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唐才女怎“对镜写真”劝回糟糠之夫
文/梦光情雨
唐代濠梁人南楚材,青年时穷愁潦倒,只好外出谋生,寄寓陈颍。几年后,因其文才过人,办事有方,且又仪容清秀,风态潇洒,颇得当地太守赏识,升了小官,不由得意忘形起来。
而且更得意的是太守要把女儿嫁给南楚材,南楚材心想一旦做了乘龙快婿,攀附权势,便可飞黄腾达了,于是,欣然答应了这门亲事。但令其着恼的是:家里早有结发夫妻。
怎么办?南楚材搞起阴谋诡计来了。南楚材为仕途欲允婚,不顾夫妻情义,一边派人回家取来诗书琴剑之类的东西,以示不再回去,一边放烟雾弹说,要到青城山去求道,到衡山去访僧,所谓“不亲名宦,唯务玄虚”,仿佛真的超尘物外,清高绝俗似的。
南楚材的妻子薛媛“善书画,妙属文”是个妙于诗画的才女,薛媛想到丈夫要背异糟糠之情的忘恩负义之举,以及自己为他吃尽苦楚的一片真诚,十分伤感,但薛媛还是尽了最后的心意,以唤南楚材回首往事,体念旧情。
薛媛对着铜镜,绘了一幅自画像,并在画上以娟细的小楷题了一首《写真寄夫》诗:
欲下丹青笔,先拈宝镜寒。
已惊颜索寞,渐觉鬓凋残。
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
恐君浑忘却,时展画图看。
薛媛诗中说:在挥动画笔之前,先揽镜自照,如同面对一泓秋水的清寒。已经惊叹容颜的萧索、落寞,逐渐感到鬓发像落叶一样凋残。描绘满眼的泪水是容易的,写出百结的愁肠却很艰难。恐怕您把往事都忘了,请能时时把这画像展开看一看。
薛媛表达了对远离久别丈夫的真挚感情,隐约透露了她忧虑丈夫“别依丝萝”的苦衷,辞恳意切地叮嘱丈夫:想你大概把我完会忘光了吧,送上这张画让你时时看看我,既疑虑又体谅丈夫的感情,委婉曲折地吐露出来,可谓用心良苦,也从侧面透露出封建时代妇女的不幸和痛苦。
南楚材看到妻子的诗与画像之后,沉浸在记忆中,那些患难相依的情景以及妻子对自己的体慰照料……尽然历历在目,依稀就在昨天。
南楚材终于良心发现,幡然悔悟回到家园夫妻团聚,以偕百年。
当时乡人有俗谚咏此事:“若不逞丹青,空房应独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