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剧电影《爱我就给我跳支舞》音乐总监、大连籍青年作曲家于洋
一颗记忆中的明珠
--记于洋室内乐作品音乐会“记忆”
2008年6月27日晚,于洋室内乐作品音乐会“记忆”在上海市长宁文化艺术中心上演。这场音乐会由上海音乐学院艺术处、上海市长宁区文化局主办、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承办。
本场音乐会以小型作品为主,是青年作曲家于洋多年创作的一个侧面的微缩,从音乐会的曲目中我们可以看出于洋博士创作类型涉猎广泛,既有各种形式的室内乐,也有流行歌曲以及音乐剧选段。作品创作时间从最早从1994至2008年,通过这场音乐会我们也可以感到作曲家创作风格的演变。
室内乐是于洋钟爱的一个领域,在这场音乐会上也得到了体现,其室内乐组合形式多样,既有以《心中的歌》、《焰》为代表的等传统的小提琴与钢琴的二重奏、钢琴五重奏形式,也有以《皴擦点染》、《月色水晶》、《梅花》等为代表的筝与钢琴、长笛与小提琴、唢呐与钢琴现代合奏形式。
声乐作品也占有相当重的分量,无论是高雅的艺术歌曲《新世界》、《天净沙·秋思》还是,通俗易懂的音乐剧《爱我就给我跳支舞》插曲《我是欣赏你们的人》、歌曲《爱我就别说要走》、《爱一个人》等都体现出极高的创作质量。
在曲目的间隙,通过阅读于洋博士的简介,我们可以发现从上世纪90年代初,于洋接受正规的专业作曲音乐教育至今已有18个年头,(严格意义上,还应该更早)不禁感叹于洋对作曲事业的热爱!从1994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后,于洋的创作就已展露头脚,上文提到的钢琴五重奏《焰》、艺术歌曲《天净沙·秋思》、爵士风格歌曲《爱一个人》就是这个阶段的作品,在这一阶段,虽然是作曲家的最初学习阶段,但其才气已显露无疑,其中《天净沙·秋思》这首马志远的元曲,众多作曲家都为之谱写过形式多样的歌曲,笔者就接触过若干个以此为词的作品,作曲家于洋的作品让我颇感不俗,作品采用古曲的风格曲调,配合钢琴五度音程的柱式和弦成功的勾勒出凄美与悲凉的图画。音乐会上,旅意女高音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教师黄萱的演唱,张弛有度,完满的表现了作品的意境。五重奏《焰》则应该是一篇习作,作曲家以不谐和的小二度来控制全曲,钢琴低音的敲击与尖锐的弦乐织体的交织、激烈与清冷音响的交织,展现了作曲家年轻时狂野与奔放的内心世界。而爵士风格歌曲《爱一个人》具有浓郁的爵士乐风格,曲风轻松,整首乐曲情调十足,可感觉到作曲家在创作时一气呵成。

旅意女高音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教师黄萱

钢琴五重奏《焰》
作曲家于洋在其研究生阶段,其创作更上一个台阶,在熟练掌握各种作曲技法的基础上,其创作日趋成熟,并开始具有个人的风格。这一阶段于洋已不拘于各种传统的音乐体裁和演奏形式,开始探索各种室内乐的合奏形式,前文提到的《皴擦点染》、《月色水晶》、《梅花》就是这一阶段的力作。《皴擦点染》作为一首钢琴与古筝结合,艺术性很高的小品,曾获得获美国纽约“长风奖”第九届中国器乐国际作曲比赛第二名,这首乐曲,顾名思义,作曲家得到了来自中国水墨画中四种运笔方式“皴、擦、点、染”的启发,通过古筝与钢琴的结合,以及筝的特殊演奏法,形成了极为丰富的音响形态。音乐会上,著名古筝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艺术处处长李捷的演奏,大气磅礴、其音响效果与舞台表演浑然天成,精准的表达了作品的意境,使听众在“临响”中达到了听觉与视觉的通感,可谓是音、景、情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只有现场才能体会到的独特的审美体验。

古筝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艺术处处长李捷演奏《皴擦点染》
其作品《月色水晶》则体现了作曲家对小提琴与长笛这两件乐器的演奏法的精通,小提琴与长笛虽同为高音乐器,但分属弦乐与木管,音色本身迥然不同,再加上作曲家运用了小提琴的四根弦的分解琶音以及长笛的气声等色彩化演奏手段,更进一步拓展了这两者的表现力,此外,本首作品节奏极为复杂,其变化多端的音色与特性节奏的组合,使作品音响效果极为细腻,如月色下的水晶般剔透。

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刘梦恬与李雅钰演奏《月色水晶》
钢琴与唢呐重奏《梅花》是作曲家2008年最新创作的作品之一,在这首作品中可以体现出作曲家于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深情,同时也是体现了其永不疲倦,不断探索的精神。这首作品包容了若干对矛盾,如何能让这些矛盾以及矛盾之间互相融合,而又彼此区分,我想这是作曲家为自己出的难题,作品音乐取材于古曲《梅花三弄》,《梅花三弄》本身是一首琴曲,乐曲是表现梅花抗严寒、傲风雪的性格并用来比喻人的高尚、纯洁、坚贞的精神。首先,作曲家选用唢呐与钢琴的组合方式,就充满了挑战,一为我国传统民间乐器,而一个则是西洋乐器之王,其音色极不相容。其次,作为古琴曲的《梅花三弄》的音响已深入人心,而作曲家却用钢琴与唢呐的组合,这与人们的内心中的音响相比不啻于一个巨大的冲击。欣赏者的聆听都是建立在既有的听赏经验的基础之上,听者是否能够接受与既有聆听经验相区别的音响,这对作曲家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最后,音乐表现的内容与乐器的选择是息息相关的,古琴,作为我国文人音乐的代表乐器,用来表现梅花以及人的高洁是十分恰当的,而唢呐则是中国传统民间乐器,古时多用于军乐和民间的婚丧嫁娶,用这么一个乐器来表现梅花,则无法称之为恰当。细心的读者或许已经能感觉到作曲家,就是要在作品中凸显种种对抗和矛盾,与已知的聆听经验产生剧烈的冲突!确实,此作品与作曲家前期的《皴擦点染》相比,同为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但更向前探索一步,这首作品的对立是随处可见的,甚至在同种乐器中,作曲家要求演奏家用高音唢呐(海笛)与中音唢呐交替演奏,这就在同种乐器内部除不同的演奏法外,又产生了音域与音色的对比。纵观作曲家对已有乐曲为中心的创作,大致有如下的做法,其一截取已有作品的核心曲调旋律进行变奏、扩充、分裂等技术手段进行展开,用新乐器模仿原乐器的音色,例如用大提琴模仿古琴等。第二种则是取其意,即作曲家通过对乐曲的聆听而得到启发和灵感后对其进行再阐释。很显然作曲家采用的是第二种,作品通过音高组织的设计形成了具有民族风格的音响,而全曲在节奏形态上按照散板—上板—上板与散板—散板的演化过程。最后乐曲在尾声处,又隐约听到钢琴弹奏的《梅花三弄》片段音响。此首作品已然是作曲家于洋心中高洁梅花的展现。

上海民族乐团著名唢呐演奏家胡晨韵演奏《梅花》
能写作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也是作曲家能力的展现,于洋的创作除了上文所述的有着较多内涵的作品之外,他也努力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力图创作出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像音乐剧《爱我就给我跳支舞》插曲《我是欣赏你们的人》、男高音独唱《新世界》、流行音乐《爱我就别说要走》、《爱一个人》就是他在这方面作出的努力。
《我是欣赏你们的人》(本博文背景歌曲,音乐剧电影《爱我就给我跳支舞》歌曲)是一首委约作品,于洋为歌词的配乐,形象生动,歌词的含义、重音与音乐的旋律配合妥帖。音乐会上,上音音乐剧系学生姜柏任活灵活现的表演使台下笑声不断。男高音独唱《新世界》曲风高亢辽阔,旋律线条悠长。词作者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研究生万兵船亲自担当独唱,在高潮处,歌唱家已经忘记了手中的话筒,忘情的发挥,似乎在拥抱美好的新世界。这首曲子引起了轰动,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欢迎。

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研究生万兵传演唱《新世界》
最后的歌曲《爱我就别说要走》则将整场音乐会推向了高潮,不仅是因为这首作品感情真挚,更因为这首词曲都由作曲家亲自创作的歌曲由作曲家亲自演唱!于洋博士深沉的嗓音、低调大气的台风,台下遥相呼应的观众,使我这个对流行音乐并不是太感冒的木纳之人也心潮澎湃。

孔子曰: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我想作曲家于洋的个人室内音乐会,已经深深的印在听众的心中,也激发我写下小文,正如音乐会的题目“记忆”所指,这场音乐会也将成为所有参与者记忆深处一颗闪闪发光的珍珠。

(点击本电影动作符号介绍,放大欣赏)
“文硕创意音乐剧”
中国团队和百老汇团队联手打造。
从此,
中国电影史和中国音乐剧史将掀开新的篇章!
2009年音乐剧电影
百老汇经典《花鼓歌》作者黎锦扬先生最新力作
《桃李争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