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足最佳教练团队应为徐根宝+沈祥福+高洪波

(2009-03-04 14:45:04)
标签:

足球

最佳教练

足坛

沈祥福

中国

体育

分类: 王者说体育—足球

    近些日子,中国足坛最受关注的事件莫过于国足选帅,对于此事,媒体舆论早已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无论从选帅的方式还是选帅的方法,此次海选可谓盛况空前,可见中国足协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对于新一届国足煞费苦心。

    本人曾在以前写过关于国足选帅的文章(对国足选拔主帅和队员的一些看法),初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但时过境迁,此次选帅早已不是上次选帅所能相比,其实质性和权威性都已成为事实。可以说本次选帅的结果将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几年国足发展的走向。我一直以为,中国足球应该在短时间内坚持走洋帅路线,正所谓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其自身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决定了外教不会在某些细节方面产生任何的偏袒和庇护。当然,再说这些已无实际意义,本次选帅方针已定,且选举的候选阶段已经结束,球迷们将在近段时间得知国足新一届领导班子的正式人选。

    对于本次选帅,笔者认为,虽然其形式和规模较为浩大,但其终归改变不了形式主义的本质内涵,四位候选人殷铁生、吴金贵、沈祥福、高洪波无非是中国足协又一次“表演”的产物或牺牲品。在我看来最终的人选终究会为内定,从现实的角度综合分析,沈祥福的当选已是尚未成为事实的事实。结果尚且不加猜测,从实际的选帅方式看,国足的选举方式可谓世界罕见,笔试、面试的综合选法和当今中国最时行的人才选拔考试制度近乎相同,看起来很公平,而是却成为外界的笑柄。我认为,体育类的选拔和常规性的选拔有着很大的不同,作为特殊性的人才,体育教练和常规学习中的学生有着很大的不同,足球主教练我们只需要他在足球执教领域有着极高的造诣,而并不应该强行的对其文化素质,现代化手段的掌握程度提出较高的要求,换句话说,我们选拔的不是高技术型人才或是公务员,而是一位能够真正懂得和热爱足球的足球领域专家。因此,我对国足的选帅方式感到很震惊,其选帅手段可谓很极端、很雷人。历史上中国女足前教练张海涛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畸形选举中产出的怪胎,其文化素质、高科技手段掌握程度和外语水平都已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准,可就是因缺乏足球的实战指挥能力,使其思想认识过于教条化、刻板化,导致其一手酿造了0-8溃败的惨案,历史的教训是深刻的,希望相关领导能够引以为戒,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再看看四位候选人,之所以我称之为内定,就是因为我认为这四位候选人的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根本无法在同一平台相其并论,沈祥福和高洪波优势明显,将成为最后的候选,其他两位无非是为选帅造势的衬托罢了。先看看殷铁生,本人认为他是中国本土“土”帅的最佳代表,虽然具备一定能力和水准,但因其思想落后,认识狭窄,注定难以驾驭国足的复杂和压力;另一位吴金贵,学院派代表,夺得过联赛冠军,但我认为这并不能体现出他本人的多大价值,因为上海申花在其执教期间实力超群尚且不说,幕后高人可可维奇的作用似乎远大于这位实际意义上的主教练,因此其真实能力很难服众。另两位候选沈祥福和高洪波本人十分看好,前者拥有宝贵的经验,为人处事有口皆碑,具有极高的‘群众基础’,虽曾在03年失败过,但我一直以为沈祥福是中国教练中的楷模和佼佼者,应加以重用。后者年轻且成绩出众,具有很强的创新力和改革意识,是中国足坛新锐力量的代表,假以时日必将成为中国足坛难得的帅才。

    综上所述,我对后两位候选人沈祥福和高洪波相当看好,而且我认为,与其让两位中国教练中青代的代表残酷PK,不如取长补短,让两人共谋国足大计。同为北京人,同为前著名国脚,双教练组合不失为一大创新,不妨一试。也许在未来,两人会成就继瑞典双教练后世界足坛的又一段佳话。

    此外,在顾问方面,我认为元老中最佳的人选应为徐根宝,作为中国足坛最富盛名的教练之一,徐根宝桃李满天下,一代球星均出自他的调教之下,可见其识才能力和执教功底非常深厚,而现今的东亚娃娃军也被其调教的有模有样,前景值得期待。因此,我认为既然坚定了走国产教练的路子就应该坚持到底,与其花大价钱请到不入流的洋顾问,不如内部挖掘,老中青三代同堂共划中国足球美好未来。

    总而言之,中国足球需要的是真正了解和热爱他的人们,我认为当下徐根宝+沈祥福+高洪波的组合应为最佳组合,希望所谓的元老权威们不要一味选拔最佳人选,不妨发散一下思维,尝试组合型教练团队,兴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言至于此,广纳建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