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碎在眼睛深处的心

(2006-01-14 12:14:28)
分类: 所谓感悟
   碎在眼睛深处的心
   ——读小舌头长篇小说《好女》
  
  
  
  
  
    园子深深
    滴穿我雄性之石的那一声鸣叫
    圆润如水
    你是一只不幸的鸟
    得木而生
    又将缘木而亡
  
  
    好长时间没有细致读一本书了,拿着沉甸甸的《好女》,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恍惚。
  我的恍惚在于看到了他在序里写的那些文字。
   “我目睹了母亲从年轻到衰老的过程,也目睹了许多山地女人从年轻到衰老的过程,在她们被生活压弯了脊梁的时候,我希望她们反叛。在她们被世俗逼得抬不动头的时候,我希望她们反叛。当她们想爱不敢爱,想恨不敢恨的时候,我希望她们反叛。可反叛者是少数的,正是这种少数的反叛者,在岁月的流逝中让那片土地上的妇女们看到了希望。在我的印象中,母亲是倔强的,当她受到压迫时,她敢去拼命。许多关于母亲的故事让我流泪,让我想起许多被埋葬在那片荒凉山野的不驯的妇女。假如我粗浅的文字能对生我养我的野猪坳故乡——那片贫困而美丽的客家山地做点纪念的话,我就至死无憾了,我也就超越了那片故土。”
  读完这些坦白的文字,我知道又要过几日悲喜交加的生活了,我不得不进入一个离我遥远而陌生的世界,随他一起探知那些执拗着生活的人们的命运。
  我曾试着放下这颗被揪起的心,以便从容地解读文字,可是我无法冷静。
  因为他给了我一个奇险的暗示,她们无论怎样死去或者活着,都是一种宿命。
  
  
  在这部长达30万字的小说中,主要描写了一个地主的女儿李大脚。
  她一生下就会笑,结果惨遭遗弃,但是她却做出了许多山村女人无法做到或者根本做不出的事。她最大的快乐在于她的无私,在她饱经沧桑的一生中,看到的是一些人弹指间的辉煌与暗淡,一颗颗善良的心和一个个扭曲的灵魂。
  正是这些繁杂的生灵在无休无止的善与恶中遭遇、纠缠和斗争,昭示了生活表象背面的本质,从而诠释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世界的属性。
  在这部跨越了几十年沧桑岁月的小说里,在这部充斥着几十个或轻或重的人物的小说里,给我最大的启迪便是:岁月哪怕走到山穷水尽,也是可以轮回的,一个生命哪怕微如芡实,也可以有自己的辉煌与悲壮。然而有些人等不到岁月轮回便消失了,它们消失的无论有悖天理还是自然顺畅,都象他们根本没有来过这个世界一样。
  而就是这些被称为顽强活下来的人,他们在我们的心灵之外,总过着让我们的心灵感动的生活。
  
  
   “许多年过去以后,村子里还有人记得那只受惊的黄羊闯进地主李七生大院的情景。
  其实,在福建西部祟山峻岭包围起来的野猪坳乡村,山野的黄羊被豺狼虎豹追急了闯进村里谁家的院子,那里极正常不过的事,但这一次黄羊的闯入,却救了一个人的命,她就是后来在野猪坳村赫赫有名的女人李大脚。”
   “那笑声令房中的人不寒而栗,那是这个初生婴儿石破天惊、绝无仅有的笑。
  人一生下来便是哭,而这个婴儿一生下来便笑,这或许充满了传奇的色彩,但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无论后来人们如何考证和否认,这件事在当时的野猪坳乡村风一般流传开去。”
    无论从哪个角度说,这样的文字和即兴式的人巧,都宛若一道莫测的天机,残酷勾摄了成千上万读者的眼睛。也正是开篇这些文字,让我明白一个真正的作家,他所揭示的整个生命的沉重与力量,要比文字本身的“灵气”重要的多。
  在通篇稠密的宛若夜色一般凝重的情节里,它们象故事里反复铸下大错的生命一样,让整个文本担负了诸多人物生存的证据。那些努力压抑着冲动的文字的最高限值,已不再是情感上的强度,而是一个作家对于人生的认识深度。
  细读那些文字,在我眼前闪亮的也不是理性的悲怆与喜悦,它们错综而晦暗着,象一个个悸动的影子,让我进入了生命底层的深渊与迷惘。
  
    
    很少有人实实在在写故事了。
    很少有人愿意向别人讲述一个凡人的一生。
  在我们这个懒得等待又不屑于创造的时代,平凡就等于被人唾弃和忘记。
  然而,小舌头基于对人的本质,对人的悲剧以及社会与道德的双重超越,把生命存在从简单又还原为简单的内心体验。在这部书里,他不告诉我们他自己的心灵感受,他不舍得用适当的文字让主人公披上崇高或者忧伤的色彩,他而是隐在这些文字背后,让我们自行揣摩和体味一种真实,让我们自己说出,只有真实才具备深意的美。
  这种真实,不被读者怀疑,不让读者绝望,也是劝读者醒悟,更不令读者从中得到解脱。它没有云遮雾罩的意识氤氲,没有晦涩的象征暗示,整部小说的构架与情节几乎严谨到文献的程度,将生活的点点滴滴纤毫毕露。
  毫不夸张地说,它出自作者之手又超越了作者的想象。
  因为那些人物悲悲喜喜的命运浪波喧嚣和痉挛之后,沉淀下来的感悟,已被世界默许了那些人物生存状态的极致。
    正象小舌头在序言里说的一样,通篇反映了那些人物的困惑与反抗。
  我想,一群散居在地球表面上的生命形式所承担的最终命运,极有可能是对自已宿命本身的反抗。
  那些携绝望抑或希望抗争的人,更能体会生命的最终意义。
  在万象的生死湮灭与消残轮回中,人每一次被抗争的火花照亮,都会看到一团炫目的光焰,都将是一种生命过程的瞬间展示,哪怕这种展示留下的是焦烟、是灰烬,是一个受体醒悟之后迸发出的呻吟,都是可以接近崇高的。
  
  
  《好女》共分三部《黄羊》、《花红》和《锦鸡》。每一部都有相对独立的情节性架构,它或许可以单独成篇也可以连缀成整体去把握。
  在这部长篇小说中,小舌头的语言简隽硬健,它的平和宽宥以及沉静的语象流淌格外使我留恋。它实实在在为读者打开了一道大门,迫使你不得不寻找平凡语言背后的意义。
  我一直厌恶某种讨巧的繁缛作风,甚至梦想有一天对自己那些虚伪着美丽而飘忽的文字垃圾,来一次彻底的清算。我不止一次和小舌头探讨传统与网络文学的交合点,而今,我终于明白,正是由于文体中泛滥着不散发香味的花朵,才构成了对文学的威胁,只有作者从至纯的简约进入繁复时,他的文字才有可能说出生命原初的庞杂。
    小舌头的文字不是感受与回味,不是思辩的果实,而是做为一个知情人和审视者,做为一个与主人公有某种情结的讲述者,深入了一次他人的生存,从而将整部作品,甚至将每一个字都幻化为绝对的悲悯。无论通篇结构的组织问题,还是他所倾向的平凡语句关系,都淋漓尽致地反映了他在生命面前的一种心态。
    这种心态即是生活的良知。
    他写作的冲动和坚韧,便是这种良知的力量。
    从这个意义上说,正是由于这种良知力量的存在,任何一个“理性”与“非理性”的语言,都将成为一个作家在生命底层淬炼而出的血滴,是亲涉过一个个骚动不宁的生命洪流的船舸,这些语言的最终目地也终将从生命体验,抵达到一个生灵的生命情调。
  这种生命体验即是摒弃沦丧的反抗。
  这种生命情调即是在悲壮中接近崇高。
  
  
  在《好女》中,看似一团无序的生命图景,在无数人物命运的纠缠与交合中,沉淀或者飞升了,他们不因“偶然”与“误会”滋生虚伪,他们互相干扰、冲突、排斥并亲和地活着。
  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是“仇敌”也是“同谋”,这样的生活对于这个世界来说无所谓前提,无所谓结果,它象柔软的可以感觉不到的空气,让你既可以挥掌劈斩又不可撼动。 
  读到这本书的人是幸运的,因为它的每一个字符和人物都与命运有关。
  它可以让我们的眼睛在湿润的时候,还能意识到人有一颗具备抽搐功能的心灵。
  它告诉我们,原来人可以笑着哭泣,可以平静着忍受,可以自由选择沉默或者张扬地抗争。
  《好女》不仅是一个女人的成长史,它是先人留给后辈的以悲怆、宿命为主题的家谱,它是后人呈给母亲以敬仰、尊祟为旋律的史诗。
  它让一些人看到了别人的过去,让一些人望到了自己的未来。
  它让我们醒悟了,原来小舌头在那些平和的语言背后是偷着哭泣的,他写了一个夙愿,一个梦想,一个他用血液深深爱着的人。
  他把心隐在眼睛之后,那些泪水温暖而透明。
  如果不用心看,不会轻易解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花 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