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曝光]音乐剧电影《爱我就给我跳支舞》虚拟歌舞片断

文硕与台湾商务印书馆郝明义总经理与刘总编合影(1997年)
(搏主按:今日偶见昔日老友、台湾商务印书馆总经理郝明义BLOG,趣味盎然,特挑选佳作一篇,与大家一起欣赏:一如战士为了保卫国土,牧师为了教导人民,医师为了治疗病患,律师为了伸张正义,而有必须以身相殉的目的和决心,商人也是。市场也像布道坛一样,需要它的殉道者。)
很多工作,需要为一种理念而奉献,甚至不惜性命,是很清楚的。譬如要革命的政治人物,战场上的军人等等。但是商人呢?商人对自己的理念,到底应该坚持到哪个地步呢?有段时间,我很好奇。
商人的目的不就是营利吗?一个追求营利的人,到底有什么理念好坚持?坚持到哪个地步才算食古不化?
后来,没想到因为看甘地的一本书而找到答案。
一次大战之前,甘地在南非的那段时间,有天要从约翰内斯堡搭火车去德班。在火车站,一位来送行的朋友,塞给他一本书,好在二十四小时车程的旅途中阅读。后来,甘地在他的自传中,有一章名之为<一本书的神奇魔力>,专门谈这本书对他的影响。
甘地从拿起书就放不下。火车在傍晚时分到站,可是他那天夜里根本无法入睡。甘地在回忆录里说,他不是阅读很多的人。在他上学的时候,除了教科书之外,他几乎什么也不碰。出社会工作后,也很少时间阅读。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他读到一本书,就会大力消化。而他在火车上读到的这一本书,则立刻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我决心根据这本书的理念,改变我的人生。”甘地说,从而开启了他日后的人生之路。
这本书名叫《给未来者言》(Unto This Last),十九世纪末的英国人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的作品。而甘地因为太过重视这本书,后来将此书局部浓缩,以印度文改写,之后,再由印度文翻译成英文,是为《万福之书》(Sarvodaya:
A Paraphrase of Unto this Last)。我最先看到的是甘地的浓缩版,后来再看《给未来者言》。
约翰·罗斯金是一百多年前英国一位兼有艺术家、文学家等多重身分的人,但是他写的《给未来者言》,却可以说是一本给商人和企业经营者看的书。甘地说他特别感动的,是罗斯金谈论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以及工作的价值,尤其是是体力劳动的价值。而我,则是没想到罗斯金回答了我这篇文章一开始所提出的那个问题。
罗斯金认为,虽然商业的发展,使大家认为商人的本质就是要为自己打算的(selfish),并且为了追求利润,无商不奸(cheat)也是可接受的,但他觉得这是必须扬弃的想法。
罗斯金说,一如战士为了保卫国土,牧师为了教导人民,医师为了治疗病患,律师为了伸张正义,而有必须以身相殉的目的和决心,商人也是。市场也像布道坛一样,需要它的殉道者。
但,商人要以身相殉的目的是什么呢?
罗斯金认为有两点:第一,身为商人,他供应的商品与服务的“完善与纯净”(the perfectness and
purity);第二,身为商人,需要和上中下游这么多环节的人相互交易、工作,他不能只为一己之利着想,而必须透过产品的制造、货品的交易,而“有益”(beneficial)于所有参与的人。从这“有益”的角度出发,罗斯金提出一个商人种种该有的作为与坚持。尤其是对一些公正法则的坚持。
这些公正法则,足以需要坚持到不惜以身殉道吗?罗斯金在书中的回答,可以看到有很严肃的:
“实际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死去的人,不懂得怎样活着。”
也可以看到幽默的:
“根据供需法则,生存是鱼类、鼠类和狼的特权,而人类的殊荣则是根据公正法则生存。”
今天真是个商人难为的时代。尤其在二○○九年。各种商业游戏的体系被破坏,各种熟悉的环境不再,各种过去干练的经历不足恃,各种拿手的工作方法失去作用。在重重的生存压力下,商人很容易什么都可以坚持,就是原则不必坚持。
但是《给未来者言》显然不是这么说的。
深度阅读:商人难为年代,听听《给未来者言》
“文硕创意音乐剧”
中国团队和百老汇团队联手打造。
从此,
中国电影史和中国音乐剧史将掀开新的篇章!
2009年音乐剧电影
百老汇经典《花鼓歌》作者黎锦扬先生最新力作
《桃李争春》
20世纪30年代上海滩的爱情故事
百老汇经典《齐氏富丽秀歌舞女郎》中国版
让中国女孩光芒四射
GLORIFYING THE CHINESE
GIRLS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