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01雪松
01雪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21
  • 关注人气:27,7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享俞敏洪的“美国梦”

(2007-12-25 15:44:19)
标签:

教育

分类: 学习有感
    在近期的《中国企业家》杂志上,再次分享了这样一个神话:一个并非很优秀的大学英语老师,从一个手提浆糊桶、到处张贴招生海报的英语补习班的兼职做起,经过十几年的奋斗,成就了一家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著名公司的伟业。这就是俞敏洪和他缔造的“新东方”学校。带给我们引以为自豪的中国人创业的故事。“一个身无分文的人最后慢慢通过自己的努力做成一个上市公司”,按照美国人的说法,这是一个令人惊喜的故事,一个典型的“美国梦”。

    所谓的美国梦,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生活的理想,也就是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工作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通常这代表了人们在经济上的成功或是企业家的精神。许多欧洲移民都是怀着“美国梦”的理想前往美国的。尽管有些人批评美国梦过度强调了物质财富在衡量胜利和快乐上扮演的角色,但许多美国人的确认为,这种获得成功的机会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是找不到、也并不存在的。因为与其他大多数国家不同的是,在美国拥有的经济自由相当多,政府扮演的角色相当有限,这使得美国的社会流动性极大,任何人都有可能透过自己的努力迈向巅峰。

    从美国独立直至19世纪末期,广大的土地都无人居住和拥有,任何有心人都可以加以占据并投资和开垦。而到了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庞大的自然资源和先进的工业技术则使得快速的社会流动变为可能,而且这种趋势仍在一天一天的增加中。依据历史学家的说法,美国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工业扩张并非只是因为美国的自然资源丰富,更是因为所有人都有机会凭借自己的奋斗获取财富。美国梦成为了吸引世界各地人民移民美国的主要原因,无论过去或现在。

    其实,所谓的“美国梦”就是一个说法,俞敏洪和他的新东方,已经用中国人的方式对创业梦想予以了崭新的诠释。他的成功具有某种偶然性,如果他当时也和许多同学一样出国了,也许他就走了截然相反的人生轨迹,新东方的事业也就不存在了。从另一方面说,他的成功又有必然的一面。他选择的英语培训非常适合中国国情,市场空间极大;他具有超凡的意志力,遇到各种困难都能百折不饶;他的精英团队也非常有感召力,超强的明星教师阵容,使一堂堂语言课演变成一幕幕精彩活剧;他们的开创性工作使新东方学校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语言技能培训的范畴,其在励志、人生观、留学方法论、事业咨询平台等方面的服务价值,使新东方具有了对广大莘莘学子们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那些刚刚步入社会,展开留学或就业梦想的年轻人,许多人都把新东方当成了创业的圣地去朝拜。记得我女儿当年去日本之前,也为获得一个托福成绩,特地去北京新东方去镀金,每每想起这段经历,总是津津乐道。

    在创办智虹职业培训学校的实践中,新东方的成功也一直是我们效仿的楷模。我曾多次和同事们讲,我们智虹学校的目标是成为“辽宁职业培训领域的新东方”。我们所从事的职业培训同样是着眼于提升学员的职业应用技能,办学理念同样是希望给予学员更多的服务价值,尽管学校具有市场商业机构的自然属性,但激发我们强烈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的动力,并非金钱,而是一个探求个性化、规模化职业培训的事业梦想和个人价值实现最大化的不懈追求。就是说,办学并非是我们的目的,单纯赚钱当然也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通过智虹的职业培训实践,探索一条贴近职场需求、关注青年职业群体的个性成长的职业培训之路,将职业技能证书培训的服务流程与学员职场人生健康成长有机地结合起来,打造出一个富有时代特征、体现积极人生态度、跟踪学员职场经历、持续体现服务价值的智虹职业培训服务组合。真正使我们对每个学员的郑重承诺——“一握智虹手,永远是朋友”,切实落到实处。

    新东方的成功得益于国人持续高涨的出国热潮,我们智虹职业学校的成功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呢?是亟待改革的高教体制,是愈演愈烈的大学生就业难,是时代越来越注重职业技能的历史变迁,是知识和技能持续更新、终生学习成为人们的自觉选择的职场实际。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凭和学历不再终生受用,职业技能必须持续更新,不同的人需要通过对自己的理性认知,作出不同的职业设计和选择。在如此巨大的社会需求面前,智虹职业学校完全能够大有作为,只要目标明确而又脚踏实地,我们智虹距离成为“职业培训新东方”的梦想一定会日益趋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