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感恩的心让我感谢身边的每一个人:感谢亲人,因为你们给了我无尽的支持与鼓励;感谢有缘相聚的每一位同事,正是你们给了我不同视角的评价与帮助,促使我不断成长;更不能遗忘对我心怀异议的身边人,因为防不胜防的多角度攻击才使我有了今天。今天的我为自身所拥有的而倍感幸福,我祝福自己、同时也祝福每一位心中存爱、认真对待生命的人快乐到永远!
---- 师德篇
爱在萌芽
以前的我对于未来并没有什么目标性的构想,更谈不上把“幼儿教育”纳入我将为之奉献一生的奋斗范畴。可很多事情偏偏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懵懵懂懂的我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闯进了这一行。
引导我熟悉幼教的五年大学生活是十分丰富而又值得时常回忆的。即使没有经历过同种生活模式的人,也可以从我以下所描述的生活情景中或多或少的分享到我曾经经历过的快乐:
情景一:美女班主任带着四十八位十七八岁的女孩子在大街上疯跑,叽叽喳喳的声音和充满活力的年轻身影惹得大街两侧的行人不断向我们行注目礼,那份身为其中一员的自豪真是无法复制。
情景二:大家一起从早上四、五点钟由后山爬上南岳衡山的顶峰观日然后顺着野坡到下午四、五点钟探到山下,过程十分新鲜而又带劲。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一点,爬山爬到一定的时候是十分疲倦和极想放弃的,但只要坚持,就会感觉得到疲倦和放弃的念头在不知觉中消失了,到最后,迎接你的就是登上顶峰的畅快和轻松。将概念调换,实现自己的目标就像爬山,接受一种事物也如同是一个爬山的过程。目标的实现贵在坚持。
更多的例子:一起过三八妇女节、一起在雨中狂奔差点有人掉进下水道等等。因为这些,我体会到了最纯的自豪、自尊与自强。我开始为自己遇上好老师而感到幸运。
在幼师学习的五年,不仅让我浅尝到了自豪、自尊与自强的真正意义,更重要的是让我渐渐了解了“幼儿教育”,更专业的讲是了解了“学前教育”。每当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后,学校总是会有计划的为我们安排各种见习、实习,希望我们能将理论与实际结合产生更多的教育思路。初期的我并没有真正的体会到老师们的良苦用心,并很意气用事的在一次班会上表达了自身并不喜欢幼教,没有意愿成为一名幼儿教师的想法。那次,美女班主任对于我们的各种看法、想法没有发表任何带有个人色彩的评论,她所告诉我们的是:不管做什么,先不要贬低它,实践后才能体会它,才能正确评价它。同时没有变成结果的事情不要轻易下结论。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大学四年级的时候,我的想法因为一句话而有了改变。那次安排进班观摩,在一个休息的空挡,一位小女孩搬着一把椅子送到老师跟前,用稚嫩的声音说:“老师妈妈,坐!”。真的,我当时一震,孩子的可爱、童真触动了我。我当时就想:如果我是这位老师我该多幸福,我为什么就不给自己一个拥有这种情景的机会呢?过后我不止一次的幻想自己被孩子真诚的叫一声:“老师妈妈!”的感人情景。而且越临近毕业这种想法越强烈。
这时我才发现自己好像喜欢上了这份职业。
引导我熟悉幼教的五年大学生活是十分丰富而又值得时常回忆的。即使没有经历过同种生活模式的人,也可以从我以下所描述的生活情景中或多或少的分享到我曾经经历过的快乐:
情景一:美女班主任带着四十八位十七八岁的女孩子在大街上疯跑,叽叽喳喳的声音和充满活力的年轻身影惹得大街两侧的行人不断向我们行注目礼,那份身为其中一员的自豪真是无法复制。
情景二:大家一起从早上四、五点钟由后山爬上南岳衡山的顶峰观日然后顺着野坡到下午四、五点钟探到山下,过程十分新鲜而又带劲。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一点,爬山爬到一定的时候是十分疲倦和极想放弃的,但只要坚持,就会感觉得到疲倦和放弃的念头在不知觉中消失了,到最后,迎接你的就是登上顶峰的畅快和轻松。将概念调换,实现自己的目标就像爬山,接受一种事物也如同是一个爬山的过程。目标的实现贵在坚持。
更多的例子:一起过三八妇女节、一起在雨中狂奔差点有人掉进下水道等等。因为这些,我体会到了最纯的自豪、自尊与自强。我开始为自己遇上好老师而感到幸运。
在幼师学习的五年,不仅让我浅尝到了自豪、自尊与自强的真正意义,更重要的是让我渐渐了解了“幼儿教育”,更专业的讲是了解了“学前教育”。每当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后,学校总是会有计划的为我们安排各种见习、实习,希望我们能将理论与实际结合产生更多的教育思路。初期的我并没有真正的体会到老师们的良苦用心,并很意气用事的在一次班会上表达了自身并不喜欢幼教,没有意愿成为一名幼儿教师的想法。那次,美女班主任对于我们的各种看法、想法没有发表任何带有个人色彩的评论,她所告诉我们的是:不管做什么,先不要贬低它,实践后才能体会它,才能正确评价它。同时没有变成结果的事情不要轻易下结论。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大学四年级的时候,我的想法因为一句话而有了改变。那次安排进班观摩,在一个休息的空挡,一位小女孩搬着一把椅子送到老师跟前,用稚嫩的声音说:“老师妈妈,坐!”。真的,我当时一震,孩子的可爱、童真触动了我。我当时就想:如果我是这位老师我该多幸福,我为什么就不给自己一个拥有这种情景的机会呢?过后我不止一次的幻想自己被孩子真诚的叫一声:“老师妈妈!”的感人情景。而且越临近毕业这种想法越强烈。
这时我才发现自己好像喜欢上了这份职业。
爱在继续
从最初的社会实际工作中,让我体会到了严重的心理落差。使我感受到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别,梦想跟现实之间的差距。很多时候,因为你是新人、你是外地人,想要成功,就必须做比一般人多几倍的努力,而且这些努力不见得都能得到回报。激情、想法、以及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努力改变自己处境的过程中慢慢被磨平。几乎在某一瞬间我感悟到了很多东西,不可言语。我急切需要寻找正确的方式来表达愿望,同时又不能使自己很累。
孩子,一个陪伴着我的群体,一个我原本想“征服”的目标,思维有些混乱的我差些分不清重点了。我没有想到自己是以这种心态来真正把孩子的事放在心头。有一种很复杂的情绪压在我的心头,无法用一个完整的词眼儿来精确的进行表达。
一开始,孩子们并没有因为我的真情投入而接受我的关爱,我一度因此而郁闷。“活了二十几年竟然连几岁小孩都搞不定,白活了你”当时曾有人这样对我说。听了真的很不服气,可事实证明那时的我的确欠火候。我便学着用眼睛去观察,同时努力思索见实习时老师们的方式方法,把它们写成一篇篇的小总结。时间一久,孩子开始认同我,喜欢和我接触并一同作完一些事情。偶尔整理自己物品的时候,总能发现新写的总结,我便把它撕成碎片。因为它已经被我储存在了脑海里,我希望下次表达同样的看法的时侯能用上不同的词语,它的存在只会固定我的思维,我需要新东西,这也是孩子们的需求。
我的语气、态度还有思维慢慢的被孩子们所同化,跟谁聊天都会不知觉中说我们班孩子怎么怎么有意思、谁的进步让我都意外、谁谁谁又有了出色的表现。想想觉得美女班主任真的很有先见之明。“没有成为结果的事情不要轻易下结论。”真是一句哲理。其实用心做事的人都能成为哲人,孩子也不例外,说不定还会超乎你的个人想象能力。我发现孩子其实比想象中的要可爱得多。
孩子,一个陪伴着我的群体,一个我原本想“征服”的目标,思维有些混乱的我差些分不清重点了。我没有想到自己是以这种心态来真正把孩子的事放在心头。有一种很复杂的情绪压在我的心头,无法用一个完整的词眼儿来精确的进行表达。
一开始,孩子们并没有因为我的真情投入而接受我的关爱,我一度因此而郁闷。“活了二十几年竟然连几岁小孩都搞不定,白活了你”当时曾有人这样对我说。听了真的很不服气,可事实证明那时的我的确欠火候。我便学着用眼睛去观察,同时努力思索见实习时老师们的方式方法,把它们写成一篇篇的小总结。时间一久,孩子开始认同我,喜欢和我接触并一同作完一些事情。偶尔整理自己物品的时候,总能发现新写的总结,我便把它撕成碎片。因为它已经被我储存在了脑海里,我希望下次表达同样的看法的时侯能用上不同的词语,它的存在只会固定我的思维,我需要新东西,这也是孩子们的需求。
我的语气、态度还有思维慢慢的被孩子们所同化,跟谁聊天都会不知觉中说我们班孩子怎么怎么有意思、谁的进步让我都意外、谁谁谁又有了出色的表现。想想觉得美女班主任真的很有先见之明。“没有成为结果的事情不要轻易下结论。”真是一句哲理。其实用心做事的人都能成为哲人,孩子也不例外,说不定还会超乎你的个人想象能力。我发现孩子其实比想象中的要可爱得多。
爱在升华
很偶然的机会来到了RYB,没有了出校门时的浪漫幻想,最大的奢望就是在可能的情况下取得一些进步。几个月过去,发现我所收获的超出了我的设想。
很自然的,所喜爱的写作、对于孩子教育的热爱、还有一个我所希望的学习、生活环境,在融入RYB的过程中渐渐都被我拥有了。更幸运的是我遇上了一群敬业和乐于与他人分享的老师们。她们让我真正拥有了教育尝试与技能提升的机会,我感受到了一种超越以往幸福的幸福。
孩子依旧是我喜欢的孩子,RYB并没有因为条件的优越而一味的放纵孩子,我们更多的是给予孩子温情与快乐。我们的着眼点是孩子一生的发展,希望RYB能给予孩子多彩人生奠定好第一步,让孩子快乐到永远。
与很多父母一样,孩子的快乐就是老师的快乐。当孩子们用清脆的声音叫我“文文姐姐”时。我便拥有了最初听到“老师妈妈”这个词眼儿的感动。在我看来,用词虽然不同,但意思是一样的,这就足够。而且我越来越觉得即使我做得再好,我也无权让拥有自己生母的孩子称呼我“妈妈”,因为妈妈是唯一的,是不可替代的。这是孩子用语言以外的东西告诉我的,我感谢孩子们。
跟孩子呆在一起的时间越久,就越亏不敢当他们的老师。因为孩子身上拥有太多我所想拥有的品质,孩子能大胆表达并去实践自己的愿望、想法。而这些,活在世上二十多年的我却无法做到。有时候真的羡慕他们,看到他们的某些让我佩服的举动,我都会说:“你最棒!”慢慢发觉,选择幼师开始变得很有意义了。
很自然的,所喜爱的写作、对于孩子教育的热爱、还有一个我所希望的学习、生活环境,在融入RYB的过程中渐渐都被我拥有了。更幸运的是我遇上了一群敬业和乐于与他人分享的老师们。她们让我真正拥有了教育尝试与技能提升的机会,我感受到了一种超越以往幸福的幸福。
孩子依旧是我喜欢的孩子,RYB并没有因为条件的优越而一味的放纵孩子,我们更多的是给予孩子温情与快乐。我们的着眼点是孩子一生的发展,希望RYB能给予孩子多彩人生奠定好第一步,让孩子快乐到永远。
与很多父母一样,孩子的快乐就是老师的快乐。当孩子们用清脆的声音叫我“文文姐姐”时。我便拥有了最初听到“老师妈妈”这个词眼儿的感动。在我看来,用词虽然不同,但意思是一样的,这就足够。而且我越来越觉得即使我做得再好,我也无权让拥有自己生母的孩子称呼我“妈妈”,因为妈妈是唯一的,是不可替代的。这是孩子用语言以外的东西告诉我的,我感谢孩子们。
跟孩子呆在一起的时间越久,就越亏不敢当他们的老师。因为孩子身上拥有太多我所想拥有的品质,孩子能大胆表达并去实践自己的愿望、想法。而这些,活在世上二十多年的我却无法做到。有时候真的羡慕他们,看到他们的某些让我佩服的举动,我都会说:“你最棒!”慢慢发觉,选择幼师开始变得很有意义了。
----专业技能篇
技能提炼
作为一位老师,如果谈论其教育技能的累积、师德的提升等,应该是有很多很多话可以说的,但我觉得我没有。因为很多东西在不断的实践中被提炼了,成为了我眼中的精华,以下这些便是:
1、面对各种特色教育模式,作为幼儿教育的真正实践者切记勿盲从。教育观念不断在更新,能否进行正确、有效的选择,对于一名教育工作者来说其实并不容易,因为这个选择既要自己满意,又要家长理解并接受,当然最终还要看孩子能否真正从中收益。所以说老师在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和创设者的身份之外应该还有“教育观念的经营者”这个重要身份。
2、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应具有连续性。例如组织一个关于“车”的半日开放活动,我们可以设计如下的组织形式:参观各种车的模型,回忆以前学过的关于“车”儿歌、歌曲,自己或者亲子共同制作一辆车,涂画一辆自己想象中的车,户外进行开火车的亲子游戏等等。可运用各种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来服务总目的,这样,孩子对于同一个主题的认识才会更深刻,所产生的影响也就更大。
3、玩教具的准备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将资源合理利用和再造的过程。幼儿教师时刻都在进行着变废为宝的工作,一个不起眼的纸杯、一个糖果纸等等都能在我们的手里获得“新生”。节约型社会需要我们这种节约性人才,这是我们很应该为之自豪的一件事情。
4、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首先应该把“教育”理解为“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孩子去观察、发现并尽可能的理解事物,最终为他们的终生发展奠定一个优质基础”。然后面对关于孩子的问题要平和、努力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当老师运用坚持“你可不可以”、“我认为这样可能更好,你认为呢?”这些语气来代替“这样不对”、“你必须这样,那样不对”的话语时,相信孩子会越来越能跟着老师的目标走。因为语气的转换更多的代表了一种尊重,人都是相互的,而这些孩子是能够体会得到的。
5、面对家长要真诚、善意。不一定要每一刻都在微笑,但希望每一刻的表现都能体现自己高水平的专业素养,让家长们放心。如果你做的事情连家长都没有及时考虑到,而且这件事情又是对孩子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那不但家长高兴,你自己也得为自己高兴,因为只有当你真正投入进来了你才能发现这些问题,并想寻找办法及时解决它。这样你就会不断进步。
1、面对各种特色教育模式,作为幼儿教育的真正实践者切记勿盲从。教育观念不断在更新,能否进行正确、有效的选择,对于一名教育工作者来说其实并不容易,因为这个选择既要自己满意,又要家长理解并接受,当然最终还要看孩子能否真正从中收益。所以说老师在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和创设者的身份之外应该还有“教育观念的经营者”这个重要身份。
2、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应具有连续性。例如组织一个关于“车”的半日开放活动,我们可以设计如下的组织形式:参观各种车的模型,回忆以前学过的关于“车”儿歌、歌曲,自己或者亲子共同制作一辆车,涂画一辆自己想象中的车,户外进行开火车的亲子游戏等等。可运用各种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来服务总目的,这样,孩子对于同一个主题的认识才会更深刻,所产生的影响也就更大。
3、玩教具的准备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将资源合理利用和再造的过程。幼儿教师时刻都在进行着变废为宝的工作,一个不起眼的纸杯、一个糖果纸等等都能在我们的手里获得“新生”。节约型社会需要我们这种节约性人才,这是我们很应该为之自豪的一件事情。
4、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首先应该把“教育”理解为“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孩子去观察、发现并尽可能的理解事物,最终为他们的终生发展奠定一个优质基础”。然后面对关于孩子的问题要平和、努力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当老师运用坚持“你可不可以”、“我认为这样可能更好,你认为呢?”这些语气来代替“这样不对”、“你必须这样,那样不对”的话语时,相信孩子会越来越能跟着老师的目标走。因为语气的转换更多的代表了一种尊重,人都是相互的,而这些孩子是能够体会得到的。
5、面对家长要真诚、善意。不一定要每一刻都在微笑,但希望每一刻的表现都能体现自己高水平的专业素养,让家长们放心。如果你做的事情连家长都没有及时考虑到,而且这件事情又是对孩子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那不但家长高兴,你自己也得为自己高兴,因为只有当你真正投入进来了你才能发现这些问题,并想寻找办法及时解决它。这样你就会不断进步。
经验延伸
1、蒙氏语言与游戏化语言结合进行语言引导
孩子年龄小,对于很多东西的认知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就有如某个成年人想了解一项新事物,一切得从最基本的开始,用一些最通俗、初级的语言和最简单的行动导入。所以当我们面对一个只有几岁的孩子时,所采取的引导方式也应该是最基本的和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单就 “语言引导”这一项来说,我认为最佳的教育模式组合方式应该是:蒙氏教育与游戏化语言结合。蒙氏教育过程中强调专注力、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语言的运用上极其简单明了和具有针对性。而游戏化语言是这些简单的语言运用起来更加生动并适合孩子的思维模式。而且,在经过多次的教学实践后,发现这种“混合体”对于越小的孩子越是适合。同时我觉得这种“简单”也可以延续到有关孩子的其他领域。
2、 由“等待”所想到的
游戏活动时我们会给孩子提要求,告诉孩子要学会“等待”。孩子们会很认真的去完成老师所提的要求。但一旦跨出了幼儿园的大门,孩子能否有条件继续等待,那便成了一个未知数。因为“等待”这个词语的存在,在很多时候跟咱中国的国情发生着太多的冲突。
应该很多人都亲身经历或者看到过挤车、抢红灯现象,同样也会有很多人带着孩子或者引导孩子去抢座位、抢红灯。当进行一个关乎自身切身利益的东西存在时,谁都会为之一博的。更夸张的讲,一部分人更是抱着自己得不到,别人也别想过得太舒服的心情来完成很多社会活动。孩子本质是很单纯的,他们往往会坚持自己的第一印象,如果他的第一印象里就是与人挣抢,那在以后的实践中他会自己也可能会要求他人去做的。这种挣抢会发生在与任何人的交往中,当然不排除养育他的家长。挣抢在很多时候并不可怕,因为它可以说在我们很多人生活中都见怪不怪了,可怕的是一旦它被演变成一种不可抑制的暴力时,家长恐怕就会后悔不已了,或许很少人会想到这个“不可抑制的暴力”的萌芽可能会是因为没有一个好的等待习惯而日积月累形成的。
我不反对家长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小皇帝”、“小公主”来养。因为现在的生活条件允许。但在培养“小皇帝”前家长要了解的是:即使是皇帝也并不能为所欲为。皇帝有一个好的物质、精神生活环境,同时也得承担生活在此种环境中所担负的很多不可逃避的责任。应该说要培养一个有责任心的新一代好皇帝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我们如果有条件为孩子们创造精神、物质上的最佳成长环境,同时相信我们也会为了孩子品性上最积极的塑造而努力。有可能的话,让我们从等待做起,不仅仅是自身要做到,还要让孩子了解到等待是一种礼仪、同时还是自己应有的责任与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