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鸥沙”独创诚斋体南宋诗人杨万里
文/梦光情雨
杨万里
字廷秀,号诚斋,生于公元1127年——卒于公元1206年,江西吉州人(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杰出的诗人,一生力主抗金,在中国文学史上,与范成大、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作诗20000多首,只有少数传下来。
杨万里历任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公事,广东提点刑狱,吏部员外郎等。反对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改知赣州,不赴,辞官归家,闲居乡里。

数百年前
你答应过我
会来的 在这宁馨的灯下
夜茫茫
白玉兰花 是你的衣裳
你的月光 飘逸淡淡的芬芳
残雪已消溶 在山坡上
走过因袭的泥泞 到田园去
其实都是一种求索和解释
关于人生 恋爱 童年
故乡
悠长的回味像春风扑面
偶然发现 那弯弯曲曲的野径
栽满你晶莹的露珠和清新的思想
假如上帝再创造一个你
我一定从沙滩 草地 田野
像风
轻轻走到你身旁
细雨黄昏,古筝似的。从谁的诗卷翻出一痕马蹄声,鞭起在袅远如梦的驿道……
独坐窗前,听心海潮涨潮落。记忆的船,又在寻找它靠不拢的岸——十年前鉴析你的那首《戏笔》:
“野菊荒苔各铸钱,金黄铜绿两争妍。
天公支与穷诗客,只买清愁不买田!”
我想,贪而不贱的诗人,只能奢侈于大自然的慨赠和美丽之清愁的富有。那时,我醉在你的诗里,神游你的世界,变成一缕清风,去追求青萍之末的故乡。看你的砚台里淡化了浓墨而成树阴媚清涟的小池。我是“爱晴柔”的蜻蜓,以“才露尖尖角”的“小荷”为停机坪……
像披着风衣怡然闲步在我家北郊的田间野径上,不期而然走进你的“动态写生”,赏心于“园花落尽路花开,白白红红各自媒”;悦目于“远草平中见牛背,新秧疏处有人踪”……像你那样对瞬息流动的风光“生擒活捉”,捕获飘絮般的小诗。
归来时,见你在古画似的茅亭里饮酒,举杯斟满月光,将冰轮般的明月饮进胸中,以湿润火热的诗肠,发出能放能达的近乎禅机妙理的诗论:“学诗须透脱,信手自孤高”。杨万里曾将学黄庭坚深晦险怪之风的千余首诗作付之一炬,从而独创诚斋体,自得“活法”,在规矩中而逾规矩,于定法中而无定法,如激流出峡,曲而折之,道不尽的天趣与活泼!执著而不执迷,飘幻而非玄虚。
“肯来谈箇事,分坐白鸥沙”——“咽月餐云”而又“中有忧时”,尽可法乎自然,万象纷呈,飞动驰掷,一收笔底,泼洒而去,此大概是心之灵处,诗之极境!
http://pic.zcom.com/u/attachment/201112/1/1132585_1322732398qxYg.gif
所有博文均属作者本人原创,未经允许请勿采摘!若有采用我篇什的报刊、杂志等请告知:我的邮箱:fsrbltj@sin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