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赵云PK董平

(2006-01-29 16:48:21)
分类: 乱弹水浒

 

 

我在整本《三国》中,最喜欢的人物,除了大贤诸葛孔明以外,便是“一身是胆”的白马银枪赵子龙。

 

赵云恐怕是《三国》中最受女性读者欢迎的,这个帅哥,有胆有识,见识卓绝,相貌英俊,玉树临风。身为主公的四弟,不象关张二人那样具有桀傲不训的脾气,赵云的脾气很好,上至刘关张,下至普通兵卒,都对他怀有好感,即便是刘备的仇人曹操,看见长坂坡中浴血奋战的赵云,不仅没有任何咬牙切齿之恨,反而有一见心喜之情。曹操是个杰出的英才,他没能统一中华,很大原因在于他始终没能笼络刘备手下的一龙一凤加五虎。

 

其实赵云的真正相貌,算不上特别英俊。小说中介绍他“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也就是说,赵云不仅脸大,而且还是双下巴,是个胖乎乎挺可爱的模样,挺有福态。但由于有了刘大耳、关大胡子、张环眼、黄老头的陪衬,小白脸赵云竟欲不帅而不可得。

 

赵云最杰出的当然不是他的外貌。我们看见,赵云在群雄逐鹿的环境中,先投公孙瓒,后投袁绍,但是在那两个地方都没待长,因为领导缺乏慧眼,“一颗珍珠土中藏,何时才能放光芒”,赵云无疑是运气不错的,不久就遇见了刘备一行,而此时,命运女神终于开始眷顾这个英俊帅哥。

 

赵云的处子秀,便是初次出场斗文丑,文丑当时可是名声鹊起的中华名将,但是少年将军赵云楞是和他激战五六十合不分胜负,当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

 

赵云最出色的壮举,无疑是七进七出长坂坡,这场持久战,他一人便诛杀了曹营大将五十四员,虽然说这人当中,大多数人是无名偏将,而且还有部分假球嫌疑,再加上曹操爱惜人才,不许下属放箭伤人,这三大因素导致赵云能够“百万丛中出入如无人之境”。但是能在那种恶劣环境下,陷阱、伏兵、机关、堵截重重,能够安全救回人质并且全身而退,放眼三国英雄,恐怕也唯有一身是胆的赵子龙而已!

 

此外,赤壁大战后,接应孔明的,是他;刘备东吴招亲,陪同人员,是他;截江夺阿斗的,是他;生擒吴懿,救回张飞,还是他;解救黄忠于乱军,令曹操叹为观止。七旬挂帅征西南,使孟获望风而逃;孔明设下空城计,还是赵云,充当伏兵的重要角色,不仅不损一兵一卒,连“粮草辎重,亦无遗失”,立下汗马功劳。

 

赵云另外一个优点是目光远见,智谋多端。从孙夫人手里夺回阿斗的时候,心理活动描写的很传神“欲要靠岸,又无帮手;欲要行凶,碍于道理,进退不得,怎生是好?”将一个有勇有谋的小叔式人物表现得淋漓尽致!

 

65回,赵云规劝刘备不要把成都的良田豪宅赏赐大臣,应该是散发给老百姓,使之安居乐业。这一番悲天怜人的慈悲心肠,在铁血三国世界中是不常见的,不仅看出赵云的赤胆忠心,而且深刻表现了他的政治目光是何等长远!

 

再看孙权杀了关羽,刘备张飞痛不欲生,不顾一切也要报仇。这时候满朝文武,个个头脑发热,把东吴当作头号公敌。唯独诸葛亮和赵云认为不妥。他们曾冒死上书不可和孙权撕破脸,当心曹操坐收渔人之利,难能可贵的是,第一个提出反对意见的,不是军师诸葛亮,正是四弟赵云。只可惜疏不间亲,刘备不顾一切,兴全国之兵讨伐东吴,不料中了陆逊的火烧连营之计,败退白帝城,临死托孤,蜀国从此一蹶不振。

 

赵云身上,唯一有所欠缺的,我认为是“赵范事件”。赵云取得桂阳郡,和献城的太守赵范认了同乡,结成兄弟,赵范意图将自己的寡嫂嫁给赵云,两人亲上加亲,但是遭来赵云一顿大骂,认为这是“有违人伦”的事情,是给自己抹黑。赵范恼羞成怒,竟然要下手害人,赵云一拳击倒赵范,摔门而去,一场好事变成坏事收尾。

 

平心而论,这两人都有错。赵范本想拍马屁,抱粗腿,只可惜你不看看,人家少年将军春风得意,能娶你这寡嫂为妻么?而且一言不合后,凶相毕露,竟然想行凶,这点就未免落了下乘;赵云也有过失,你不要就不要,站起来大义凛然斥责别人作甚?委实不会做人,这一点,和武松骂潘金莲颇有几分共同之处。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一点小暇疵不妨碍赵云英雄形象。

 

赵云戎马一生,从17岁打仗打到70岁,纵跨半个三国岁月,运气之好,无以复加,别说如同眼睛中箭的夏侯惇,手臂中箭的关羽那般倒霉,连皮外伤也没有。大小数百战,毫发无损,实在是“不可能的任务”。

 

赵云最后归西时,诸葛亮“跌足而哭”,说“国家损栋梁,我失一臂”。孔明的感情是真挚的,也是实在的,远不是当年哭周瑜那么半真半假。

 

罗贯中对赵云是很喜欢的,塑造了一个人见人爱的浪漫主义色彩的英俊将军,生动逼真,笑语欲活。三国里不喜欢赵云的,恐怕没有。

 

再看董平。

 

董平人称双枪将,有万夫不当之勇,东平府外,面对梁山大军,一个人从辰时杀到申时,搅得梁山群盗鸡犬不宁,这一点颇有点象七进七出的赵子龙。但是董平的人品,比赵云差了不知道多少!这纯粹是个虚伪好色的两面派!

 

董平原是东平府的兵马都监,地方最高防卫指挥官,和太守程万里协同处理东平府日常事务。两人一文一武,各负其责。程万里先生有个女儿,“大有颜色”,相貌很出众,董平自己也是英俊风流,帅哥一位,号称“风流双枪将,英勇万户侯”。看起来两家门当户对,结为秦晋之好的可能性很大。

 

董平“落花有意”,程万里却“流水无情”,程万里原是童贯的门馆先生,北宋官场,大官每年可以推荐自己的门人弟子,食客下僚充当公务员,程万里正是这么一种幸运儿。程万里人品如何,小说中未曾交代。按照一般人的理解,奸臣门下,必然也是奸臣。但是我不这么认为:萧让最终结局是做奸臣蔡京的门馆先生终老,难道说圣手书生萧让人品也十分低劣?再则东平府紧靠梁山泊,属于剿匪前线,程万里能够将东平府管理得水泼不进,一直到最后才被攻击,恐怕为官口碑也不错。

 

宋江委派郁保四、王定六两人下战书,董平的第一反应是“大怒,叫推出去斩首”,程万里却阻止了他,说:“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只是决定“各打二十军棍”而已。可以说,没有程万里的一念之仁,郁王二人人头不保,所以两人回到宋江面前,也只是“哭告董平那厮无礼”,对于程万里,没有提出任何埋怨之言。

   

所以说,程万里可能是个清官,正是由于他的信仰和童贯不合,所以才被当作替死鬼,推上前线。

   

程万里很了解董平的为人,董平平日里自诩风流,实际上权欲熏心,为求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属于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物。这种人,怎么能将女儿托付给他?所以董平明里暗里数次托人说合,程万里只当不知,可以说,程万里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目光也比较敏锐。

 

然而董平又是怎么对待他的?失手被梁山活捉后(注意:捉他的是一丈青和孙二娘两员女将),唯一的功劳就是施展反水计,混入东平府,里应外合破了城池,确保宋江比卢俊义提前立功。董平破了东平府,第一件事情就是杀进太守府,灭了程万里满门,夺了小姐为妻,这种行径,比王英尤其恶劣三分!扈三娘全家,可不是王英杀的!

 

董平最终战死在独松关,他是头脑发热的情况下,以己之短攻敌之长,不仅自己白白挂了,还连累了张清的性命!他死的时候,千里之外的小姐,恐怕也很难有什么悲恸之心。

 

董平这人,武力一般,智力很低,魅力魄力也相当有限,和赵子龙一比,判若云泥。

 

综上所述,假如双枪的董平对阵白马银枪的赵云,在现场观众一边倒的喝彩声中,不出十合,赵云活捉董一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张飞PK林冲
后一篇:马超PK秦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