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朋友在街上看到盗版的电视剧《一言为定》光盘,我拿在手里一看,封面设计应该是抄正版的,但印刷效果不错,试了试画面效果,还行,让我无话可说。
电视剧《一言为定》属于难产的那种,而且非常难产,尽管是央视的作品。
2000年,我几乎在在线的情况下创作了长篇小说《你说你哪儿都敏感》,同时贴在“天涯虚拟社区”,后来被人评为当年的网络文学一景。我初次上网,很多事情都不懂,后来朋友邀我授权贴到全球的中文文学网站,结果一个星期之内有了300万的点击,不到半年,点击竟然突破了8100万点,读后感和评论目录达到几百页,大约一万多篇。
我不敢妄言这部小说写得多好,有一点值得相信,当年感动了数以千万的读者和网友。
说说这部电视剧的难产吧。2001年,我转让了电视剧的改编权,当初在制片人的劝说下也想亲自操刀,后来果断拒绝,一是和制片方的改编思路不同,二是根据平时接触,觉得合作可能很不愉快,那天我的朋友兴安和制片人谈得非常不快,兴安老兄几乎拂袖而去,三是小说为自传体,里面有我自己太多的影子,不想在电视剧里把自己改变太多,我知道这一点不对,但是无法说服我自己。
制片方在改编时遇到了极大的困难,首先是人物设置,小说里的隐性女一号完全提到前面,需要重新为她设置命运、事件,其次是语言,要扩充的部份根本不能和原著小说的风格同步,还有整个故事的走向、脉络和结局。
作为小说原作者,我曾答应尽最大努力而且无偿修改剧本和定稿,可惜制片方安排的编剧迟迟未能下笔,制片人曾在接受采访时说“编剧有半年没有写下一个字的尴尬”。其实我也着急,后来制片人约我见面谈改编的具体思路,我诚恳地说了很多,除了我没答应亲自改编,能做的都做了,甚至明知道外屋那个若无其事的旁听者就是编剧,依然毫无保留地说了对故事梗概的意见。
事情还远没有结束,改编工作就是无法进行,制片人在2004年找到我家,可惜我当时正在写一部杭州千岛湖两岸三地的剧,根本没有时间去改编《一言为定》。可能这件事得罪人了吧,于是我听到了一些褒贬原著小说《你说你哪儿都敏感》的话,大意是说这部小说根本不适合改成电视剧。实话实说,我心里非常不快,一部30万字的长篇小说改成20集的电视剧那么难吗?很多读者要求我续写小说,网上呼声一片,他们都认为最应该变成电视剧让更多的人看到,甚至还安排了每一个人物的表演者、导演和理想制作班底。
一部30万字的长篇小说改成20集的电视剧很难,那么一部14万字的小说改成30集的电视剧不是更难吗?为了证明我的小说和影视剧的接近程度,我把我14万字的小说《谁的莲衣》改成了30集的电视剧《香粉传奇》,并且由央视投拍,前年先后在中央一套、四套、八套、十套、十二套,还有央视的亚洲频道、欧洲频道、美洲频道共计播出十二次,就连国外也有了香粉迷和协会。很多朋友都不知道,直到今天才说,这是电视剧《香粉传奇》的创作初衷,也是赌气的结果。
2005年的某一天,佟大为告诉我有人发给他《一言为定》剧本,他决定出演男一号-------西门,之前我看了剧本,认为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我劝他放弃这个打算,他说喜欢男一号西门的性格,并且能演绎得非常好,我无语。拍摄期间,大为几次从片场打电话,探讨一些情节上的人物心理问题,因为自家兄弟,我说得不少,我知道,大为演这个角色非常认真,也吃了不少苦,应该得到很多收获,包括荣誉。
作为收藏,我购买和看完了正版光盘,因为男一号的名字叫西门,所以听起来心里怪怪的。不知道佟大为在拍摄时被人们叫我的名字,他心里是不是也有很怪的感觉。
粗粗地总结一下,对错不重要,只是我的感受。
一、做为一个故事,整体改编尚可,尽管有些俗套、尽管和原著故事内容相差太远。
二、莫名这个人物设置成功。
三、璇璇的刻画最成功。
四、苏楠的改编是败笔,苏楠基本游离于故事之外,和原著差得不止千里。
五、王林的改编是最大败笔,和西门的过命友谊没有铺垫、没有展开、不令人感动,他对西门的事业和人生没有任何帮助,最后的死显得轻淡,而西门的痛苦就显得滑稽。和原著小说差得远在万里之外。
六、白忠在剧中只是个符号,没有层次,而且手段单一重复。
七、假药事件没有升级,做为故事背影彻底失败。
八、西门从电视记者改成杂志社记者,没有太大必要。
九、西门和叶雨的爱情线还要再深刻些。
十、画面不精致,显得老旧,没有时尚感。
十一、最佳表演奖依次颁给佟大为、璇璇、莫名。
十二、除了演员,最大的亮点是音乐,作曲是印青先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