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是同根生(下)

(2005-12-02 20:18:14)
分类: 小说

(五)

常言道“一招棋错,满盘皆输”,虽然没造成什么巨大损失,但马舟这一次的计算错误却是让陈留进退两难。一连一个月,马舟都是眉头紧锁,茶饭不香,前思后想,也筹划不出一个更好的办法来。这一来二去,加上冬天骤至,一场大病就砸将下来,连着换了好几个大夫也不见效。

马舟妻子婉氏不放心,便每日亲自跑药店去抓药。这一天,婉氏照旧去同寿堂,一进门,迎面扭出一个穿红戴绿的妇人来,抬头一看,认识是旧邻居刘爷的六姨太蓝氏。婉氏与这蓝氏是旧识,两人关系倒也融洽,经常走动,此时在药店见了面,彼此就寒暄了起来。蓝氏问起,婉氏便一脸愁苦,低声对蓝氏诉苦道:“我们家将军也不知道得罪谁了,那天家里也不知道哪来了个算命的,指着将军就说,我们曹太守要造反,还说将军要助他一臂之力。那人前脚刚走,将军后脚就病了,这窝窝囊囊的让人冤枉了,能不病么?”蓝氏听罢也跟着叫了几声不平。这两个女人说者无心,可蓝氏后面跟的一个小厮,却是听者有意。这小厮本是京城大将军司马懿拐弯抹角的一个亲戚,乳名唤做猫儿,听了婉氏这一句话,心下核计:“先甭管曹植要造反是真是假,我要是把这话儿学给司马老爷听,不赏我个一官半职,也能赚它几个银子,我何苦还这劳什子刘府当下人?”寻思过了,当夜便收拾行李,直奔洛阳而去。

转眼过了年关,春天已至。姜维自从回蜀后就开始着手北伐,声势浩大,转眼竟攻到了潼关。每日听战前军报,马舟劝曹植按兵不动,见机行事。可这一天,朝廷忽然降旨,称“潼关即破,姜维军势直逼函古关,洛阳有危;而朝中兵马因长年战争而疲态大显,望陈留太守曹植速发重兵救援”。曹植接旨,便要点将发兵,马舟忙问:“哥哥打算派多少兵马?”曹植道:“既然朝廷说要派重兵,为了不让其生疑,应倾城而出。”马舟急道:“洛阳兵强马壮,前日只因魏主曹睿荒于战事,不肯出兵抵抗,才有今日潼关之险,何来兵显疲态之说?此诏疑点甚多。今若陈留八万大军倾巢而出,万一朝廷得知了风声,趁机来袭陈留,那如何是好?”曹植恍然大悟,问马舟:“那我按兵不动?”马舟摇头道:“那样一旦蜀兵退至潼关外,朝廷必来攻我。哥哥若信我,我愿领三万兵马前去潼关破蜀兵,留五万守陈留。朝廷要援军,不过是为退兵,只要我能将蜀军退却,即便没有重兵压上,谁也怪罪不得。”曹植听闻此言大喜。当下,马舟拜为大将军,遣孟达为先锋,典满压粮在后,许仪、文鸯为副将,留夏侯霸、韩德守城,点三万兵马,发兵潼关。

兵至潼关以东三百里,探马回报说,魏兵只有两万,而姜维帅军八万攻打潼关,潼关朝夕不保。马舟心下焦虑,对许仪道:“只怕朝廷真的是要调虎离山,只待我们大军一发,就要发重兵攻打陈留。我们虽有准备,但也要力求速战速决。”话音未落,先锋队一军士飞马来报,说有蜀军使者到。马舟叫传来问话,一使者手捧一封书信而至,面见马舟拜道:“我大都督有话带给将军,说希望将军到营内一叙。”马舟拆信一看,信是姜维亲笔:

“子全:

与君一别,晃然数月。初你我二人用心良苦,互相探求,然中道而废。公侍曹,我侍蜀,忠心不可陈表,而天可鉴,即终为兄弟,公心不变,某亦然。明日太阳初升,赫然为敌,你我虽情深,终不能免于此战。望战前小聚,你我痛饮而归,勿失我望。

维谨拜。”

许仪见信对马舟道:“大将军休去!谁知道他是不是摆的鸿门宴,当初他装神弄鬼的测字,我们的事,若不是他,谁又能走漏半点风声?”

马舟摇头道:“各为其主而已,我与他有旧,料他一堂堂大将军,也不会用此招来擒我。我且会他一会,军队再走一百里扎营,待我回来安排部署。”

(六)

马舟进帐,便见姜维已在帐内设下了酒席,此次是姜维表明身份后第一次见面,马舟年少,略显有些尴尬。姜维却大笑道:“子全脸红却为何事?”马舟道:“只因伯约第一次请我喝酒,心下激动。”姜维赞道:“子全好胆识,你我现在敌对阵前,却敢只身来我蜀营喝酒,不担心被杀,难道就不怕魏军说你通敌?”马舟故意试探道:“脚正不怕鞋歪,朝廷即使听了什么传闻,也必不会轻易相信。”姜维正举起酒杯放到嘴边,听闻此言又放下:“其实,说曹子建要反,并非我测字所猜,那不过是孔明丞相临终前所料,让我趁魏国内乱时借机北伐。而让我去和你结拜,拉你入蜀,也是他的计策。如今看来,既然曹子建不反,你不降蜀,两条计策都没用了,还不如我现在抓了你,魏军不战自溃?”

马舟听罢一本正经的摇了摇头,说道:“你抓不住我。”姜维一愣,道:“我现在抓不住你?”马舟仍然摇头:“不,我是说,在战场上你抓不住我。”姜维笑道:“陈留兵加上魏兵,你共有五万,而我有八万,几乎以二挡一,擒你岂不容易?”马舟还是摇头:“你必定抓不住我,而我倒有可能擒你。”姜维酒意上来,怒道:“子全口气好大,你我均无名马在身,你又是一介书生,怎敢口出狂言?自两军对垒时起算,三战之内,看我必然擒你!”马舟换做点头道:“好,那我们就打一个赌。三战之内,你若能生擒我,我甘愿降蜀。”姜维喜道:“此话当真?”马舟却又问:“可你若擒不到我呢?那又如何?”姜维受激,道:“以八敌五尚不能擒你,西蜀要我何用?我归降于你便是!”马舟喜道:“大丈夫一言九鼎,可不能言而无信。”姜维道:“这句话我原数奉还。”当下二人击掌为誓。

马舟回到营帐中,将前事一一和许仪等人说了,许仪大急道:“大将军怎的和那厮打这个赌?敌众我寡,万一将军被他所擒,莫非阁下真的欲降蜀?”典满一边叫道:“你休要涨他人气势灭我等威风,就凭一个姜维怎的能擒我大将军?将军放心,我等拼死保护,绝不让那厮得半点便宜!”马舟却笑道:“诸多前事,均是诸葛亮之计,姜维虽多谋,终究有习武者的冲动性情,料其用兵绝不会在我之上。我兵马虽少,他不仅擒不住我,我却有把握生擒于他,这次我定叫他降的心服口服!”未等众人开口,马舟又喜的来回度步,自语道:“子建若真能得此将,大事成矣!”众人均疑虑。

第二日天方大亮,就听得蜀军在关外叫阵。孟达急匆匆进帐报告:“姜维带兵两万,在外面叫阵,全军齐喊,要生擒将军!”马舟等人在帐内细听,果然听外面群军呐喊:“活埋魏兵!活捉马舟!”典满、文鸯等大怒,大叫道:“带兵两万就如此猖狂,分明是瞧不起将军!某愿领兵一战!”马舟不作理会,问孟达:“他领的两万什么兵?”孟达回答:“只看的见有大量骑兵,其余距离太远,不得而知。”典满、文鸯等又要出战,只见马舟却拿起一支军令,命道:“孟达,你带五千骑兵,悄悄出帐,绕山路到敌军后方,见到步兵就进敌军冲杀,待得前方步兵救军一到,就立刻撤退,不得有误!”孟达得令而去,文鸯道:“将军怎知敌人后方一定是步兵?万一是弓兵,我军岂不全军覆没?某愿带五千步兵随后接应!”马舟笑道:“他姜维打算生擒于我,怎可能开出弓兵来胡乱射杀?定是许下重金,让步兵与骑兵见到我就要捉活的。他怕我用弓兵,所以定不敢全部骑兵上阵,后方一定是步兵,阿鸯不必多虑。”转头又交代许仪、典满:“你二人各带五千弓兵,上关射住蜀军阵脚。待他们后方被孟达所袭,必然撤军去救,不过千万记住,休要伤了姜维一分一毫。”二人得令而去。文鸯见人人有仗打,马舟却惟独不任命自己,心下泱泱不乐。

不到一顿饭工夫,典满回军来报:“蜀军果然退军了,看样子敌军后方大乱,姜维回去救急了!”又片刻之后,孟达回报:“不出大将军所料,蜀军后方果然是步兵,我这一场冲杀,杀了它八千多人,要不是前军骑兵杀回,他们步兵营定要全军覆没。”众将均大喜,许仪却问马舟:“将军与姜维有三战之约,今将军没有亲自出战,那这一战作数不作数?”马舟大笑道:“姜维使者就要到了。”话音未落,听帐外有人报说蜀军使者到,呈上一封信笺。马舟拆信一看,上写道:

“吾有幸与将军有三战之约,本望与将军决胜于战场之上,不想阁下贪生怕死,畏头畏尾,不敢亲上战场,与某对阵军前!做如此妇人之诈,前日之赌却有何意?望将军慎思之!”

众将看信皆怒,马舟却不以为意,善待来使,笑对使道:“你回去转告你们都督,今日我本欲出战,但无奈都督派兵太少,某手下又有良将,实在不足以某亲自一战。来日请都督多派兵马,你我二军再对峙军前,那时我必亲自上阵,绝不食言!”来使领言而去。孟达笑赞道:“白天他领两万兵来羞辱于我军,今将军一席话,足足挽回了颜面,叫那厮还狂妄?”文鸯凑过来问道:“将军激他,他明日必派大军来犯,将军可有退敌之计?”马舟道:“已有破敌之计。”众人又半信半疑。

第二日快到中午,蜀军方来溺战,文鸯又叫嚷着要出战。马舟叫过孟达,吩咐如此如此;又叫过许仪,吩咐如此如此;最后叫过典满,吩咐如此如此。嘱咐完毕便叫铠甲伺候,自己就要出战。文鸯急道:“将军怎的就不派我出战?某虽年轻,又没什么名气,却有万夫不挡之勇!将军带我出战!”马舟只是笑,却仍不理会。

却说姜维前日一战,折了一万多兵马,此先不谈,再加马舟没有亲自出战,气的姜维一肚子火却无处发泄。晚上又受马舟一激,气的今日带了六万兵马前来溺战。阵前,姜维对众军士大声道:“有活捉马舟者,赏万金!”重赏之下必出勇士,蜀军将士各个摩拳擦掌,势欲待发。忽然听得一声炮响,魏军营内一彪人马杀出,看势有五千多人。姜维定睛一看,旗上大书“马舟”二字,遂一声令下,蜀军箭在弦上,蜂拥而上。姜维正指挥着骑兵队离魏兵越来越近,忽听身后一声炮响,回头一看,身后几百米处,又杀出一彪人马,看似万余人,旗上竟亦大书“马舟”二字。姜维略一沉吟,对身旁李歆道:“马舟怕被我擒,定有重兵保护,后方人多的是真马舟。”遂谴兵转身回杀。而从魏军营内杀出的却是五千弓兵,此时下住阵脚,千箭齐发,直射的刚才跑的最前面的骑兵纷纷落马。姜维回身直至杀到阵中,发现领兵的是典满,方知中计。正在兀自懊恼,左右两翼同时各杀出万余兵马来,旗上亦各自大写“马舟”二字。手下军士各个争先恐后,生怕被别人擒了马舟去,有的往左跑,有的往右跑,自相践踏,死伤无数,姜维屡禁不止。左右两侧“马舟”兵且战且走,引走了三万多蜀军,只剩不到两万人,被典满和营中所出五千余人夹在中间。姜维左冲右突,方发现方才第一次从营中杀出的五千人,正是马舟亲自率领。姜维懊恼,正在鏖战,忽听营中又一声炮响,复杀出五千魏兵,蜀军胆丧,又被夹在中间,姜维只好下令退兵,冲杀了一阵,退回营中。

马舟四路兵马得胜而回,众人摆席庆功。典满连喝三大碗酒,大笑道:“将军真乃神算!姜维小儿不过如此!”许仪问道:“姜维本来多谋,这次怎得如此狼狈?”马舟笑道:“只因四个字:关心则乱。姜维只因和我打过赌,他生怕赌输而降,所以凡战必急于擒我。这一着急,原本有的计谋也荡然无存,见我的旗帜就要冲杀过来。而手下将士各个争功,生怕被别人抓了我,虽勇而心不齐,这是蜀军致命之处。而姜维正因多谋,必然料我有重兵保护,所以五千人之队,反而是最安全之处。”众人皆拜服,而酒席宴上,惟独缺了文鸯,许仪道:“文鸯目中无帅,应责罚。”马舟笑道:“你们各个有仗可打,委屈了他,让他自己去闹,不必理会。”

众将酒足饭饱,孟达说道:“蜀军今日大败,军心已乱,我们何不趁今晚劫营?”马舟制止道:“蜀军今日新败,姜维不是泛泛之辈,必有准备,不可妄动。”孟达问:“明日将军可有计擒姜维?”马舟道:“已有计。若此计成功,三日内必擒姜维。”复而环顾左右,又低声道:“如果我所料不差,今夜蜀军倒会来劫我们的营。”典满道:“他敢?定叫他们一群乌合之众有来无还!”马舟摇头笑道:“不,今夜只会来一个人,而且,会来取我人头,你们可信?”众人大惊,孟达说道:“将军与姜维虽然各为其主,但以前交厚,他怎能出此下策?”马舟道:“姜维不会,但姜维手下有一将,名叫张苞,他会。”孟达道:“是张飞之子?”马舟称是道:“此人性情与他父亲一样,受激则怒,遇事则急。姜维跟我打赌一事,他必然知道,现在两战已过,他怕姜维输给我,今夜欺我军疏于防范,定来取我人头。各位,你们一会儿如此如此……”

(七)

却说姜维今日一败,受足了教训,对费祎道:“今日一战,才发现小看了马舟,他多谋善诈,不容小窥。当初酒醉,与他打下三战之赌,如今若败,如何是好。”费祎未等答话,忽有人报说,不见了张苞,只留下一信,上书“今夜欲取马舟之头,以解都督之困”。姜维大惊,对费祎道:“马舟如此谨慎多谋,张苞此去必中埋伏!不行,赶快派人去追回来!”兵士领话去了,不过多时,派去的兵士又进得帐来,说道:“路上遇到了魏军的使者,有一信呈给都督。”姜维拆信一看,连连垂胸顿足。

“两军阵前,杀敌且勇,然公竟遣人行刺于本帅,于理何在?今张将军已被我军收押,而某知伯约惜将,不曾加以伤害。前日遇伯约,深爱伯约所使之枪,今欲以一将军换汝之枪,不知肯否?”

费祎急道:“都督不可,都督没了樱枪,用其他兵器不顺手,如何上阵杀敌?”姜维也急道:“如今我痛失一爱将,尚怜一枪?枪重要还是将军重要?文伟不必多言。”遂命人提枪直奔魏营。

马舟得了姜维之枪,心下暗喜,立刻命人放了张苞,传令下去:“明日四更造饭,五更整顿士兵,前去蜀军溺战!”众军士防御战胜了两场,正气势如鸿,听传令下来,各个跃跃欲试,军心大振。

第二日清晨,魏营各将士均做足准备,以待出发。众人脸上均有喜色,只有文鸯垂头丧气,闷闷不乐。马舟忍笑道:“文鸯何事不悦?”文鸯气道:“我空怀一身武艺,却不能上阵杀敌,将军不信我!”马舟大笑,遂起身,拿起案上姜维送来之枪,走到文鸯面前,举枪道:“此枪名曰‘金马槊’,原为赵子龙所用之物,他死后转送于姜维。此枪锋利无比,使用者武力顿增,现在,我把他转送于你,如何?”文鸯惊喜道:“愿为将军万死不辞!”马舟笑道:“不用死,前日我不让你出战,并非不知你英勇,而是不让姜维知你英勇。今日我命你带一万人马,到蜀军营前溺战,只要姜维出战,你立刻上前,佯做目中无人之状,激怒姜维,要他与你单挑。你本有万夫不挡之勇,今有此枪,更如虎填翼,姜维失此枪,未战气先输。故与他单挑,只许胜,不许败,定要生擒姜维!”文鸯几天来受尽委屈,终于要出战,血气方刚,浑身是劲,此时是任谁也拦不住,大喝一声,接枪得令而去。

马舟吩咐已毕,穿盔戴甲,与众将带兵出营,与蜀军对峙而立。马舟骑马立于军中,振臂高呼:“敌人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今却犯我疆土,欺我大魏无人,尔等可怕乎?”众军呼声震天,大叫“不怕”。马舟见文鸯已冲杀于敌前,命人拿过战鼓,亲自为文鸯击鼓助阵,众军气势高昂,亦齐高声呐喊。马舟等人在后方,见文鸯与姜维对垒,文鸯提枪而出,耀武扬威,大骂姜维鼠辈。姜维见自己的枪竟落入一无名小辈手中,又遭羞辱,气从心起,大叫道:“今日绝不让尔等小辈活着回去!”说完纵马提枪,杀将过来。文鸯见状大叫道:“姜维,原来你在这里!今日你我一决雌雄!”姜维大怒道:“求之不得!”说完两马交错,马上二将便撕杀起来。两边战鼓震耳雷鸣,士兵喊声震天,只见马上斗枪,马下斗势,两枪相交,枪招四起,梨花带雨,火星四溅。十合过去,不分胜负。忽见文鸯虚晃一枪,侧身闪避,姜维一个突杀过去,收避不及,文鸯一招疾风斩拦腰而至。姜维大惊,却无法躲避,却见枪至半途,文鸯强行收招,两马错蹬,文鸯顺势一提,姜维被生生擒了过来。魏军见状欢声大震,击鼓大进,蜀军见都督被擒,军心大乱,不战自溃。魏军追出几里地,俘虏蜀兵千余人,大胜而归。

马舟见擒了姜维,心下大喜,在营中等候文鸯来报。须臾,文鸯缚姜维来见,马舟赶紧起身,亲自释开姜维,拜道:“伯约受委屈了。舟今日侥幸得胜,不足为道,实不为求蜀,而只为求伯约。一则伯约将才,我主爱才,二则我与伯约一见如故,承蒙一直坦诚相待,战场之间,实属罕见。今你我二人再次相遇,愿与公结为异姓兄弟,方能得偿我愿!”说完深深再拜。半晌,姜维不答一话。马舟抬头看时,见姜维紧闭双目,不发一语,无论马舟说什么,都不答一话。马舟心下漠然道:“他被我生擒,迫于赌注,无法说不降。但又忠于蜀国,绝不肯降,就这么不发一语,是留杀是放,都只在我,也奈何不了他。”

马舟正在踌躇,外面忽报有陈留加急文书到。送信人浑身有血有泥,狼狈不堪,进帐便“扑通”拜倒,大哭不止。马舟急问:“究竟何事?快说!”来者哭道:“陈留……太守他……韩德将军与夏侯霸将军起兵反了!”马舟大惊,问道:“怎么回事?怎的不等我回兵就反?二人坏我大事!”来者摇头号啕大哭:“洛阳并没有发兵打陈留,而是等大将军一走,便调召杨修与丁仪二将军进朝廷,说有大事商议。结果二将军均借事被诛杀,太守听闻此事,大病不起,三天不治而亡……太守临行前,说……说让大将军继承他的遗愿……”马舟听闻,脸色煞白,倒退几步,险些跌倒在地。众将扶着马舟,刚要说些安慰话,只听来者继续说道:“还有……”马舟缓缓问道:“还有什么?”来者哭声更大,道:“太守去世当天,朝廷来人,司马师等人闯入将军府中,说是捉拿犯人,要诛杀九族,将军老母、妻子、满门家眷,均……均被……”说到这里语声呜咽,再也说不下去。马舟大叫一声,口吐鲜血,两眼一黑,昏死过去。

半晌,马舟方才醒来,众将哭道:“将军保重身体,我们随将军杀入洛阳,报仇血恨!”马舟缓缓说道:“我自恃多谋,还是中了司马小儿之计。洛阳所使调虎离山之计,并不是调我陈留兵马,而是调我马舟离开陈留!!我中计矣!我中计矣!”说罢大声咳嗽。典满等怒发冲冠,正哇哇大叫,指着堂下姜维大骂不止:“你个鸟人!我将军待你不薄,你却如此施妇人之毒!诬我太守欲反,将军一家被戮,得不到将军之力就要除之而后快么?娘的!老子杀了你!”说罢典满提斧上前,就要劈下去。马舟喝住,坐起身来,问姜维道:“姜维,你可有话说?”姜维睁开双眼,眼中凄然,却仍不答话。马舟怒红了眼睛,大叫道:“姜维!你何故如此狠毒,这般害我?”说完眼泪如决堤般倾泻而出,姜维仍不开口。马舟将帅案上笔砚刀剑连同军令一同摔到地上,半晌方咬牙切齿传令道:“斩!”

(八)

马舟半睡半醒,起来时两个时辰已过。马舟略为清醒,忙问手下道:“姜维呢?”手下报说:“回将军,已经斩了。”马舟坐回床上,回想起自己与姜维从相识,到互相赏识,再到欲结为兄弟却无法成行。后来两军对垒,各为其主,斗智斗勇,两军死伤惨重,方有今日之胜。全只为得一良将,得一知己而已。种种恍然就在眼前,今日却阴阳相隔,不禁心下凄然。正在伤感,外面孟达走进帐来,见马舟已醒,低声劝慰道:“将军节哀,今后有用我等之处,我等誓为将军万死不辞,为今最重要的是将军保重身体。”见马舟凄然不语,孟达又说道:“将军,今仲全二人已起兵陈留,与洛阳魏军兵会洛阳近郊,我军只有五万兵马,不可久战,还望大将军早做决断!”马舟缓缓道:“今姜维已死,西蜀已不足惧,自可先安抚刘禅,徐以后图。当务之急是要东结孙吴,齐攻魏国。”孟达听闻此言,叹了口气。马舟问为何叹气,孟达低声道:“将军可去法场一看。”

马舟来到问斩姜维的法场,只见满地血迹,还尚未干,周围几个士兵在低头打扫法场。触景生情,马舟悲从心起,走到铡刀旁,忽看见地上血滴红染之下,竟有一排用血指头迹写成的清晰字迹:

“西抚蜀汉,东联孙吴,借兵伐魏。称霸中国,乞留我主性命。今生无缘结为兄弟,愿君等某一十八年。

维终前再拜。”

马舟见字,心如刀绞,泪如泉涌,片刻后竟抚字痛哭,骂自己道:“我糊涂,若是他告密洛阳,他必待我与魏军正式开战后,再帅军北上,从中取利。今我与他对峙潼关,朝廷才趁机而入,我糊涂……”众人来安慰,马舟传令道:“速速缝合伯约尸体,买棺葬于潼关以西,切记头向西南。”

晚饭后,马舟拎着姜维遗留的酒壶来到姜维坟前,席地而坐。此时夕阳已红,深春未央,树木换落枝叶,一把一把的落于坟头之上。马舟拧开酒壶,忆起姜维第一次说要和自己结拜时的情景,自己喝一口,倒在坟上一口,然后自己再喝一口,再倒坟上一口。酒尽,泪又至,马舟将酒壶背于身后,跪于坟前,向着即将落下的红日而拜:“弟子马舟,受命于危难之中,现愿于坟中姜维姜伯约结为异姓兄弟,以偿伯约生前之愿,偿弟子平生所憾。今不能与伯约同年同月同日生,亦有任在身,不能与其同年同月同日死,愿等伯约一十八年,再与其同生共死!”说完三叩,于地上捡起一粒石子,埋入姜维坟头。

次日五更,马舟整顿人马,激励将士,大军向洛阳开去。

(后记)

青龙二年,马舟联孙吴,于陈留扬旗起兵,不二年杀入洛阳,魏主逃窜。青龙七年,魏亡,司马一家灭门,马舟立为帝,改国号“赵”,改年号“和维”。和维三年,灭蜀,封后主刘禅为成都太守,留于蜀地。和维七年,灭吴。赵国平定大陆。后三年,皇帝降诏:今年以后,凡出生时手中握有一粒石子者,女者进宫,男者封侯。

“……”

世界清净了,我直了直腰。

“妈的,可算统一了。”我扣上电脑,“扑通”一声倒在床上。片刻后又“忽”的坐了起来。

“不行,我不要姜维死!我杀后悔了!读档重来!”我又翻开电脑,打算读档。点了几下鼠标,自言自语道:“如果人生每犯一个错误,就可以读档重来,多好。”

(全文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