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死留碧血欲支天”清初民族英雄张煌言(图)

(2012-09-05 08:02:39)
标签:

“死留碧血欲支天”

清初民族英雄张煌言

原创诗话艺苑

文化

分类: 七色人生(原创)(生活、娱乐、

赵匡胤胸襟气量撑船历代皇帝典范(图)

     

 “死留碧血欲支天”清初民族英雄张煌言

 

 

                         文/梦光情雨             

      张煌言  字玄著,号苍水,生于公元1620年——卒于公元1664年,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明清初儒将、诗人、民族英雄。张煌言一生仅活了45岁,其诗文著述甚丰,后人收辑整理名《张苍水集》。但此文集在清代一直被列为禁书,故仅有传抄稿本。直至公元1901年时,始有国学大师章炳麟将其排印,附《北征录》问世。别有《四明丛书》传世。张煌言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其诗质朴悲壮,充分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滃州行》、《闽南行》、《岛居八首》、《冬怀八首》等诗抒情言志,表现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尤其是《甲辰八月辞故里》首及《放歌》、《绝命诗》,写于就义之前,饱含血泪,是其传世之作。张煌言亦能文,较著名的有《北征录》、《上延平王书》、《奇零草序》等。

     张煌言出身于官僚家庭,父张圭章,天启四年举人,曾任山西盐运司判官,官至刑部员外郎。母赵氏,于张煌言12岁时病卒。张煌言少有大志,“慷慨好论兵事”,16岁参加县试,加考骑射,三箭皆中,与试者无不惊服。张煌言崇祯十五年中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南京失守后,与钱肃乐等起兵抗清。后奉鲁王联络13家农民军,并与郑成功配合,亲率部队连下安徽20余城,坚持抗清斗争近20年。至清康熙三年,见大势已去,隐居不出。张煌言被俘后,断然拒绝了清政府的招降,在押解途中,写下了许多传诵一时的诗篇。清提督张杰设宴招待张煌言,煌言拒绝了,只说“父死不能葬,国亡不能救,死有余辜。今日之事,速死而已”,此外别无一语。当张煌方赴刑场时,大义凛然,面无惧色,抬头举目望见吴山,叹息说:“大好江山,可惜沦于腥膻!”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我年适五九(指45岁),偏逢九月七。大厦已不支,成仁万事毕。”临刑时,他“坐而受刃”,拒绝跪而受戮。张煌言死后由外甥朱湘玉到总督衙门买回首级殡敛,并遵照他在《入武林》诗品所表示的愿望,把他葬于杭州南屏山北麓荔枝峰下,成为与岳飞、于谦一同埋葬在杭州的第三位民族英雄,后人称之为“西湖三杰”。

  鈥滌笥肴思涫砸┓解 <wbr><wbr><wbr>南宋诗人范成大(图)

 

据说死不甚好玩儿

但你从容对之  含笑安然

    忘记了是到何处的一次旅游

    转身回到10000年前的家园

 

被山路的盘绕缠去

犹如投入洗衣机的涡漩

    沾了一身纯净的春色春雨

    为什么人间的血泪还没拧干

 

你一路不倦地种植着太阳

像梵高画活了的向日葵摇着遗憾

你已经去了的地方  很近

而你离开和期待的地方  很远

 

 

夜,深沉如海。张煌言的心却像浪里飞舟,欲求风涛万里的壮行。然在坚持19年抗清斗争之后,被囚于铁窗。

凄惨惨的月光洒进来,好似冷瑟瑟的琴弦。

张煌言隐隐听见有人在远处悲歌,是《牧羊记》中苏武骂李陵投降匈奴的那段唱词。声音渐近,歌唱者是一位防卒,张煌言招其进来,无限悲慨地说:“我定将像苏武那样忠贞持节!”二人低声合唱,泪倾如注。呜咽的歌声使长夜为之颤抖,冷月也泪眼盈盈。

 

张煌言被押往杭州,宁波的百姓千余人涌来江岸送别。一片唏嘘声。张煌言频频拱手,向故国、向乡亲们告辞。他想去亲吻那炽热的泥土和乡民们的泪雨……

张煌言的语言是沉默。

太阳被裹在乌云的袈裟里。在失去光明时,更加激起了对光明的追求和对追求者的虔敬。

风,牵恋张煌言的衣襟,牵不住悲壮的诀别!

 

江涛怒涌。船行自钱塘江岸,有个和尚扔过藏着瓦片的纸包,张煌言拾起,隐然知其宁为玉碎勿为瓦全之意。纸包里有几首诗,有句云:“静听文山正气歌”。

张煌言愤然命笔:“生比鸿毛犹负国,死留碧血欲支天”。张煌言把民族英雄的正气歌,瑰雄旷健的广陵散,写在青山绿水间,写成一个大写的人字,昂首人的尊严。

张煌言刑场上从容赋《洒血》诗,如朗星光照,振烁千古。

张煌言屹然挺立于西子湖畔,目光延伸成道路的遥远,点燃了春色的明逸妍艳……

 

 

 

 

http://pic.zcom.com/u/attachment/201112/1/1132585_1322732398qxYg.gif  欢迎更多的知音批评,(所有博文均属作者本人原创作品,未经允许请勿采摘!若有采用我篇什的杂志、报刊请告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