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乾隆集中国古代“文字狱”大成制造者(图)

(2012-07-12 08:31:47)
标签:

乾隆集

中国古代

“文字狱”大成

制造者

原创古代故事集

(图)

文化

分类: 七色人生(原创)(生活、娱乐、

赵匡胤胸襟气量撑船历代皇帝典范(图)

   

    乾隆集中国古代“文字狱”大成制造者

 

 

                      文/梦光情雨

 

 

 

 

清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有其光荣的一面,那就是它曾为中国开疆拓土,平定边疆。文坛上关于记述乾隆皇帝的正史、野史文章很多,特别是近年来“戏说”的电视连续剧广泛传播,把乾隆皇帝开明宽厚、风流倜傥夸张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但满清王朝更有极不光彩的一面,那就是它的“文字狱”。

乾隆皇帝,这位“十全老人”应该在其并不名副其实的“十全”上再加一“全”——“文字狱大全”,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乾隆皇帝都是中国古代文字狱“集大成”式的制造者。

 

外强中干讳辞忌文,集中国古代“文字狱”大成。

 

整个有清一朝,大的“文字狱”共有22起,而乾隆皇帝一朝就独占12起。

这12起“文字狱”,不妨列表说如明问题:

(一)公元1735年的曾静、张熙一案。

(二)公元1753年的卢鲁生一案。

(三)公元1754年的世臣一案。

(四)公元1755年的胡中藻、鄂昌一案。

(五)公元1757年的彭家屏一案。

(六)公元1757年的段昌绪一案。

(七)公元1764年的赖宏典一案。

(八)公元1767年的齐周华一案。

(九)公元1777年的王锡侯一案。

(十)公元1778年的徐述夔一案。

(十一)公元1778年的沈德潜一案。

(十二)公元1781年的尹嘉铨一案。

 

这些“文字狱”有的还多少可以“成狱”——受害者的诗文中或多或少地指斥过朝政、危及到满意清帝国的统治。如公元1753年的卢鲁生一案,“案犯”卢鲁生不满乾隆皇帝像蝗虫一样地屡下江南一事,遂不顾官卑职小(卢鲁生时任江西临川千总)而假借大学士孙嘉淦的名义,撰写劝止乾隆皇帝再度南游的呈文。

公元1767年齐周华一案,“案犯”齐周华是有名的反清人士吕留良的学生,因吕留良案牵扯连贬窜边荒,期满回家后,齐周华印行吕留良的文集,继续在思想上仇清反清。

而有的则纯属文字上的问题。如公元1778年的徐述一案,案发时,徐述早已去世。有人举报,说徐述的遗著《一柱楼诗》中有“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一语,指责徐述蓄意诽谤朝廷,乾隆皇帝就下令将其剖棺剉尸。

 

更为可笑的是公元1781年的尹嘉铨一案,尹嘉铨是河北博野人。尹嘉铨曾担任过清王朝的大理寺卿(相当于现代意义上的最高法院院长),案发时已退休(致仕)。有人检举说尹嘉铨在所著书中自称“古稀老人”,又有“为王者师”的话语,因而被绞死。

众所周知,“古稀老人”乃是一句成语,系由“人生七十古来稀”一语点化而来,并非尹嘉铨自傲杜撰。可乾隆皇帝却不这样看,也不这样想。

乾隆皇帝酸溜溜地说:“我自称古稀老人,早已布告天下,尹嘉铨怎么也敢称自己为古稀老人?!”——用政治手段来制造自己的尊荣地位,乾隆皇帝已到了十分可笑的地步。

 

 

 

                 ——未完待续

 

 



 

                                      

  

    http://pic.zcom.com/u/attachment/201112/1/1132585_1322732398qxYg.gif  欢迎更多的知音批评,(所有博文均属作者本人原创作品,未经允许请勿采摘!若有采用我篇什的杂志、报刊请告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