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岳西县响肠镇法云寺千佛塔
| 分类: 美丽中国 |
法云寺 坐落响肠镇后冲村,始建于东晋成帝咸和年间(326~334年),距今近1700年。清康熙年间,后冲富翁胡后山捐银500两,将寺庙宝塔修复一新。潜山知县和安庆知府闻讯派员实地察看,转报朝廷,皇帝对胡后山的义举深加赞赏,将法云寺勒赐“后山寺”。《安庆府志》记载:“后山寺,在清照乡,县北80里(指潜山县-注),一名法云寺,晋创明末寇焚。”清末重建后山寺大殿碑记:“潜山后山寺,古名法云寺,浮屠七级,建东晋咸和间……咸丰之际,劫火四燃,塔存而庙宇皆毁。”清末,法云寺极其兴盛,拥有若干田产、山场,下辖9座庵堂。抗日战争爆发后,古刹湮没无闻。
法云寺历来供奉地藏王菩萨为佛祖。相传地藏王是新罗国王太子,姓金名乔觉,法号地藏。幼年出家,中年为弘扬佛法,遍访名山,于唐代玄宗开元末(741年)提锡来华,教化众生,到法云寺住两年有余,后到九华山。
法云寺塔是县内最早的佛教建筑物,也是全国今存少量四方形古塔之一。1983年8月,被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冬,当地群众献工献料,盖起3间护塔瓦房,请进佛像,住上比丘僧,香火重新燎起。1994年3月,县政府批准其为开放寺院,由释能文任住持,活动逐渐规范,规模逐渐扩大。1996年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为“法云寺”题名;1998年8月,法云寺塔被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建有大雄宝殿、地藏殿、18间僧房和斋堂,佛像和佛教器具等基本齐全,公路直达法云寺。
千佛塔
又名法云寺塔、后冲寺塔,巍然屹立在县城以南7公里处的响肠镇后冲村。该塔建于东晋成帝咸和年间(326~334年),距今1670余年,是岳西现存最早的佛教建筑物,也是全国仅存的少量四方形砖塔之一。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以古塔为中轴,大殿、合殿、法堂、僚房、斋房等井然有序地排在四周,浑然一体,形成珠联璧合的古建筑群,雄伟壮观。
古塔为楼阁式建筑,平面四方,七级,高28米,塔基由宽3.4米,高1.35米的花岗岩条石砌成。据史料记载,法云寺早期,儒、佛、道三教曾在此研究教法,故名法云寺。以后由佛教取代,塔底层内室供的是地藏菩萨像,二层供的是释迦牟尼像,三层楼室供有阿弥陀佛、药师琉璃光佛、燃灯古佛、释迦牟尼佛、弥勒佛。塔的每层内壁砌有40个砖雕神龛,每龛一大二小3尊佛,计840尊。塔外壁砖块上镂有佛像近千尊,神态各异,故此塔又称千佛塔。
古刹依山傍水,巍然高耸。九支不同走向的山冈殊途同归朝向古刹,塔前人工湖碧波粼粼,民间称为“九龙戏珠”。周围山明、石奇,有龙角石、卧虎石、狮子石、金龟石、灯盏石、鲤鱼石、上天石、莲花石、仙桃石等栩栩如生。
历史上,法云寺香火旺盛、香客云集。鼎盛时期有一庙、二寺、六庵、九处庵堂檀越。今古塔修复工作已经完毕。
http://s12/mw690/001k7LZzgy6Eg4OcrhNfb&690
http://s13/mw690/001k7LZzgy6Eg4Ojrvm0c&690
http://s4/mw690/001k7LZzgy6Eg4OrkSn43&690
http://s2/mw690/001k7LZzgy6Eg4OyAxj31&690
http://s9/mw690/001k7LZzgy6Eg4OOeHCd8&690
http://s13/mw690/001k7LZzgy6Eg4P1d0gec&690
http://s11/mw690/001k7LZzgy6Eg4PecBk7a&690
http://s2/mw690/001k7LZzgy6Eg4PrkgF31&690
http://s5/mw690/001k7LZzgy6Eg4PEdCI04&690
http://s10/mw690/001k7LZzgy6Eg4PRYkpe9&690
http://s2/mw690/001k7LZzgy6Eg4PZeLv81&690
http://s7/mw690/001k7LZzgy6Eg4Qcenc36&690
http://s8/mw690/001k7LZzgy6Eg4Qprwz47&690
http://s6/mw690/001k7LZzgy6Eg4Qvn8x35&69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