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死装”文化
(2011-08-31 12:54:12)
标签:
中国文化死装女性男性酒吧文化 |
分类: 社会评论 |
中国的“死装”文化
余一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学会了“死装”。喝酒的时候,明明能喝一斤白的,却到了四两就假装醉了;出钱的时候,明明存折里有个千儿百万的,却在一个劲地哭穷;恋爱的时候,明明是女方也相中的男方,却仍在口是心非地说“没感觉”。这种现象与其说是谦虚者的出世之道,不如说是“死装”者的骄傲之举。
说“死装”是骄傲,一点也不过分。中国文化一直向读书人灌输中庸、中和之道,强调为人要低调,要谦虚,于是造就了上述的一批人。他们深深懂得为官之道,在领导面前低三下四地“死装”,在下属面前嗷嗷直叫地“死装”,在情人面前脉脉温情地“死装”,甚至在老婆亲人面前都不肯卸装。中国女性自古以来就懂得“伪装”自己,勾引男性。中世纪时期,漂亮的中国女性总是把自己裹得密不透风,勾引男性的“掀起”欲望,如果这是一种借助外物来死装自己的话,那么近代以后直至现今,中国女性可是在用自己赤裸裸的身体吸引着男性的眼球。这种敞开程度与中国人思想解放是同质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男性想要深入地了解女性,首先从请她喝咖啡开始。当两个人面对面地坐在咖啡桌面前,男性是那么地正人君子;女性是那么地窈窕妩媚。浪漫的气氛一定能让双方都能伪装好,就是一名强奸犯面对一位以身体营生的女性也会保持道貌岸然的君子形象,同样女性也表现的是一尘不染的天生尤物。这种死装可以介定为善意的死装,也是理性的死装。其次便是去酒吧品酒。酒吧与酒店不同,酒店里还得死装,酒吧只是面对酒神的过程,那个时候不能你有多少委屈,多少劳累,多少欢乐,都可以自然地展现,慢慢地品酒,男女二性在精神上进行渗透性交流。酒吧就是一种解脱,一种卸装,可以大叫,可以一丝不挂,可以……但酒吧过后一切死灰复燃。最后便是走进酒店的大床房。这种举动不是强求,而是顺其自然;也是不能用道德来框架的,这是一种从精神到肉体再到精神的了解过程。没有肉体的深入接触,这种了解就还欠缺一个层次。正如弗洛依德的本我、自我、超我,少了其中的一项,这个人就是不完美的一样。这些过程与其说是显露男性从一名正派正气的君子走向堕落猥琐的小人,不如说是体验女性从“密不透风”的死装转向赤裸裸的“官人,我要——”的过程。
一位再高贵的女性,经历了这三个阶段后,她在她男性的眼中变得相当普通;一位再有能力的男性,经历了这三个阶段后,他在他女性的眼中变得一文不值。出现这种奇怪现象的原因是男女之间没有了任何伪装、死装,人也就变成了最本原的人,人与人、同性与同性之间就没有了本质区别。
可见,中国的这种“死装”文化还是很有市场的。但怎样适时适可地进行伪装,做到既保护了自己,又不伤害别人,这便是现代男女二性应当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