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介绍:
陈瑶--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硕士、资深童书编辑、红黄蓝教育机构教育研究中心高级经理,曾在专业育儿杂志及相关报刊中多次发表文章,擅长评价与挖掘各类童书的教育价值,对儿童阅读有深刻的领悟和独到的见解。
精华访谈实录:
主持人:大家好!又快到我们摇篮网的专家在线访谈时间了,今天的主题是:如何为宝宝选择读物,邀请的是心理学硕士陈瑶女士,欢迎大家围绕此主题与我们一起学习!
主持人:首先我们问一下陈老师,最早从什么时候开始给宝宝阅读呢?
陈瑶:最早的阅读从胎宝宝时就可以了,就像给宝宝唱歌一样妈妈可以给宝宝读很多故事。说到早期阅读,可能很多家长会理解为给孩子看书,接下来我们请陈老师详细说一下什么是早期阅读。给宝宝看书没错,但是家长要注意考虑宝宝和书的关系,如果仅仅是一个直接的关系,而忽略父母在亲子阅读中的角色和作用的话,那么阅读的质量以及对孩子产生的影响都将大打折扣。早期阅读更多注重的是亲子阅读,爸爸妈妈和孩子坐在一起(或者是爸爸妈妈把孩子抱坐在身前)给孩子读优秀的故事书,为故事的文字给孩子提供声音信息,这样的阅读能增进亲子关系,增强宝宝的语言体验。孩子的自主阅读是发展孩子早期阅读的一项目标,但是这是要建立在亲子阅读给孩子积累的阅读经验之上。
主持人:
每个年龄段给孩子选择的书籍也是不同的,接下来我们请陈老师讲一下如何为1岁以内的宝宝选择读物?
陈瑶:
通常在人们的概念里是认知类的概念书居多,比如动物、植物、蔬菜、水果、交通工具、数字、形状、颜色等。这类书的特点是色彩华丽、厚纸板、页数少、图画是写实的、少有无关的背景。这类内容也常常以卡片挂图的形式出现。在这一类书中我比较推荐的是《儿童认知百科》。
关于认知类图书的一个建议:认知类的东西可以更多到真实的生活、自然中去接触,让孩子对事物有更直观、感性、全面的认识。
陈瑶:
这一阶段的孩子不仅仅需要认知书,优秀的图画书也是非常好的选择。图画书能增进亲子关系、增强婴儿的语言体验。我觉得只要孩子感兴趣,任何图画书都可以拿来给他读。不过强调一点,这些绘本一定是画面优美、色彩调和的。
陈瑶:
其实孩子很小就能对绘本故事表现出好奇和喜好。我在孩子还不到1个月的时候就开始给他读故事,像《小蓝和小黄》《好饿的小蛇》《米菲在海边》《好饿好饿的毛毛虫》《逃家小兔》《母鸡罗丝去散步》等在他1岁以前都读过。当他5、6个月的时候你能感觉的到他能理解故事了,他的眼神、动作、声音都能传递这些信号;不到1岁的时候,给他读故事的时候,他就会期待故事的某个情节或者结尾,比如讲到小蓝和小黄的爸爸妈妈都不认识他们的时候,他就会假装“呜呜”地哭;当我讲毛毛虫从虫卵里出来的时候,他就会说“pop”(英文版)。
陈瑶:
相比较来讲,认知类的书有助于培养孩子分析性思维,而绘本故事则有助于孩子综合性思维的培养。个人认为后者对孩子的成长更加有益。
除了这两类书,童谣、儿歌类的书也是非常适合这个年龄段的。还有一些触摸书、发声书、洗澡书、布书都是很适合这个年龄段的。
陈瑶:
补充一点:图画书的选择很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一定要有设计感,不论是文字、还是画面、还是装帧,一定要充满创意。像前面提到《好饿的毛毛虫》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拼贴手法、奔放的色彩、别出心裁的页面、还有朗朗上口的语言。非常棒的一本书!
主持人:
每天给宝宝阅读选择什么时间最好?每次阅读的时间多长为宜?
陈瑶:
简单地来讲,选择孩子清醒快乐的时候。4个月以前在小床周围挂卡片或挂图,用温柔快乐的声音给孩子讲,告诉他上面的内容,或者把孩子抱坐在腿上一边翻书一边给他讲简短的故事,当宝宝会坐了以后也可以在洗澡的时候给他看洗澡书。在宝宝睡觉之前也可以孩子讲一些安静的故事。每个宝宝的阅读时间因人而异,要看宝宝的精神状态、兴趣,如果宝宝感兴趣就可以稍微长一点,通常能坚持3-5分钟就挺不错了。
主持人:
刚才陈老师详细讲述了如何为1岁以内的宝宝选择读物,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1-3岁的宝宝又该读哪些书呢?
陈瑶:
从书的主题角度来讲: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看生活类的、概念类及情绪类的图画书。陈瑶:
这个阶段对于孩子和家长来讲很重要的成长任务就是生活习惯的养成,比如如厕、吃饭、穿衣、睡觉、刷牙等。所以能够巧妙结合孩子日常生活经验的生活类图画书是不错的选择。比如《噼里啪啦系列》,其中《我要拉岜岜》大家都非常熟悉。脱裤子、坐马桶、拉出岜岜、擦屁屁、盖上马桶盖冲水、穿上裤子去洗手。这一阶段是孩子许多概念建立的关键时期,比如数概念:The
Water Hole《首先有一个苹果》《想吃苹果的鼠小弟》等就是很巧妙的将数概念写进故事里,比如The Water
Hole,书中传达的是环保、珍爱水资源的理念。打开书,One Rhino,Two tigers……Ten
Kangaroo,一页一页翻过去、需要水的动物越来越多,书中每页中代表水的镂空部分却越来越小。隐藏在书中的还有一个小秘密,就是倒数。从第一页开始画面中隐藏着10只青蛙,第2页变成9只,最后只剩1只。大小概念、对应概念:《鼠小弟的小背心》;颜色和形状《小酷小玛系列》等。华师大的《科学图画书》系列也是很不错的。
陈瑶:
情绪类的图画书会涉及同伴交往、友谊、手足、入园的分离焦虑、孤独等内容。如何更好地过渡、适应,图画书也能有帮助,像《小白上幼儿园》等等。现在独生子女的孤独问题,孩子的孤独情绪也能在书中得到体现,比如Guess
Who,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儿无聊的在家发呆想象今天到底谁会陪我玩,是棒球队的吗?是外星人?是面包师?是攀岩者?是印度街头艺人?故事画面最后定格在男孩儿与一堆玩具面对面的镜头上。
陈瑶: 情绪类的还有一种属于可以疗伤的图画书,比如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故事讲述小男孩麦克斯因为遭到妈妈的惩罚,便开始用自己狂野的幻想来进行反抗、来发泄。在野兽出没的地方,他不再是一个弱者了,他成了一个发号施令的野兽之王。他命令野兽对月狂舞,还以牙还牙,不许野兽们吃晚饭就去睡觉。正是通过这种幻想中的权力,使得麦克斯的负面情绪得到了安抚,麦克斯消解了对妈妈的愤怒,然后困倦、饥饿和心平气和地返回到真实的世界里……在儿童游戏治疗中也会使用类似的方法,尤其是用于帮助孩子消除恐惧、愤怒。
主持人:
除了按主题选择一些读物,还有其它的角度来选择吗?
陈瑶:
1-3岁属于孩子语言快速发展的阶段,我们要为孩子选择句式结构相似、语言节奏感、韵律强的图画书,如鼠小弟系列、《月亮晚安》《猜猜我有多爱你》《和甘伯伯去游河》《第五个》《拔萝卜》等,这类图画书能帮助孩子积累大量的词汇、感知、语法结构,培养语言意识。同时这类故事也称为Predictable
Story
Books(可预测的故事),这类书能让孩子积极的参与到故事中,当他对故事结构熟悉时,他自然而然地会去预测故事的情节发展,当他发现正如他所料的时候,他会很有成就感,就会对阅读产生更大的兴趣;如果是意料之外,就会惊喜万分。
陈瑶:
从图书的装帧方式来讲,翻翻书、互动书、立体书等也是能激发孩子阅读兴趣的书。翻翻书还能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发展;互动书则让孩子体会更多的发现乐趣;立体书能给孩子呈现完全不同的视角。
主持人:
最后,我们请陈老师给大家讲一下如何为3-6岁的宝宝选择读物?
陈瑶:
这个阶段是拓展孩子阅读领域的好机会。大人一方面应该选择自己真心喜爱的书,一方面也应该注意不要让自己的趣味过多地限制孩子的发展。
陈瑶:
这个阶段的孩子会有许多为什么的问题,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相关的科普故事、知识性读物,帮助解决孩子的诸多“为什么”,激发他更多的观察和探索。在选择知识性读物的时候,注意不要片面的追求大而全,应该着重考虑趣味性、合理性,而且应当是富于想象力的,最好还应该有较好的文学性,比如“神奇校车”系列,“儿童目击者”系列都是很好的选择。
陈瑶:
游戏书也不是不错的选择,如迷宫、找不同等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类书。这类书对于孩子的观察力、注意力、逻辑推理能力都有促进作用。建议家长在为孩子选择迷宫书的时候,看看这本书是否能够让孩子在走迷宫的时候能“顺路”收获一些科普知识。
陈瑶:
这个阶段的孩子情绪情感体验已经更加丰富,可以为孩子选择一些另人感动的图画书:如关于生命的《獾的礼物》《长大做个好爷爷》《爷爷有没有穿西装》等;关于爱《驴小弟变石头》《你真好》《我永远永远爱你》等;关于快乐《打瞌睡的房子》《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今天运气怎么这么好》等;关于智慧《咕噜牛》《女巫扫帚排排坐》等等。
陈瑶:
孩子5-6岁的时候也可以开始给他读一些篇幅较长的童话故事了,借助语言,让孩子展开想象。如《詹姆斯与大仙桃》《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柳林风声》《大林和小林》等,这些特别有趣、快乐、富有想象的童话特别能够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陈瑶:
阅读起步较早的孩子在这一阶段会自然表现出对识字的兴趣。许多大人会在这个阶段会加大培养孩子认字“力度”。适当选择辅助识字的读物也是有益的,但相对培养阅读兴趣而言,识字是次要的事情。如果把图画书当作识字练习册,让识字取代了阅读,那么阅读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了。
陈瑶:
睡前是很好的亲子阅读时间,讲完故事就睡觉大脑处于休息的状态,不再吸收其他信息,所以睡觉前讲的故事能给孩子很深的记忆,这对于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很有帮助。
睡觉前应该讲比较安静的故事,比如《月亮晚安》《逃家小兔》《猜猜我有多爱你》等。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跟家长的阅读行为有关,家长爱读书,孩子就爱读书,固定时间段给孩子讲故事也能有效帮助孩子建立阅读习惯,比如每天睡觉前给孩子读一本故事书。
陈瑶:
家长给孩子读故事的时候不要抱有功利的心理,期望孩子能够很快有反应,所有你给孩子讲过的故事,唱过的歌都会在孩子的脑子里留下印象,等到某一天他能自我表达的时候就表现出来了,看看前面我提到过的我儿子的例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