撒在一群古人成份问题上,不如静下心来好好读读史书,只要我坚持认为,其他人的言论,我根本没必要去在意!从来没有哪个朝代能够一手遮天垄断言论,远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康乾盛世的文字狱,近的么,几十年前也有一批手舞红色书籍的年轻小将,但结果呢?历史终将还原她的真相,千古之后的人们,会对我们这一代人进行点评,我相信真理!现在的一群跳梁小丑也莫得意,将来总有人会给予精辟的见解!
我必须要沉思想想,决定以后不再在网络上再肆无忌惮地说粗口了,毕竟,互联网实在太大了,地球不过是个小小的村,而且我的年龄也实在不允许我再FQ下去,即便别人故意在挑衅我,故意激怒我,我心中万分怒火应该压制。即便对方谬论连篇,极尽无耻,但说脏话实在有损形象。我接受两位小妹妹的批评,此事就到此为止,即便别人打上门来,我也只文明抵挡,不提砖反击了。有这时间,不如多写一些有启发性、思想性的东西,于人于己,也算功德无量,虽然说,在这个病态的浮躁的现代社会,文字已经廉价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但上天既然赐与我智慧,我必将好好利用它,人生在世,当轰轰烈烈,将祖先的优良文化发扬传承,其他的诸如蜗角战争,实在是没有必要。要想折服对手,不在口角之利,徒然是两个文盲在比口水的多少,肺活量的大小,仅此而已!
最后说明一下三件事:
本文配照是安徽宏村,《卧虎藏龙》里面李慕白牵马走过的小桥,风景极为优美!
过两天静下心来给两位小妹妹写封回信,真挚地表示感谢!
韩国人写的《漫画论语》,相当精彩,各位有机会的话,还是阅读一下比较好,绝对开卷有益。有时候也感到悲哀:中国人的东西,竟然被外国人发扬光大,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也算是一种黑色幽默。文化是无国界的,但气节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