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如何描绘贞淑女变为痴情狂的
文/梦光情雨
《清尊录》作者系宋代廉布,字宣仲,宋哲宗时举进士,后官至武学博士,他喜爱山水书画,成就颇高。《清尊录》是部以记载北宋汴梁杂事为主的书籍,书中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北宋社会生活的一些画面。廉布是宋代小说史上代表作家之一,擅长创作笔记小说,艺术上继承唐人小说的余韵,对后世小说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其中《狄氏》篇影响尤大。《狄氏》文笔与唐人传奇极其相似,而且小说的情节与内容方面看,其与柳宗元《河间传》不乏诸多关系。
柳宗元《河间传》是关于一个素有“贤操”的女子,一变而为骇人听闻的荡妇,最后成为色情狂而死的故事。廉布《狄氏》的情节与此类似,贵妇人狄氏“明艳绝世”又“资性贞淑”,名动京师,不料因尼姑与一浪子设计引诱,遂与一浪子私通,相见恨晚,自叹“非今日,几虚作一世人”,从此变得寡廉鲜耻,最后竟为思念那浪子而病死。当然狄氏形象较河间而言斯文许多,狄氏“终不能忘生,夫出,辄召与通。逾年,夫觉,闲之严。狄氏以念生病死”,因这等痴情而死不免叫人产生些许同情。

有一位姓狄的女子,家中十分豪华富贵,她长得天姿国色,美貌芳姿惊动京城内外。她婚嫁到一户富贵人家,可谓门当户对。
有一年元宵佳节,城内红男绿女纷纷到西池春游,马嘶车动,人声沸腾,热闹非凡,自王侯门第,及诸多富贵人家都驱动车马郊游。一路上,歌女舞姬佩带珠玉,一身珠光宝气,游人争相观赏赞不绝口,而那些歌女舞姬也自以为色貌倾国倾城十分得意。到了狄氏车辆赶来,大家一看,狄氏亭亭玉立,如荷花出水美妙绝伦,那些平时常自吹貌美的妒女悍妇此时相形见绌,羞愧得无地自容。她们之间有时发生口角,动不动就说:“你难道长得比狄夫人还美吗?你还敢欺侮我!”狄氏的名声就轰动到这种地步。然而,狄氏秉性贞洁贤慧,眼看一群群红男绿女饮宴欢游毫不动心,以淡泊清静自许。
有一位姓滕的书生,他春游时见到狄氏,一时被狄氏的美容芳姿吸住了,几乎魂飞魄散,回室家中,郁悒寡欢,不思饮食。
不久,滕生终于按捺不住寂寞,悄悄私寻平时与狄氏来往亲密的人。有人告诉他:“尼姑慧澄与她常在一起。”于是,滕生前往拜访尼姑慧澄,同时,赠送给她丰厚的礼物。滕生经常去拜访,慧澄摸不清来意,最后问他有什么事可以帮忙。
滕生说:“要完全达到目的,也许不可能,我只希望能有万分之一的可能,要不然,我就很难活下去了。”慧澄说:“你不妨说来。”于是,滕生就把自己与狄氏邂逅相遇,苦苦相思之事告知慧澄。
尼姑慧澄笑道:“这件事太难了,你千万不要乱动这门邪心!”接着,慧澄又百般劝说滕生放弃这种歪心思。滕生仍苦苦相求,突然,他问说:“狄氏有什么爱好吗?”尼姑慧澄说:“也没有什么爱好,只是十来天前,她嘱托我寻求珠玑颇为着急。”滕生一听拍手叫好,说:“这就好办了。”滕生立即骑马回府,取出两小袋大珠,拿给慧澄看,并说:“这些大珠价值两万贯,我愿意只收一万贯出售给她。”
尼姑慧澄说:“她的丈夫才去北方办理公差,怎么能急急忙忙做成这桩买卖,使你如愿以偿呢!”滕生心急火燎地说:“四五千贯也可以,要不,一千贯,几百贯都可以。”又说:“只要她原意与我接触,不愿出一个钱也可以。”慧澄难以拒绝滕生的纠缠,就拿着珠子去拜见狄氏。狄氏一见色泽鲜明的大珠非常喜欢,拿在手掌中摩玩不止,并问这些珠子值多少钱,慧澄以值一万贯的价格告诉她。
狄氏惊叹地说:“这大约只有一半的价钱的样子,可是我仍然难以置办,那怎么办呢?”慧澄避开侍婢,小声地说:“不须要花钱,是一位官员想向你祝寿呢!”
狄氏问道:“有什么事?”慧澄答道:“洗雪失官的耻辱,夫人的弟兄及夫族,都可以为他办这件事。”狄氏说:“把珠子拿回去,让我仔细考虑一番。”
尼姑慧澄说:“他的事情急,要是他把珠子给了别人,那又怎么能再得到这些珠子呢?依我看,暂且把这些珠子留下,我去探明情况,明日再来报知,狄氏点头同意。
尼姑慧澄辞别狄氏之后,把狄氏的心思一一告知滕生,滕生很高洋,又一次重赏慧澄。
第二天,尼姑慧澄又前往狄氏住处,狄氏对她说:“我替他办理,这件事很容易办到。”慧澄说:“这件事其中必定有难以启口之处,他把价值二万贯的贵重物品托付给我,可是客主双方还不相识,怎么能使他相信呢?”
狄氏为难地说:“那怎么办呢?”慧澄说:“夫人可以在我院中设斋,让他前来,似乎是与你邂逅相遇的样子,可以吗?”狄氏一听,红着脸,直摇手说:“不行”。
尼姑慧澄略带怒气地说:“没有别的缘故,只是想说明失官的事,使外人没有什么可疑的!如果真的不妥当,我也不敢勉强你。”狄氏沉思片刻,慢慢地说道:“往后二日,是我亡兄的忌日,他可以前往。不过,只能站在那里说几句就赶快让他离开。”慧澄说:“可以照办。”
尼姑慧澄回去刚进门,见滕生早已在屋内等侯。滕生急不可耐问她,她把事情的本末全部告诉他。滕生高兴得抓耳挠腮,心中暗自庆幸得计。
到了斋期,尼姑慧澄把斋具摆设就绪,然后,悄悄地把滕生藏匿在密室之中,摆好美酒佳肴等待。
黄昏时分,狄氏浓妆粉饰来了,狄氏抛开众多的随从,只单独携带一名小待儿。狄氏见了慧澄,说:“那位官人来了吗?”
尼姑慧澄答道:“还没有来到。”狄氏祭祝完毕,慧澄派一名童子陪同小侍儿,她把狄氏引到那间密室。慧澄掀开门帘,狄氏见到滕生及室内早已摆好的酒席,顿时大惊,正想回避,滕生早已站起迎候,彬彬有礼,狄氏答拜。慧澄说:“郎君想奉献一杯酒为夫人祝寿,希望你不要推辞。”
滕生本来就长得俊秀,此时笑脸相迎尤显妩媚,狄氏一见颇为动心,斜视顾盼,笑着说:“有事尽管说来。”慧澄挽住夫人使她坐下,然后悄悄溜出房间。滕生端起酒杯,向狄氏敬酒,狄氏觉得盛情难却就接过酒杯喝干酒。同时,狄氏又斟满酒向滕生进酒作为答谢。
滕生坐下,一手搂住狄氏,情意绵绵地说:“我日夜想念你,几乎为想你而死,没有想到今天能得到你。”说完就双手抱起狄氏,把她放在床上百般与她亲热,狄氏春心欢动,如鱼得水,恨相见之晚。
到了天黑时分,狄氏才起床,依依不舍地与滕生辞别,狄氏十分不情愿离去,一次一次地回头看着滕生,握住他的手说:“不是今日与你鱼水相会,我几乎白白作一个女人。今后,我每天夜里都与你相会。”
从此以后,狄氏每天晚上都悄悄地打开后院小门,引滕生入内,没有一个晚上间断过。狄氏对滕生极力奉陪,百依百顺,生怕滕生不尽兴。
几个月之后,狄氏的丈夫外出回到家中。滕生原来就是一名小人,他暗中盘算自己已经得到狄氏一颗真诚的心,想长期暗中与她来往,可是又舍不得原先送给她的贵重的珠子。
有一次,滕生看准狄氏的丈夫正在会客时,派一名仆人闯进他家中,当着客人的面告诉狄氏丈夫:“一位官员曾经把价值两万贯的珠子卖给贵府,可是一直到现在还没有付钱。如果还是还,就要去打官司了。”狄氏丈夫一听大吃一惊,忙入内询问夫人。狄氏吞吞吐吐地说:“有这么一回事。”狄氏丈夫督促家人迅速送还珠子。
滕生拿回珠子,又派尼姑慧澄转告狄氏:“我哪里能有这么多珠宝呢?这是从亲戚那里借来的,用以挑动你的心!”
狄氏虽然对滕生的这种无耻行为十分愤怒,但是,她始终不能忘却与滕生夜夜亲昵欢爱的情景。狄氏趁丈夫偶然外出时,就立即把滕生引来,继续与他私通。
过了一年。狄氏丈夫发觉自己的妻子与外人私通,非常生气,严禁狄氏与外客见面。狄氏被关在家中,日夜思念滕生,忧郁寡欢,最终因害相思病,悲惨地死去。
http://pic.zcom.com/u/attachment/201112/1/1132585_1322732398qxYg.gif
欢迎更多的知音批评,(所有博文均属作者本人原创作品,未经允许请勿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