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一把铜壶的辩考

(2010-11-12 00:31:17)
标签:

杂谈

http://s6/middle/48537f14t94c8f7da9fb5&690

近日,麦沙兄在博客中亮宝,展示新收藏的几组老物件,其中一把铜壶器型独特、厚重,令人眼前一晕。麦沙兄在释文中说:这把壶,有人说是藏地的有说是西域的也有说是俄罗斯的。三地的文化不同,它究竟属于哪方圣土,还是另有出处?

在下玩壶有年,以瓷釉为多,稍猎金物,拒近砂泥,稍有些许感悟,撰此文意为抛砖引玉,不是卖弄,说在下卖弄的在下要派人暗杀他。

说到鉴定抑或鉴赏,无外乎质地、年代、地域、纹饰、功能几个要素。此壶为黄铜铸造,执柄、壶嘴和壶体均有龙首纹饰,壶体上方呈僧帽状。如此说来,这把壶同时具有龙首执柄壶和僧帽壶的特点,那就斗胆将这两种壶的面目说上三言两语。

一、藏族龙首执柄壶

http://s7/middle/48537f14t94c8f9b54026&690

其实吧,此壶是藏族同胞盛酥油茶用的。

藏族和汉族都崇拜龙,藏戏《诺桑》里的龙神就是从北国迁移到玛旁雍措圣湖里来的。藏族的伟大史诗里,格萨尔的王妃名叫珠牡,翻译过来就是龙女。藏族、汉族的历史纪年都采用十二种动物,这些动物里惟龙不是人世间实有,而是人物观念的外化。据我所知,“龙文化”似乎跟佛教没有特别亲近的关系,倒是跟原始苯教有血亲之嫌。有些人并不很了解苯教,它又称本教、钵教,因为教徒头裹黑巾又被称为黑教,是佛教传入西藏之前,流行于西藏的巫教。苯教崇拜的对象都是天地日月、雷电冰雹、山石草兽等各种自然物以及自然界的神灵和鬼魂。

通过器形比较,藏族龙首执柄壶和麦沙兄的铜壶除了质地和局部相似以外,整个器形风格相差甚远。

二、僧帽壶的风格

http://s9/middle/48537f14t94c9061906d8&690

 

然后,僧帽壶是中国元代发明的瓷器造型的壶式之一,壶口宛若僧帽而得名,造型为口沿上翘,前低后高,鸭嘴形流,壶盖卧于口沿内,束颈、鼓腹、圈足、曲柄,具有强烈的少数民族风格。元器形体敦实、壶颈较粗、壶流略短,明器壶流略长,清器颈略高,腹部略瘦。

通过器形比较,麦沙兄的铜壶和僧帽壶显然有着“僧帽”半包围和全包围的不同。全、半之间有区别吗?当然有,亲爹和干爹截然不同,事实上和一个女人差着一条炕,因为这“僧帽”的半包围特点属于另一种叫“多穆壶”的器物。

三、认识一下多穆壶

http://s11/middle/48537f14t94c907c7f9fa&690


不然呢,多穆壶又成了元代的时尚壶之一,壶体多为竹节状特征,口沿加上了僧帽状的边,是藏、蒙少数民族盛奶的器皿。“多穆”原意是盛酥油的桶,藏语叫董莫或多穆,也有人叫勒木,反正音都差不太多。很多从清传下来的多穆壶为珐琅制品,金光闪耀、皇家气派十足。

麦沙兄的铜壶和多穆壶比较,除壶体有铜质和珐琅区别外,执炳、壶嘴、僧帽沿和底座均十分相似。其实多穆壶也有很多铜制品,那么是否可以认定麦沙兄的宝物就是藏、蒙的多穆壶呢?我的看法是否定的,因为它更接近或者就是另外一种壶-------东布壶。

四、蒙古族的东布壶

东布壶是蒙古族盛奶茶和盛酒的器皿。东布壶脱胎于多穆壶,元代传入蒙古草原后又传到了中原大地。清朝以后,东布壶在中原一带没有了踪迹,但在蒙地依然盛行,主要用以斟白酒、奶酒、茶等,铜、木居多,鲜有银、金,是蒙族很喜欢的酒具。

东布壶的壶嘴和壶把非常讲究节奏和韵律,弯壶嘴的造型很实用,倒酒时可以全部倒入杯碗中,还有,全包围的帽沿改为前方半包围的帽沿,不但节约材料和手工,更主要的是设计它完全是为了防止奶、茶和酒在倾倒时不会溢出。

写到这里,麦沙兄可能要意外了,它既不是西藏的,也不是西域的,也不是俄罗斯的,它是麦沙兄家乡的,崇拜龙图腾的蒙古高原上的,历经数代的功能变化与审美变化而形成的,更是藏、蒙、满、汉等多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

瞎扯半晌,因没把到实物,不好判断麦沙兄入手的价格和年代,况且钱根本不重要,关键是喜欢。

喜欢就好。

开心就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