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聊斋》薄幸郎遭冤魂索命的离奇事(图)

(2013-06-03 09:50:24)
标签:

《聊斋》薄幸郎

遭冤魂索命的离奇事

原创古代故事集

文化

分类: 七色人生(原创)(生活、娱乐、

                                《聊斋》薄幸郎遭冤魂索命的离奇事(图)

     《聊斋》薄幸郎遭冤魂索命的离奇事


 

                       文/梦光情雨  

                

     《聊斋志异》卷中《顾宓》描写一段曲折离奇,负盟约弃旧图新,冤魂千里索命的故事。

     有一位姓莫的公子名叫熔生,是浙江西部人,他长得眉清目秀,颇有丰采,又特别喜爱打扮,每日顾镜自怜,自夸将来是乘坐华美轩车的贵人。莫公子自幼失去父母,跟着叔叔过日子。他的叔叔是朝廷的太史。莫公子长到17岁时,虽也提过几回亲,但总是不太合意,所以一直也没有定亲。太史住在京城,莫公子住在老家,和太史夫人一起。由于平日管教不严,莫公子渐渐学会了勾引仆人的妻子,只是瞒着太史夫人的耳目。浙江一带的大户人家,大多雇穷人家的妇女代做针线活,而一些淫荡的妇女常常和男主人私通。太史夫人向来知道府西邻有位姓顾的妻子叶氏,十分贤惠而又通情达理,便请佃户名叫郎当的人前去说合,雇请来家做活。

    叶氏被太史家里雇佣后,便带着一位小女儿同来。这女孩名叫宓珠,年纪刚过15岁,虽然穿的是粗衣布裙,但却长得亭亭玉立,袅娜可爱。宓珠做得一手好钱线活,常常拿着针线帮母亲做活。莫公子一见宓珠,便双目炯炯,凝视了许久,显露出一见钟情的神态,但宓珠总是躲着他,因此两人也没有见面交谈的机会。有一回,叶氏偶尔得了病,莫公子就替她付钱取药,态度十分人殷勤。叶氏病稍轻了以后,就让女儿出来代为拜谢,莫公子用手扶着她起来,这才首次得到交谈的机会。此后,莫公子几次想挑逗宓珠,却总找不到机会。

    有一天,叶氏陪同太史夫人去花园里观赏牡丹,莫公子就在袖子里藏着荔枝,兴冲冲地来到宓珠的住处。宓珠这时正好一个人在屋里,她拿剪刀和尺子裁衣做活,一见莫公子一人跑来,立即起身准备到外面去,莫公子赶紧上前拦住了宓珠。宓珠问:“公子想要干什么?”莫公子见问,面红耳赤,心中扑通扑通地乱跳,半天答不出一句话来。过了许久,莫公子才从袖子里掏出荔枝,战战兢兢地送上前去。宓珠连正眼也不看一下。莫公子着急了,他下了狠心,装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说:“我为想念你已经骨瘦如柴,神魂颠倒了。”说完,就上前去拉宓珠的袖子,宓珠生气地说:“你要敢胡来,我就喊人了。”莫公子害怕了,只好跑开。临走的时候,莫公子回头对宓珠说:“真狠心啊,你这个人!”

    过了些日子,莫公子又找个机会来会宓珠,还是想和宓珠私自约会。但宓珠一见莫公子,依然像上次一样,坚拒不从。宓珠见莫公子老是前来纠缠,便把手中的剪刀一扔,站起身来正色地说道:“我虽出身于寒微之家,并不是随便可以听人摆弄的,公子应当自重自爱!”莫公子流着泪说:“我也不敢指望做那些越礼的事情,不过是想找个机会和你交谈交谈,请你回我一句话就行了,如蒙许诺,和你订下终身盟约,否则我因你而死,恐怕也不会让你独生于世上。”

    宓珠想了许久,问道:“公子如此深情,我已铭刻在心,只不知公子是打算娶我为妻室呢?还是当偏房的婢妾呢?”莫公子说:“自然是正式聘为妻室,如果娶你来当小妾的话,不怕折了我的寿命吗?”宓珠也就相信了,对莫公子说:“鸡鸭能与凤凰为伴,这也是家里老人们所愿意看到的,你只要找到一位好媒人,事情一定能够办成。”莫公子说:“可是,我非先和你一起盟誓才行。”两人正说着话,太史夫人突然走进屋来,她看见莫公子和宓珠交谈着,觉得两人都是小孩子,从小在一起,也没有其它想法,所以也没有怀疑有什么事情。

    一夜,宓珠坐在院子里,望着天空中高悬的明月想心事。莫公子突然走过来,他见夜静无人,便胁迫宓珠来到自己的卧室,两人对着日月发誓,终老百年。盟誓完毕之后,莫公子把宓珠扶起来坐在床上,就想和她交欢。宓珠生气地责备莫公子说:“先已淫乱而后出嫁,他日洞房花烛的时候,郎君能相信我的贞洁吗?”

    莫公子听了,更加敬爱宓珠的人品。莫公子准备和宓珠交换身上的玉佩,宓珠说:“我身上的一切,都已属公子所有了,何必太看重其它的物品呢?”说话间,风吹动窗前的花枝,犹如人影移动,两人心里害怕被旁人发现,宓珠急忙起身离开了。

    不久,叶氏在太史家的事情做完了,准备告辞回家。临行时,宓珠私下里嘱咐莫公子说:“前些时候的月下之盟,能信得过吗?”莫公子说:“对青天日月发下的盟誓,哪里能当成儿戏?”

    宓珠流泪说:“公子家门户很高,恐怕不是我们贫寒人家能相称的,我也不敢指望到时候就一定当正房夫人,如果能和你生活在一起,就是地位稍低一些,我也是心甘情愿的。如果你违背了当日的誓言,我也就只有死路一条了。”莫公子拿出手帕,替宓珠擦去泪水,态度诚恳地说:“你所想的也正是我日夜筹划的事情,我很快就婉转地将这件事告诉夫人,请她作成这件好事。夫人为人慈祥,这也是你所知道的。如果中间发生变故,我也准备以死来回报你的真情。”

    宓珠听后,十分高兴地说:“郎君真是有情人,过去有一位瞎子,推算我的命说:‘以后能当夫人’,现在看来,果真是这样。”宓珠再三叮咛嘱咐之后,两人才依依不舍地告别。

                              《聊斋》薄幸郎遭冤魂索命的离奇事(图)

    可是,宓珠走后,莫公子却始终不敢把这件事情告诉太史夫人。这时,太史已经调任成都的太守,他派人来接家属赴任,莫公子也一起走了。到成都后,莫太史一见侄儿,仅几年不见,已长得一表人才,心里很是喜欢。莫太史爱扶地摸着莫公子说:“阿侄要好好努力攻读经史,以求长进,我已替你聘了吴侍御的女儿名叫晨香的给你当妻子,他们家里也是不要白衣女婿的。”莫公子听后,表面上装出十分感谢的样子,可心里却始终怀念宓珠。后来莫公子转了念头,想道:“真是危险极了,好在当日并没有和她发生淫乱,否则就使她失去清白之身了。”

    后来,莫太史替莫公子娶了亲。成亲之后,莫公子见晨香确实长得出类拔萃,又善于吟诗作词,陪嫁的女婢也一个个长得容貌妖冶艳丽,有的还胜过宓珠一筹,心中大喜过望。莫公子嘲笑自己说:“昔日里真是太缺少见识,见到宓珠就像见天仙似地,少见多怪,幸好当时没有和她交换玉佩作为信物。”

    太史家新雇了一位做针线活的女佣人姓刘,她的活做得不亚于叶氏,只是常常在白天关起门来睡大觉,太史夫人以为她身体有病,也不以为怪。晨香命女婢名叫小鸾的拜刘老太为师,学做针线。

    刘老太笑着对莫公子说:“以后小鸾可以给你当偏房。”太史夫人也笑着说:“小鸾长得模样很像顾家的宓珠,只是不如她那么机灵聪明罢了。”

   

    这时,宓珠住在乡间,年纪也渐到了结婚的时候,密珠夜里看着灯花的模样占卜,早晨听喜鹊的叫声算命,只盼着莫公子提亲的消息。谁知莫公子一去便如石沉大海,音信全无。宓珠经常在夜间流着眼泪,把枕头都浸湿了。宓珠的父亲顾某见女儿年纪已大,就准备替她议婚,许给东村的一家大户人家。宓珠知道以后,心里焦急万分,无可奈何,宓珠只得私下里把自己和莫公子的事情告诉了阿姨。阿姨怀疑她是不是已和莫公子发生了不正当的关系,可是宓珠流着泪分辩说并未发生这种事情。阿姨检查以后,见宓珠仍是一位处女,便到她的家里询问宓珠的母亲。叶氏并不知道这件事,转告她父亲顾某后,顾某听说她私自许婚大为恼怒,仍坚持要和东村的大户联婚。

    宓珠哭着说:“当日和莫公子所发下的盟誓,声音还留在耳朵里,如今违背了是不吉祥的。请父亲派人去询问一下,如果没有这件事,我也情愿嫁给种田人当个村妇。”宓珠的阿姨见她讲得如此坚决,也就怂恿她的父母说:“这件事如果是真的,也是你家门的光彩,有什么关系呢?我听说他家的佃户郎当正有事要去四川,我请他代为传话。”

    郎当到成都以后,在太史家里见上下的人都称赞莫公子娶来的新娘子长得又漂亮为人又贤惠,不觉十分惊讶,郎当也不敢提起宓珠的这件事了,匆匆忙忙回来把情况告诉了顾某。

    宓珠的父亲听后,讥讽地对女儿说:“我说得怎么样?你也不对着镜子照照自己的脸,蓬头垢面的样子,还想嫁给做官的人当夫人!”宓珠听后,默默无言。东村大户于是便送来聘礼,也颇为丰厚。

    当天夜里,宓珠还和她母亲絮絮叨叨地讲了许多话,可是第二天早晨起来,却房门紧闭。顾某破门而入时,只见女儿已悬梁自尽了。大户人家听说宓珠已死,便上门来催讨聘礼,一副急不可待的样子。顾某越加恼怒,就责骂叶氏说:“你这个不贤的妇人,才生下这样一位不肖的女儿,我非用刀斧砍断你的脖子不可。”

    叶氏原来就十分心痛女儿的不幸,如今又受了丈夫的羞辱,心如刀绞。叶氏痛哭到深夜,也拿起绳子在树上吊死了。顾某见妻死女亡,都是因莫公子引起的,便准备到官府里告状。邻居劝他说:“还是忍了这口气吧!你和他家地位高下悬殊,况且又无凭证,有什么办法?”顾某只得听从劝告,草草埋葬了妻子和女儿。

 

    浙江和四川两地相距数千里,莫公子并知道发生的这些事情。有一天,莫公子正在屋里和小鸾逗着玩,刘老太看着他们逗乐,吃吃地笑个不停。莫公子说:“老太莫非发了疯病不成?”

    刘老太说:“并不是我发了疯颠病,而是觉得公子真是一位狠心的人!”莫公子一听,大为吃惊,莫公子让小鸾离开,然后问刘老太刚才所说的话里是什么意思。刘老太问:“公子过去是不是戏弄过一位未成年的姑娘?”

    莫公子说:“我的妻子就像天上的仙女下凡,我怎么能不知足,贪得无厌呢?”刘老太说:“那么,你原来居住在乡里的时候呢?”莫公子说:“也没有!”刘老太说:“顾宓珠是什么人?”莫公子一听,大惊失色,仓促之间竟说不出一句话来。

    刘老太便说:“真是罪孽啊!宓珠因为公子背弃盟誓,母女两人都死于非命。死后两人告到阴间阎王那里,现在已获准前来报冤仇,向公子讨还欠债。我就是阴间鬼魂中的勾魂使者。昨天群神已批准浙江神祗的状纸。因为知道她母女俩的冤魂从浙江到这里里需爬山涉水,耽误不少时间才能到达,所以阴间诸神先把勾魂票交给我,上面赫然写着公子的大名,你还胡里胡涂不知醒悟。我因夫人向来对我宽厚,才泄露这一秘密告诉你,无非今后我在阴间还要忍受群神的责备。”

    莫公子听后,惊惧万分,跪倒在地,哀求刘老太帮助他。随即又将这件事告诉了太史夫人,太史夫人也十分悲伤,请教刘老太有什么办法可想。

    刘老太说:“这件事如今只有一线希望了,就不知道新娘子是否同意这样办,如果同意的话,就做一个神主的牌位,上写‘结发夫人顾氏宓珠’,然后供放在中堂的祭坛上祭祀。等宓珠的冤魂到达以后,一定要依附在一个人的身上讲出鬼魂想说的话,只要全家人都表示安慰和同情,怜悯和哀伤她的不幸,以礼敬待,她就一定会心软下来,‘解铃还须系铃人’,能不能解救,全在她的身上。”

    太史夫人听了刘老太的话以后,只得找来晨香,委婉地陈述了这件事情。晨香一听,立即豪爽地说:“只要能救得夫君的生命,我怎么会舍不得让出这个空名呢?”莫太史知道以后,也急忙请来僧侣,设坛祭祀,禳除邪祟,诵念佛经,为宓珠母女超脱苦海。


    有一天,莫公子正在诵念经卷自我忤悔的时候,刘老太从外面急奔过来,说了声:“冤魂来了”,说时迟,那时快,只见站立在旁边的小鸾忽然摔倒在地上,接着又立即从地上跳跃起来,一把拉住莫公子的衣袖,怒声斥责道:“薄情的郎君,你过得好快活呀!”

    晨香急忙上前一把抱住她,大哭着说:“姐姐不要着急,你看,这中堂上不是供着姐姐的牌位吗?上面不是写着元配夫人是姐姐的名字吗?你看这位堂上大家都称呼她为夫人的不就是你的婶娘吗?掌管这个府的人家都称为太尊的这个人不就是你的叔叔吗?姐姐自杀身亡,消息传来以后,全家人都为你痛哭了好几天,姐姐知道这件事吗?郎君做出不义的事情,可是姐姐难道就不可怜妹妹今后孤身一人的凄苦吗?妹如今已怀孕两月之久,将来生下孩子,不也是姐姐的孩子吗?姐姐难道还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吗?”晨香边说边大哭不止。

   小鸾瞪大双眼,对着晨香看了又看,突然说道:“哎呀!我真想不到妹妹是这样一位让人喜欢的人,我现在后悔自己真不应该去死,也后悔欠考虑就去向阎罗王告状。”

    太史夫人也走过来,哭着对她说:“我儿死去了就不认得我了吗?当日你在我家的时候喜欢吃荔枝,我常常留着荔枝喂你吃,你忘记了吗?你喜欢绣牡丹花,我就教着你画,你也忘记了吗?你们俩人的事主要怪我年老昏庸,没有留心,后来又给他说了媒,也不好怪公子负心,这事也不能宽恕我的罪责吗?现在我已请佛祖超拔你脱离苦海,你能接受吗?”

    女婢听后,也哭着说:“儿怎敢忘记夫人生前待我的恩德!”于是,便和太史家旧时认识的人一一问礼,并且详细诉说自己自杀以后的悲苦。宓珠生前喜欢用两只手支撑着自己的面颊,如今小鸾的样子习惯竟和宓珠生前毫无二致。

    夜里,晨香让莫公子偷偷睡在其它地方,自己和小鸾同床共睡,两人说了许多知心话,态度十分友爱。她还会吟诗,下围棋,都能和晨香相比。太史夫人问她:“你活着的时候,并不善于这些事情,怎么没有多少时间就学了这么多本领?”回答说:“鬼比人要聪明得多。”

    住了3天以后,宓珠的鬼魂忽然把莫公子叫到了跟前,悲痛地一一数出他的罪责,然后说:“我算饶恕了你这条命,回去以后我自己去撤回原来的诉讼,我所以这样做,是看在吴家妹子的情面上。侥幸啊郎君!薄幸啊郎君!”宓珠又回头看着晨香说:“我替妹妹送个好儿子来,也算是报答夫人往日待我的恩情。”说完以后,便倒在地上,而小婢却忽然醒来,还胡里胡涂地像久病初愈一般。

    晨香赶快去找刘老太,刘老太却已睡得昏昏沉沉,到天黑的时候才醒了过来,并说:“刚才去送宓珠娘子起程,一路上话语没完没了,说个不停。想来这一去就不会再来了。”莫公子听后,十分庆幸自己躲过一场大祸。

 

    不久,晨香已怀胎十月,满期产下了一位男孩,长得十分英俊喜人。当全家人很高兴地为孩子出生三日作汤饼宴会的时候,小鸾忽然倒在地上,说出宓珠的话来:“妹妹赶快替薄幸郎准备后事,事情已不可挽回了。”

    晨香吃惊地问:“上次已蒙姐姐应允,饶恕他的罪过,怎么又毁弃原来的协议呢?”宓珠回答说:“我的事情也就不再计较了,只是我母亲死得太惨,她坚持告状不停。

    浙地的众神也痛恨公子为人举止轻薄,准许捉拿他到阴间当面对质。现已安排好小房子,等案情了结以后就会判他在冥间和我成婚,也没有太大的痛苦。”说完,小鸾就清醒过来,而莫公子立即倒地断魂了。 

    从此以后,晨香没有改嫁,认真教养儿子,28岁的时候,晨香突然得了一场小病,晚上坐起来,梳妆整理了一番,又写了一首诗:“鸾孤影只剧堪哀,眉间双峰锁不开。原为藁砧甘簉室,依然冤狱赴泉台。九原早有司香伴,七字虚抛咏诗才。寄语人间裙屐辈,慎毋薄幸累金钗。”然后盘腿端坐,瞑然而逝。

                   

http://pic.zcom.com/u/attachment/201112/1/1132585_1322732398qxYg.gif  欢迎更多的知音批评,(所有博文均属作者本人原创作品,未经允许请勿采摘!若有采用我篇什的杂志、报刊请告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