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辈孤且直”鲍照志远而疏孤异矫绝
文/梦光情雨
鲍照
字明远,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北部),久居建康(今南京)。约生于公元415年——卒于公元470年)。鲍照南朝宋文学家,诗人,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鲍照创作以诗为主,今存204首。《拟行路难》18首,表现鲍照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制度压抑下的勃郁不平、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以及描写边塞战争和征戍生活,为唐代边塞诗的萌芽。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鲍照艺术风格俊逸豪放,奇矫凌厉,继承了建安传统,对后世李白、岑参、高适、杜甫有较大影响。其散文抒情议论融合,文气跌宕,辞藻绚丽,兼有骈散之长。
鲍照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守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鲍照为乱兵所杀。

清逸而雄肆
瑰丽而遒越
如开山之壮士
卓然而立
劈出你孤异矫绝的境界
在乱流大壑长雾高林中
一声行路难
“飘扬出风鹤”
甚至
给杜甫一缕沉郁的月光
给李白一枚清秀的绿叶
“客行有苦乐,但问客何行”?
鲍照的身影,映衬了岁月的苍茫。你的背景:苍松、落日、海涌、山驰、横雨、流霜……《拟行路难》18首,忧患于人生之旅的凄凉。
鲍照志远而疏,心旷而放。“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食的是战乱烽火、禁苑苦果;叹息变成雾绕、云飞、天高、路长……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鲍照是奇矫独出的铁瘦的劲鹰,“钟浮旷之藻思,把清迥之明心”,渺渺云汉知其情之豪逸,莽莽林川觉其思之峻洁。
鲍照出身心清微,怀才不遇。慨而感之:“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倾吐在门阀制度压抑下的勃郁不平。鲍照以悲愤雕塑自己的名字,以寂寞书写惨淡的人生。
鲍照从汉乐府中走出,得其神髓,而又卓才标举,别开新境,如五丁凿山,鬼斧神工,力劈险崖,金风落阳,铁马雕弓,意在灵襟之内,情寄八荒之表。
鲍照的诗丽兴新声,词彩葱俊,奇章秀句,倾炫心魂,却又大巧若拙,朴厚自然,离象得神,披情著性,体物察微,寄怀感赋,于绝去故常、剡除涂辙中得意一往、气韵纵横,使人测之无端、咏之无尽。
杜甫盛赞之曰:“俊逸鲍参军”,似云流波上,风来松下。而鲍照又于音清骨峭中雄劲浑放,警挺险急,如决堤之洪波,将后世好多诗人都冲击成河床,甚至太白的诗里,也有你的一角流域……
行路难!凝望你的背影,我痴迷地走去,要写进远远远远的山。把生命交给风雨的鞭笞、阳光的刻刀,宁将自己变成爱的牺牲祭、诗的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