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日记 |
(七)
收到那条短信后,我就觉得不对劲。
昨天都谈好了1900,说好了今天去签合同,今天张彪他们都到了才告诉他们:“我一个人做不了主,得跟我老头儿商量商量。”结果他们又被撵回去了。不对吧?做不了主你早干啥了?现在才想起来说,我看就是有人出价比我们高,她不想租给我们了。
越想越放心不下,于是就打了一下那个电话。
一个吐字严重不清楚的老头接的电话,嗓子像夹了口痰,嘴里像含了个杏,听了半天,终于听出来他是在说:
“昨天不是告诉你们不租了么?怎么还打电话?!”
我说不对啊,昨天说好了是租啊,我们今天钱都带来了。
“你们签合同了吗??”
我操!都他妈的快进棺材了还知道合同!首都真是藏龙卧虎。
我还没等想好怎么和一老糟头子解释,旁边一个人突然抢过话筒:
“我告诉你!我们就是不租了!我们就是不租了!你听明白了没?我们就是不租了!我们就……”
我按了。
就是这傻逼老娘们,昨天就操着一竖子京腔,哑脖子粗嗓子跟个老爷们似的跟我们几个装灯,本来都讲好1800,她一来什么都不行了,张牙舞爪的表演西班牙斗牛,就是想赶我们走。后来听说这娘们是房主的小姑子,我一听就来气,经验表明,小姑子和大姑姐通常在一个家庭中都扮演着挑拨离间的角色,而且一般长的都很甲亢。
“操你妈,全家得脑血栓!男的肾衰阳痿前列腺炎女的得性病!傻逼!!”
揣好手机,我边走边低头小声的骂。其实我本可以在电话里就骂,转念又想算了别让那种婊子看不起咱东北人,只好自己跟自己发泄一下。
其实京骂也挺脏的,尤其“傻逼”这词,这几天越用越觉得非常符合这个社会,也就这个环境能酝酿出这么经典贴切的形容词,因为到处都是傻逼。
这是我们看房子过程中第二次被人抄了。钱比亲爹都亲,更别说你什么口头承诺了。你上午还跟房东说好要这房子,下午就被人交了订金,第二天或许又被另外一个开价更高的签了合同。我刚来北京的时候,就听同学说自己都住进去了,愣是被房东撵了出来,说有人多出200块钱,整的我同学走投无路,只好拎了东西屁滚尿流的逃窜出来,结果一晚上无家可归。这世界狗娘养的真多,谁走路都得小心点,不然摔了就是一身狗屎。
走到报厅,跟老板说要一瓶水,多少钱?老板说两块五。我伸手到冰箱里去拿,等盖子打开了,老板说:
“凉的三块。”
呵呵,看见没?生活在小城市的人们哪见过这个?现在终于懂了什么叫出尔反尔了吧,知道什么叫世道险恶了吧?在这个城市里,每天都带给你新鲜感,让你始终高度保持着被涮的感觉。
(八)
培训开始了,在下午四点。王林怎么也不会想到,在座的几十人里,有一个曾经在两年前听过他的课,并且还保留着清晰的笔记。我把当初那本翻过来调过去的看,上面又是图又是曲线又是重点符号,明晃晃映出一张崇拜王林的脸。
王林至少拿了3种颜色的笔,在黑板上一会换一枝的画。比如,“当日新闻量”这个函数用红色,“星期几”就用蓝色,最后用黑色画线,来回换笔忙的不亦乐乎。其实王林相对于很多办报人来说真的很专业,他毫不吝惜的教给我们如何办报,如何经营,如何定位,只是两年前这些东西我就已经听过,于是这堂课前半节显得索然无味。
然而两年前,我只是个刚毕业的学生,就和这里坐着的大部分人一样,仰着脖子看着王林,把笔记当成教科书。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更多的是联想,把他的话套用到这两年来的劳动中,最终还是得出了一些收获。
尤其是那句话:
“政治家办报?我操,随便哪来一个政府部门的领导就能当总编,随便哪来一个省政府的干部就能当社长!在他们眼里报社就和当年他们地盘上的宣传部一样,随便就能撤走一个中层主编,随便就能解散一个部门,随便就能开除一个记者!为什么?对他们来讲忠诚比专业更重要!现在中国的报纸最操蛋就操蛋在没有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随便一个开车的司机都他妈的能当记者,记者在中国没有技术成分可言了?没有专业的报人了?将来专业报人办报才是趋势,不是什么傻,冒都能来办报的!”
下面一阵大笑。他想说傻逼,可能刚到嘴边又觉得这是课堂,不雅,又活生生咽了回去,换了个“冒”,结果“逼”字还是出来1/3。恰倒好处,既体现了他愤怒的心情,大伙又心照不喧。
王林的话充分揭示了我离开沈阳晚报的原因,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可是,之后又有一个比喻,几乎让我大彻大悟。
“报纸要工业化,所以报社是工厂,我是厂长,你们是工人。对于现在的你们来讲,流水线似的技术作业比深刻的思想更有用,你们应该做的是像工人一样熟练你们的采访和写作技术,而不是像个文人一样动不动就激情一下,思想一下,浪漫一下。”
对,这样的报纸才是成熟的工业化产物,越来越像西方迈进了。可我,居然就是一个流水线作业上的工人,永远都在重复一个单调的动作。
不用发展了,以前的我们便是这样,现在的我们是这样,以后的我们还是会这样。报纸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而我曾经理想中的自由最大化,其实不过是一些所谓文人的游戏。
(九)
从小就是个半文半白的胚子,一直过着半文半白的日子,所以直到现在,还喜欢看网络小说,看历史读物,看天涯这种论坛。
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大妞在天涯上给我回复了短消息,坏消息是她已经到了上海,在那里过起了流动人口的生活。
于是所有喝酒骂人调侃和向她请教的幻想终于化为泡影,回短信还祝福她:“GOOD LUCK!”
我就像一个酒楼里专给客人唱曲儿的戏子,看着台上名角的演出长大,上不去台却又舍不得不去围观。每当想在酒楼里想学人家唱出个花样时,师傅就抽一鞭子,告诉我,你只要会唱这几段就行了,其他的不用学,因为客人就爱听这几段。
于是这辈子,我都离不开这曲调,跳不出这酒楼。
收到那条短信后,我就觉得不对劲。
昨天都谈好了1900,说好了今天去签合同,今天张彪他们都到了才告诉他们:“我一个人做不了主,得跟我老头儿商量商量。”结果他们又被撵回去了。不对吧?做不了主你早干啥了?现在才想起来说,我看就是有人出价比我们高,她不想租给我们了。
越想越放心不下,于是就打了一下那个电话。
一个吐字严重不清楚的老头接的电话,嗓子像夹了口痰,嘴里像含了个杏,听了半天,终于听出来他是在说:
“昨天不是告诉你们不租了么?怎么还打电话?!”
我说不对啊,昨天说好了是租啊,我们今天钱都带来了。
“你们签合同了吗??”
我操!都他妈的快进棺材了还知道合同!首都真是藏龙卧虎。
我还没等想好怎么和一老糟头子解释,旁边一个人突然抢过话筒:
“我告诉你!我们就是不租了!我们就是不租了!你听明白了没?我们就是不租了!我们就……”
我按了。
就是这傻逼老娘们,昨天就操着一竖子京腔,哑脖子粗嗓子跟个老爷们似的跟我们几个装灯,本来都讲好1800,她一来什么都不行了,张牙舞爪的表演西班牙斗牛,就是想赶我们走。后来听说这娘们是房主的小姑子,我一听就来气,经验表明,小姑子和大姑姐通常在一个家庭中都扮演着挑拨离间的角色,而且一般长的都很甲亢。
“操你妈,全家得脑血栓!男的肾衰阳痿前列腺炎女的得性病!傻逼!!”
揣好手机,我边走边低头小声的骂。其实我本可以在电话里就骂,转念又想算了别让那种婊子看不起咱东北人,只好自己跟自己发泄一下。
其实京骂也挺脏的,尤其“傻逼”这词,这几天越用越觉得非常符合这个社会,也就这个环境能酝酿出这么经典贴切的形容词,因为到处都是傻逼。
这是我们看房子过程中第二次被人抄了。钱比亲爹都亲,更别说你什么口头承诺了。你上午还跟房东说好要这房子,下午就被人交了订金,第二天或许又被另外一个开价更高的签了合同。我刚来北京的时候,就听同学说自己都住进去了,愣是被房东撵了出来,说有人多出200块钱,整的我同学走投无路,只好拎了东西屁滚尿流的逃窜出来,结果一晚上无家可归。这世界狗娘养的真多,谁走路都得小心点,不然摔了就是一身狗屎。
走到报厅,跟老板说要一瓶水,多少钱?老板说两块五。我伸手到冰箱里去拿,等盖子打开了,老板说:
“凉的三块。”
呵呵,看见没?生活在小城市的人们哪见过这个?现在终于懂了什么叫出尔反尔了吧,知道什么叫世道险恶了吧?在这个城市里,每天都带给你新鲜感,让你始终高度保持着被涮的感觉。
(八)
培训开始了,在下午四点。王林怎么也不会想到,在座的几十人里,有一个曾经在两年前听过他的课,并且还保留着清晰的笔记。我把当初那本翻过来调过去的看,上面又是图又是曲线又是重点符号,明晃晃映出一张崇拜王林的脸。
王林至少拿了3种颜色的笔,在黑板上一会换一枝的画。比如,“当日新闻量”这个函数用红色,“星期几”就用蓝色,最后用黑色画线,来回换笔忙的不亦乐乎。其实王林相对于很多办报人来说真的很专业,他毫不吝惜的教给我们如何办报,如何经营,如何定位,只是两年前这些东西我就已经听过,于是这堂课前半节显得索然无味。
然而两年前,我只是个刚毕业的学生,就和这里坐着的大部分人一样,仰着脖子看着王林,把笔记当成教科书。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更多的是联想,把他的话套用到这两年来的劳动中,最终还是得出了一些收获。
尤其是那句话:
“政治家办报?我操,随便哪来一个政府部门的领导就能当总编,随便哪来一个省政府的干部就能当社长!在他们眼里报社就和当年他们地盘上的宣传部一样,随便就能撤走一个中层主编,随便就能解散一个部门,随便就能开除一个记者!为什么?对他们来讲忠诚比专业更重要!现在中国的报纸最操蛋就操蛋在没有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随便一个开车的司机都他妈的能当记者,记者在中国没有技术成分可言了?没有专业的报人了?将来专业报人办报才是趋势,不是什么傻,冒都能来办报的!”
下面一阵大笑。他想说傻逼,可能刚到嘴边又觉得这是课堂,不雅,又活生生咽了回去,换了个“冒”,结果“逼”字还是出来1/3。恰倒好处,既体现了他愤怒的心情,大伙又心照不喧。
王林的话充分揭示了我离开沈阳晚报的原因,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可是,之后又有一个比喻,几乎让我大彻大悟。
“报纸要工业化,所以报社是工厂,我是厂长,你们是工人。对于现在的你们来讲,流水线似的技术作业比深刻的思想更有用,你们应该做的是像工人一样熟练你们的采访和写作技术,而不是像个文人一样动不动就激情一下,思想一下,浪漫一下。”
对,这样的报纸才是成熟的工业化产物,越来越像西方迈进了。可我,居然就是一个流水线作业上的工人,永远都在重复一个单调的动作。
不用发展了,以前的我们便是这样,现在的我们是这样,以后的我们还是会这样。报纸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而我曾经理想中的自由最大化,其实不过是一些所谓文人的游戏。
(九)
从小就是个半文半白的胚子,一直过着半文半白的日子,所以直到现在,还喜欢看网络小说,看历史读物,看天涯这种论坛。
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大妞在天涯上给我回复了短消息,坏消息是她已经到了上海,在那里过起了流动人口的生活。
于是所有喝酒骂人调侃和向她请教的幻想终于化为泡影,回短信还祝福她:“GOOD LUCK!”
我就像一个酒楼里专给客人唱曲儿的戏子,看着台上名角的演出长大,上不去台却又舍不得不去围观。每当想在酒楼里想学人家唱出个花样时,师傅就抽一鞭子,告诉我,你只要会唱这几段就行了,其他的不用学,因为客人就爱听这几段。
于是这辈子,我都离不开这曲调,跳不出这酒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