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IPTV上看了一下午冯小刚的电影,也笑了一下午。葛优、冯小刚、张国立、徐帆这帮子真会逗人乐,而且笑过之后还可以回味回味。《手机》里费墨批评严守一把电话的发明者说成了瓦特,“拿过都晓得,瓦特是发明蒸汽机的嘛”,其实费老也错了,准确的说法是“瓦特发明了改良蒸汽机”。这让我想起2006年风靡全国的纪录片《大国崛起》中英国的那部分,其中专门提到瓦特发明改良蒸汽机一事。
大家小学和初中历史课、政治课上就学过,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姑且这么模糊的说吧)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瓦特也因此被誉为“工业革命之父”。不过课本并没有告诉我们更多背后的事情了。但我想知道以下更多的背景会更好:
首先,需要正式加以澄清的是,瓦特发明蒸汽机决不像传说中说的看见壶盖被蒸汽冲动而产生发明灵感那么简单。最早的蒸汽机是纽科门蒸汽机,一直在社会上使用了半个世纪,而且制造了数百台投入生产,但是,总的结构却始终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它的发明人和经纪人纽科门,也没再对它有进一步的改革创新。瓦特在格拉斯哥大学正式挂起了修理仪器的招牌以后,有一天,瓦特接到一台蒸汽机模型请他修理,它就是纽科门蒸汽机模型。这应该是瓦特最终研制出被广泛应用的更高效率的蒸汽机的源头。
第二,瓦特蒸汽机决不是属于他独自一人的发明。瓦特的成功绝对离不开一个叫马修-博尔顿的商人(或者叫工厂主、企业家)。1773年 ,正是他挽留住了穷困潦倒想要前往俄国的瓦特。除了为瓦特提供资金、设备等物质资源,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他的眼光。博尔顿的工厂有1000多个员工,主要是生产小五金器械,,但是,博尔顿非常有眼光,他看到英国工业正在兴起,许多新的工厂需要新的动力,于是,他就决定转产蒸汽机和加工机械。 后来,当博尔顿和瓦特联手制造第一台蒸汽机时,英国的国王前来参观他们的工厂,当国王问博尔顿正在忙什么时,他说:"陛下,我正忙于制造一种君主们梦寐以求的商品
。"国王不解地问到底是什么,博尔顿回答道:"是力量,陛下。"
正是具备了这种远见,博尔顿极力挽留住了穷困苦闷的瓦特,他在写给瓦特的信中说:"我将为发动机的竣工创造一切必要的条件,我们将向全世界提供各种规格的发动机。您需要一位"助产士"来减轻负担,并且把您的产儿介绍给全世界。"没有这样的远景目标或许就没有瓦特的蒸汽机了。
第三,专利保护制度催生了伟大的发明家。当时的英国早已准备好了将聪明才智纳入实用轨道的各种机制。这些机制,如同一张巨大而细密的网,将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 和技术都搜罗到了英国。其中,专利保护就是重要的一种措施。晚年的瓦特,生活非常富庶。但是瓦特财富的主要来源,不是制造蒸汽机的工厂,而是被广泛转让的高效能蒸汽机的发明专利。对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对英国发展影响深远,直到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这个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的国家,依然将科技创新战略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并在全球高新产品生产国中位列第四。 正是250年前,英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奖励,使几乎所有的人,都陷入了一种对新技术、新发明的狂热崇拜之中。才有了博尔特资助瓦特的一幕。
可见,瓦特的高效能蒸汽机离不开早期的蒸汽机,离不开博尔特,离不开专利制度,这些是课本没有告诉我们的。类似的例子还很多,比如,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可大家稍微想想就会提出,在电灯普及之前,家庭中几乎没有任何其他电器,也就不会有电路,那么是什么力量将爱迪生的电灯点亮的呢?
曾经接触或听说过一些专利发明人,埋头多年研究搞出了一些发明,可是要么是抱怨没有人愿意投资产业化,要么是专利保护不力,在市场推出后被大量仿冒。所以,搞发明创造的必须也掌握一些发明之外的东西。
最近,我很好奇这些发明背后的故事,也希望和大家分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