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暗香浮动月黄昏文化 |
分类: 七色人生(原创)(生活、娱乐、 |
暗香疏影
袅袅
一千年
听到你失望的叹息了 我把一身世俗在额头篆刻 难得浮生半日闲 一叶剪影在时光的激流里漂泊
在古典诗词的艺苑里,蒙络摇缀着一架清俊妙逸的诗梅花,联展着各自的风情雅致。
而林逋的梅花小品,是独标真素的。那“池水倒窥疏影动,屋檐斜入一枝低”的梅花,是你的;那“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的梅花,是你的。 最是灵动可人的,是你“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山园小梅”。若披拂轻云薄雾绝去故常不染尘俗的绰约处子,那般骨秀神清,幽独娴静。 那疏疏落落的枝影,是“斜”的;那丝丝缕缕的芬馨,是“暗”的。斜影,在清清浅浅明明澈澈的水中摇摇曳曳,暗香,在黄昏初月的柔柔淡淡的流照中浮浮依依。那幽幽静静中之潜在的动态,巧蕴花情、心象,犹若纤纤婉婉的仙乐之曲,从花枝月影、水波微风间款款筛落…… 林逋以细碎小巧的笔法,不着力,而又着意地点活了那玉洁冰清、高雅隐逸之魂! 那“疏”,那“暗”,那“浮动”,以冲淡之格调提示了一则审美的诗话:气太重,意太浓,声太宏,色太厉,则佳而不佳矣。要不琢而工,不陶而净,方为自然之神品。 虽则林逋这两句绝唱,取源于五代南唐江为的《断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暗黄昏”,奇怪的是,竟无人言其剽窃,倒成为化用之法的标本,盖因林逋略为更动,便点石成金,夺胎换骨,别裁一番妙悟神俊! 故宋代诗人王淇吟之:“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林逋隐居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徜徉西湖边,到处撒下清思逸韵,凭着对大自然的悟性,一路写开,将山光水色,花姿鸟语,皆植进你诗的风景区。 林逋无妻无子,一生种梅养鹤,乐以梅妻鹤子。我想,你一定梦见那梅花变成你穿白纱长裙的月亮仙子,倩影依稀傍山斜,在西子湖畔,淡扫娥眉自浣纱;你一定梦见乘鹤而去,飞过千年的风风云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