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南音集指谱曲牌名曲--银老整理
(2011-01-13 10:51:02)
标签:
杂谈 |
分类: 南音知多少 |
集歌曲名诗
南北朝之后,歌曲名诗一度不如人名、草木花名诗,效仿者那么多。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三载李衍《陈子衿传》,以《诗经》三百篇名联缀而成:
在明代有舒芬就有以曲牌嵌入诗中,如《曲牌名诗》:
为爱宜春令出游,风光犹胜小梁州。黄莺儿唱今朝事,香柳娘牵旧日愁。
三捣鼓催花下酒,一江风送渡头舟。嗟予沉醉东风里,笑剔银灯上小楼。
诗中的宜春令、小梁州、黄莺儿、香柳娘、三捣鼓、一江风、沉醉东风、上小楼,均为曲牌名。这首诗又见于明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四十六回,还见于明清小说《檮杌闲评——名不见经传珠缘》第二十二回,足见为人所重视。还有将词牌嵌入诗中,如化名“驰骋太平洋”的作者所写《词牌名诗》:
另有笔名“若侬”的也写过词牌名诗数首,今举一首:
其中的春风袅娜、调笑令、霜天晓(即霜天晓角)、最高楼以及醉花阴、大江东去、水龙吟、凌波仙、潇湘夜雨等,均为词牌名。只是在今天写作此类诗歌的人已是越来越少了。
明代是集歌曲名、戏剧名入曲最活跃的时期,此类曲作数量也最多,如无名氏[北双调•清江引]:
除冯梦龙之外,无名氏也有一首同类的曲作,就是以集曲子名为题的,如:
南音集曲名、曲牌名
南音中,也有一些南音艺人,创作数首集谱名曲,集指套名曲和集曲牌名曲,分别介绍如下:
一.集曲牌(滚门)名曲
目前见到的只有二首:
1.短滚 四空管 一二拍 将只管弦
将只管弦来(于)整起,声声唱出双闺、叠韵悲,云飞、锦衣、竹(于)马儿,福马、潮阳、山坡里,玉匣、(于)刮地、风餐、麻婆子,二调共水车,交枝、柳摇、绵答、什相思;二调共水车,交枝、柳摇、绵答、什相思。
这首《将只管弦》还有一个版本,基本相同,也抄列如下:
《将只管弦》:短滚 四空管 一二拍
曲词:将只管弦来于整理,声声句句唱出双闺、叠韵悲,云飞、锦衣竹于马儿,福马、潮阳山坡里,玉匣共适茶,风餐、麻子,二调共水车,交枝、柳摇、绵答、十相思,二调北,长水车,莺折、柳摇、绵答怡过了短相思。
其中包括:【双闺】、【叠韵悲】、【皂云飞】、【锦衣香】、【竹马儿】、【福马】、【潮阳春】、【山坡里】、【玉匣】、【刮地风】、【风餐北】、【麻婆子】、【二调】、【水车】、【玉交枝】、【柳摇金】、【绵答絮】、【十相思】、【二调北】、【长水车】、【莺折柳】、【柳摇金】、【绵答絮叠】、【短相思】共24个曲牌。
这首是集曲牌名,另一首稍短,主要还是以集“滚门”名为主:
2.牛脚堀 四空管 一二拍 听唱只曲
听唱只曲,来唱出长相思,中倍、小倍、过山坡洋里,二调、倍工、落汤瓶(于)儿,妾今请君,是恁来叫,叫到一暝,即到鸡啼。啰嗹啰哩啰,嗹啰哩,哩啰嗹。
曲中《长相思》,《中倍》、《小倍》、《山坡洋里》,《二调》、《倍工》、《汤瓶儿》,都是滚门。
二.集谱名曲
集谱名曲是将南音谱的名集成南曲,如:
长潮阳春 倍思管
三撩拍
梅花开透
梅花开透好(于)春天,(不)(汝)待阮起手扳(于)一枝,玉洁冰清香馥馥,(不)(汝)真个动人(于)心意,君隔在阳关雁(于)信稀,四时八节阮(于)独自,三五金钱买卜尽,(不)(汝)未知君心是(于)何意,八面寂寞情(于)难过,罗帏四静只(于)自悲,一不该使君求(于)名利,二不能自解(于)相思,三不和君朝(于)暮乐,四不应误阮(于)佳期。千思(于)万想(于)我君恁(于)怎知,孔雀屏开金乌升,(不)(汝)百鸟归巢黄(于)昏时,(落一二拍)日月来催人易老,(不)(汝)想阮只青春能(于)有几,我君若是知音,(不)(汝)须着走马快(于)加鞭,我君若是知音,(不)(汝)须着走马早(于)回归。
曲中“梅花”指《梅花操》,“起手扳”是《起手扳》,“阳关”指《阳关曲》,“四时”指《四时景》,“三五金钱”指《三面金钱经》和《五操金钱经》,又称《三台令》和《五湖游》,“八面”指《八面金钱经》,又称《八展舞》,“四静”指《四边静》,又称《四静板》,“三不和”是《三不和》,“四不应”是《四不应》,“孔雀屏”是《孔雀屏》,又称《孔雀展屏》,“百鸟归巢”是《百鸟归巢》,又称《归巢》,“走马”是《走马》,又称《八骏马》。共13个谱。这也是最早的南音谱了,其它是后来再增加。集谱名曲好像就这一曲了。
三.集指套名曲
集指套名曲也有两首,一首是比较有名的《轻轻行》,介绍如下:
1.中滚十三腔 四空管 紧三撩
轻轻行
轻(于)轻行到三十六宫内,尽皆春色,(不)(汝)尽皆春(于)色,(过五空四)(于)清早起,对只菱(于)花(于)怛梳妆,(于)照见阮只形容,瘦减玉(于)肌,只为亲人去远,亏伊历(于)山,(于)一路行,行出汉关,(不)(汝)行出汉关,(于)迢迢万里,想君去后,(于)想我君去后,(于)拙时(于)无意,一阵狂风(不)(汝)吹入锁(于)寒窗,孤栖(于)闷坐(于)绣阁(于)罗帏;记得相逢在梦里,见你来,共(于)阮(于)携手(于)并肩,对只(于)金井(于)梧桐叶(于)落时,举起金杯同赏月,举起金杯同赏月,千恩万(于)爱,(不)(汝)千恩万(于)爱乜样欢喜,你因势卜去春闱,得到南海普陀山,诸弟子,弟子坛前专拜请,说是春闱得意,因为欢喜,醒来都如醉似痴。为君去,一更二更直到五更长暝都 勿会
睏,那听见玉(于)箫声如(于)泣诉,又听见杜鹃值许花园(于)外边,叫(于)春今卜(于)返圆。我只心头只处闷(于)越添,为人情,着(于)障生,君恁误我一身。嗏,亏你父母望(于)子,(于)心肝拔悴乱如丝。妾身受禁,不敢开声啼,我不敢开声乱啼,恐畏(于)爹妈瞈听,听见心越悲,一纸相思寄度伊,未知情人去值处,(落北叠)小姐(于)听说,你自来生长都伶俐,岂不知恁官人有孝义,教人侢哖会不忍下得,障亏心辜负你,劝你宽心相共行到花亭边,趁赏,趁赏花灯,(于)莫辜负春天,趁赏只花灯(于)莫辜负(于)今暝。
曲中一共集了《轻轻行》、《清早起》、《对菱花》、《怛梳妆》、《照见》、《亲人去》、《亏伊历山》、《一路行》、《出汉关》、《想君去》、《拙时无意》、《一阵狂风》、《锁寒窗》、《孤栖闷》、《绣阁罗帏》、《记相逢》、《见你来》、《金井梧桐》、《举起金杯》、《你因势》、《南海普陀山》、《弟子坛》、《因为欢喜》、《为君去》、《一更》、《二更》、《直到五更》、《玉箫声》、《听见杜鹃》、《花园外边》、《春今卜返》、《为人情》、《一身》、《父母望子》、《心肝拔悴》、《妾身受禁》、《只恐畏》、《一纸相思》、《情人去》、《小姐听》、《自来生长》、《忍下得》、《趁赏花灯》一共43首,可以说很齐全了。指套名和曲子的内容,可以说是一气呵成,曲名和内容相扣,毫无牵强,是南曲中的精品,所以流传较广。
另一首是:
长锦板 五空管
三撩拍
因为分开
因为分开,为君去(于)时,一更鼓(于)又(不)(汝)二更鼓,打五更时,长暝不睏;听见杜鹃,在花园(于)外边,(不)(汝)叫叫春今卜返(于)节气。(不)(汝)又听见许处玉箫声,(于)吹出几样诉声悲,(不)(汝)闷(于)人更自闷(于)越添,我一身,无看顾,(于)忆着父母,(不)(汝)望子心肝(于)拔悴,心肝(于)拔(于)悴(不)(汝)魂(于)散。(不)(汝)
其中只有《因为分开》、《为君去时》、《一更鼓》、《二更鼓》、《五更时》、《长暝不睏》、《听见杜鹃》、《花园外边》、《春今卜返》、《玉箫声》、《我一身》、《父母望子》、《心肝拔悴》共13首,短了很多,较少流传。
前面提到的集诗歌名、词牌名、曲牌名的诗、词、曲还只是在文字层次,而南音的集名曲不但是在文字层次,并且还谱成曲,可以说是更高一级层次,更加不易;也可见一些南音艺人的功力非同一般了。相信还有遗漏,同好不妨加以补充。
我曾经在论坛发过一个《关于南音的一封书》的帖子,当然不算诗词曲,可以说是一篇杂文吧,也是采用南音曲名集成,下面录出,聊备一格:
南音是我国音乐宝库的瑰宝,记得当初,我小时候,南音很流行,因为欢喜,小学初中都在传唱,三更鼓了,还在听门楼;记当初,一首新编南音名叫金鸡桥闸颂,也很好听。南音就这么山险峻盘山过岭的一路行来,年久月深。今旦,南音却有点冬天寒,唱的和听的都有一点精神顿的孤栖闷,细思量,除了和社会转型有关,也和推广无力有关;莫说网上要听别的音乐,可以所说满空飞,就是要下载也是心头欢喜的切得阮。但南音只恐畏无法如意。若不是知识产权,不然就是为骗金,这怎么能推而广之。辗转三思,其实可以来个重台别,将简单易学的直入花园、元宵十五之类短滚、潮叠上网供爱好者欣赏、下载;而将出汉关、出画堂之类的十三腔、长潮供爱好者有赏下载,这样推广、提高两不误。水平有限,只当阿娘听嫺胡言语。但愿南音一路向前,一路安然。
集的是曲名,共有31个:
【记得当初】:长潮阳春,倍思,慢三撩。出自陈三五娘。
【因为欢喜】:套曲,二调•十八飞花。出自刘珪与云英。
【三更鼓】:长滚•越护引,出自陈三五娘等。
【听门楼】:中滚•十三腔,出自陈三五娘。
【记当初】:中滚,四空管,出自山伯英台等。
【金鸡桥闸颂】:五十年代,新编南音。
【山险峻】:中滚•十三腔,出自王昭君。
【盘山过岭】:相思引,五空管,出自刘珪与云英。
【一路行来】:倍工•四孤八宝妆,出自刘珪与云英。
【年久月深】:长潮,出自陈三五娘。
【今旦】:玉交枝,五空四乂管,出自陈三五娘。
【冬天寒】:中滚•十三腔,出自孟姜女等。
【精神顿】:三脚潮,倍思管,出自陈三五娘。
【孤栖闷】:短潮,出自陈三五娘。
【细思量】:套曲,寡叠,五空四乂管,出自陈三五娘。
【莫说】:小倍•红纳袄,出自董永。
【满空飞】:即鹅毛雪满空飞,寡北,出自李亚仙。
【心头欢喜】:中滚过北青阳,出自苏秦。
【切得阮】:北青阳,出自朱弁。
【只恐畏】:锦板叠带尾声,出自朱弁。
【为骗金】:中滚•杜韦娘,出自王昭君。
【辗转三思】:北相思,出自杨贵妃。
【重台别】:二锦,出自陈杏元。
【直入花园】;翁姨叠。
【元宵十五】:福马,
【出汉关】:潮阳春,出自王昭君。
【出画堂】:中滚。
【阿娘听嫺】:中潮,出自陈三五娘。
【胡言语】:双闺,出自郭华买胭脂。
【一路向前】:九连环,出自目连救母。
【一路安然】:锦板,出自鹦哥记。
一个31支南曲。
南音中,也有一些南音艺人,创作数首集谱名曲,集指套名曲和集曲牌名曲,分别介绍如下:
一.集曲牌(滚门)名曲
目前见到的只有二首:
1.短滚
将只管弦来(于)整起,声声唱出双闺、叠韵悲,云飞、锦衣、竹(于)马儿,福马、潮阳、山坡里,玉匣、(于)刮地、风餐、麻婆子,二调共水车,交枝、柳摇、绵答、什相思;二调共水车,交枝、柳摇、绵答、什相思。
《将只管弦》:短滚
曲词:将只管弦来于整理,声声句句唱出双闺、叠韵悲,云飞、锦衣竹于马儿,福马、潮阳山坡里,玉匣共适茶,风餐、麻子,二调共水车,交枝、柳摇、绵答、十相思,二调北,长水车,莺折、柳摇、绵答怡过了短相思。
其中包括:【双闺】、【叠韵悲】、【皂云飞】、【锦衣香】、【竹马儿】、【福马】、【潮阳春】、【山坡里】、【玉匣】、【刮地风】、【风餐北】、【麻婆子】、【二调】、【水车】、【玉交枝】、【柳摇金】、【绵答絮】、【十相思】、【二调北】、【长水车】、【莺折柳】、【柳摇金】、【绵答絮叠】、【短相思】共24个曲牌。
这首是集曲牌名,另一首稍短,主要还是以集“滚门”名为主:
2.牛脚堀
听唱只曲,来唱出长相思,中倍、小倍、过山坡洋里,二调、倍工、落汤瓶(于)儿,妾今请君,是恁来叫,叫到一暝,即到鸡啼。啰嗹啰哩啰,嗹啰哩,哩啰嗹。
二.集谱名曲
长潮阳春
梅花开透好(于)春天,(不)(汝)待阮起手扳(于)一枝,玉洁冰清香馥馥,(不)(汝)真个动人(于)心意,君隔在阳关雁(于)信稀,四时八节阮(于)独自,三五金钱买卜尽,(不)(汝)未知君心是(于)何意,八面寂寞情(于)难过,罗帏四静只(于)自悲,一不该使君求(于)名利,二不能自解(于)相思,三不和君朝(于)暮乐,四不应误阮(于)佳期。千思(于)万想(于)我君恁(于)怎知,孔雀屏开金乌升,(不)(汝)百鸟归巢黄(于)昏时,(落一二拍)日月来催人易老,(不)(汝)想阮只青春能(于)有几,我君若是知音,(不)(汝)须着走马快(于)加鞭,我君若是知音,(不)(汝)须着走马早(于)回归。
曲中“梅花”指《梅花操》,“起手扳”是《起手扳》,“阳关”指《阳关曲》,“四时”指《四时景》,“三五金钱”指《三面金钱经》和《五操金钱经》,又称《三台令》和《五湖游》,“八面”指《八面金钱经》,又称《八展舞》,“四静”指《四边静》,又称《四静板》,“三不和”是《三不和》,“四不应”是《四不应》,“孔雀屏”是《孔雀屏》,又称《孔雀展屏》,“百鸟归巢”是《百鸟归巢》,又称《归巢》,“走马”是《走马》,又称《八骏马》。共13个谱。这也是最早的南音谱了,其它是后来再增加。集谱名曲好像就这一曲了。
三.集指套名曲
集指套名曲也有两首,一首是比较有名的《轻轻行》,介绍如下:
1.中滚十三腔
轻(于)轻行到三十六宫内,尽皆春色,(不)(汝)尽皆春(于)色,(过五空四)(于)清早起,对只菱(于)花(于)怛梳妆,(于)照见阮只形容,瘦减玉(于)肌,只为亲人去远,亏伊历(于)山,(于)一路行,行出汉关,(不)(汝)行出汉关,(于)迢迢万里,想君去后,(于)想我君去后,(于)拙时(于)无意,一阵狂风(不)(汝)吹入锁(于)寒窗,孤栖(于)闷坐(于)绣阁(于)罗帏;记得相逢在梦里,见你来,共(于)阮(于)携手(于)并肩,对只(于)金井(于)梧桐叶(于)落时,举起金杯同赏月,举起金杯同赏月,千恩万(于)爱,(不)(汝)千恩万(于)爱乜样欢喜,你因势卜去春闱,得到南海普陀山,诸弟子,弟子坛前专拜请,说是春闱得意,因为欢喜,醒来都如醉似痴。为君去,一更二更直到五更长暝都 勿会
另一首是:
长锦板
因为分开,为君去(于)时,一更鼓(于)又(不)(汝)二更鼓,打五更时,长暝不睏;听见杜鹃,在花园(于)外边,(不)(汝)叫叫春今卜返(于)节气。(不)(汝)又听见许处玉箫声,(于)吹出几样诉声悲,(不)(汝)闷(于)人更自闷(于)越添,我一身,无看顾,(于)忆着父母,(不)(汝)望子心肝(于)拔悴,心肝(于)拔(于)悴(不)(汝)魂(于)散。(不)(汝)
其中只有《因为分开》、《为君去时》、《一更鼓》、《二更鼓》、《五更时》、《长暝不睏》、《听见杜鹃》、《花园外边》、《春今卜返》、《玉箫声》、《我一身》、《父母望子》、《心肝拔悴》共13首,短了很多,较少流传。
集的是曲名,共有31个:
【记得当初】:长潮阳春,倍思,慢三撩。出自陈三五娘。
【因为欢喜】:套曲,二调•十八飞花。出自刘珪与云英。
【三更鼓】:长滚•越护引,出自陈三五娘等。
【听门楼】:中滚•十三腔,出自陈三五娘。
【记当初】:中滚,四空管,出自山伯英台等。
【金鸡桥闸颂】:五十年代,新编南音。
【山险峻】:中滚•十三腔,出自王昭君。
【盘山过岭】:相思引,五空管,出自刘珪与云英。
【一路行来】:倍工•四孤八宝妆,出自刘珪与云英。
【年久月深】:长潮,出自陈三五娘。
【今旦】:玉交枝,五空四乂管,出自陈三五娘。
【冬天寒】:中滚•十三腔,出自孟姜女等。
【精神顿】:三脚潮,倍思管,出自陈三五娘。
【孤栖闷】:短潮,出自陈三五娘。
【细思量】:套曲,寡叠,五空四乂管,出自陈三五娘。
【莫说】:小倍•红纳袄,出自董永。
【满空飞】:即鹅毛雪满空飞,寡北,出自李亚仙。
【心头欢喜】:中滚过北青阳,出自苏秦。
【切得阮】:北青阳,出自朱弁。
【只恐畏】:锦板叠带尾声,出自朱弁。
【为骗金】:中滚•杜韦娘,出自王昭君。
【辗转三思】:北相思,出自杨贵妃。
【重台别】:二锦,出自陈杏元。
【直入花园】;翁姨叠。
【元宵十五】:福马,
【出汉关】:潮阳春,出自王昭君。
【出画堂】:中滚。
【阿娘听嫺】:中潮,出自陈三五娘。
【胡言语】:双闺,出自郭华买胭脂。
【一路向前】:九连环,出自目连救母。
【一路安然】:锦板,出自鹦哥记。
一个31支南曲。
南音还有一首是《描红三字经》改写:
长潮 倍思管 三撩拍
焚香拜请 带慢头
永成家门风,独步登云光,三国齐无尚,飞鸟游(于)汉中。
(起曲)焚香拜请上大人,(不)(汝)弟子虔诚孔(于)乙己,烧了纸钱化(于)三千,保庇家庭七(于)十士,愿求的上苍给赐男儿,你(于)小生生的儿孙八九子,贤惠媳妇佳(于)作人,谢天(于)谢地,阮一点真诚可(于)知礼。(落一二拍)谢天共谢地,阮一(于)点真诚可(于)知礼。
(起曲)焚香拜请上大人,(不)(汝)弟子虔诚孔(于)乙己,烧了纸钱化(于)三千,保庇家庭七(于)十士,愿求的上苍给赐男儿,你(于)小生生的儿孙八九子,贤惠媳妇佳(于)作人,谢天(于)谢地,阮一点真诚可(于)知礼。(落一二拍)谢天共谢地,阮一(于)点真诚可(于)知礼。
古代练习写字用描红纸:一种印有红色楷字,供儿童摹写毛笔字用的字帖。旧时最通行的一种,印有
“上大人,孔(明代以前作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也”这样一些笔
划简单、三字一句和似通非通的文字。清道光年间曾任广西巡抚的梁章钜,在他的《浪迹续谈》中考证认为,“上大人孔乙己”在唐末先有此语,北宋时已为小儿诵矣。被用于练字大概出现在宋朝。这几句加以扩写,就成一首南曲,也是艺术。只不知开头的“慢头”作何解释,小时候,也经常听见有人念
“永成家门风”吧。
前一篇:浅谈“对双”--银老整理
后一篇:工乂谱指骨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