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电影营销 |
商报记者刘亚力采访
1,美国人营销奥斯卡的这个产品,刚开始全球电影导演买它的帐吗?美国人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使奥斯卡走向全世界的?
奥斯卡就像内地的金鸡百花、香港的金像、台湾的金马一样,是一个本地的电影奖,它提名的范围主要针对在北美地区上映的影片,其中主要是对美国影片进行表彰,这样的电影评奖活动因其影片选择范围的狭窄,与戛纳、威尼斯和柏林三大国际电影节所评选出来的影片相比,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历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获奖影片,也不能说它们就代表该年度世界范围内最优秀的非英语片影片。所以,它毕竟主要是一个美国品牌,奖项评选标准也自成体系,并不是每个国家、每个人都买它的帐。它与格莱美和托尼奖一样,离世界各国感觉上还很遥远。
尽管奥斯卡在地域上只是美国本土品牌,但由于美国出品了大量震撼人心的佳作,又有科学的国际营销策略,它的市场侵略性很强,几乎是无孔不入,具有极强的国际市场份额,所以,铸造成奥斯卡目前世界电影的强势品牌。
尽管奥斯卡在地域上只是美国本土品牌,但由于美国出品了大量震撼人心的佳作,又有科学的国际营销策略,它的市场侵略性很强,几乎是无孔不入,具有极强的国际市场份额,所以,铸造成奥斯卡目前世界电影的强势品牌。
2,奥斯卡通过怎样的营销、包装手段经过几年的时间在亚洲市场确定了权威地位?
日前,奥斯卡金像奖入围电影名单揭晓,华裔导演李安执导的《断背山》获得8项提名。几年前,亚洲其他国家如印度,也有入围电影名单的佳作。这当然是莫大的荣誉。其实,奥斯卡最大的价值还是荣誉背后的品牌与市场。奥斯卡不仅是重要的电影节,也是一项经典商业炒作和营销嘉年华。通过奥斯卡的洗礼成为新王者,这部电影必将马上升值,成为商业极品。于是,它有更多机会进入世界电影市场,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部电影,赚到的钱也更多,可谓将名利双收。
所以,我们可以说,奥斯卡快速进入亚洲市场,并建立一定的权威地位,主要是依靠品牌策略。奥斯卡正是通过自身电视转播策略、明星荟萃策略和衍生产品开发策略等,以及通过 “奥斯卡获奖影片”实施发行窗策略、本土化策略、院线策略、分账策略等具体策略,在亚洲逐渐树立自己的品牌力。对于某些中国人而言,进军奥斯卡,成为他们值得为之奋斗一生的梦!
所以,我们可以说,奥斯卡快速进入亚洲市场,并建立一定的权威地位,主要是依靠品牌策略。奥斯卡正是通过自身电视转播策略、明星荟萃策略和衍生产品开发策略等,以及通过 “奥斯卡获奖影片”实施发行窗策略、本土化策略、院线策略、分账策略等具体策略,在亚洲逐渐树立自己的品牌力。对于某些中国人而言,进军奥斯卡,成为他们值得为之奋斗一生的梦!
3、奥斯卡是怎样不仅给中国带来了美国电影,还给中国带来了文化、美国产品如星巴克等?
奥斯卡热炒的不但是美国电影,提名及获奖影片也被包涵巨大的商业价值,更是明星、时装、化妆、首饰、珠宝、电视播映等一系列相关产品的集中展示。由于媒体的高度聚焦,这个充满着时尚和虚荣、快乐与失落、贪婪与渴望的最奢华星光集合地,被超级放大,展现在世界人民的眼前。不仅如此,全球顶级商业品牌公司的产品也纷纷云集奥斯卡,组成了最奢华时尚晴雨表和广告发布中心,几乎每个明星都是某个产品或数个产品的代言人。 比如,去年奥斯卡,世界主要的广告主如麦当劳、美国运通、微软、宝洁、欧莱雅、家得堡、通用汽车、百事可乐和安海斯-布希等十分青睐于奥斯卡的广告效应,他们为每个30秒广告平均支付了160万美元,创下了奥斯卡金像奖电视转播以来最高的广告收费。所以,奥斯卡在兜售美国娱乐与文化的同时,也在贩卖美国时尚和美国价值。在世界很多地方,好莱坞电影和星巴克、可口可乐、牛仔裤一样已经变成了美国文化的象征。中国也不例外。
4、奥斯卡奖项是美国电影工业的一个环节,我们国内的奖项如何做到这一点?
在美国电影工业的生产线上,奥斯卡无疑处在裁判地位。它拥有自己的专家团队、严格的评审程序与标准。一般而言,权威性、专业性、公正性和超然独立性是任何奖项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更是游戏规则能够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人们对每项奖四大要素的追求一点也不亚于对司法公正性和超然独立性的追求。人们不仅要求裁判的实体公正、权威、独立和专业,而且要求裁判的程序公正、权威、独立和专业。如果在目前的中国,不能提供这么一个具有权威性、专业性、公正性和超然独立性的裁判平台,那么,中国“奥斯卡”充其量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