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6日是“中国情人节”——“七夕”。“法式面具舞会”、“真情告白”、“大声说出你的爱”……记者当天走马市区采访,很多市民反映:港城有关“七夕”的主题活动倒是不少,可不少已经被“洋化”。“中国情人节”没了传统的中国“味道”,该现象值得深思。
记者26日在赤坎、霞山闹市区转了好几圈,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商场超市和餐饮店中,外资企业似乎比本地商家更热衷于抢抓“中国情人节”商机,活动也是花样翻新。
比如,霞山人民大道南某大型超市,在其店门口打出大幅海报“为了让大家感受‘中国情人节’的独特浪漫气息,我商场于8月26日晚在店内举办‘真情告白’和‘才艺展示’活动,欢迎大家踊跃参与,分享这份喜悦!”结果记者进去一看,最醒目的是该品牌的大商标,下面则画了一对着中国古装的情侣,“中西合璧”的古怪“艺术效果”令人忍俊不禁。
更“雷人”的,则是一家外资西餐连锁店。该店举办的“浪漫七夕情人晚会”,是以神秘浪漫的法式面具舞会形式展开,只限情侣二人参加,参加的情侣们可选择游戏“寻找牛郎织女”来考验彼此的真爱程度,或者选择音乐传情,向心仪的她(他)表达心中的浓情蜜意。“不会吧?‘七夕’节不是中国情人节吗?怎么搞起了法式面具舞会来?”很多情侣在店门口露出诧异的神情。
“首部情人节指定特映电影热烈放送——爱我就给我跳支舞,大声说出你的爱!”在港城某电影院,一位30岁左右的赤坎市民王先生挽着自己的爱人,看了电影海报上的火辣介绍直摇头:“我们又不是西方人,还是含蓄一点好!”
很多市民反映:港城有关“七夕”的主题活动倒是不少,可不少已经被洋化,“中国情人节”没了传统的中国“味道”。
“不管什么节日,都是人类的节日,应该给予尊重。但是,我们自己的传统不能忘!”湛江师范学院教授宋立民认为,“七夕节”是“中国情人节”,历史悠久且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然而,“七夕节”目前在湛江年轻人群中的影响力,却远不及每年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七夕节”之所以表面热闹、只是单纯成为商家掘金的“噱头”,却很难得到真正认同,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没有一个可操作性强而且适合年轻人的活动作为“载体”。而在西方情人节里,情侣却可以互送鲜花、巧克力等。如何找到简单而浪漫的“节日载体”,才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能否真正“深入人心”、得到有效传承的关键。
湛江晚报2009,8,27 作者:卓朝兴 张蕊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