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苍鹘添笑料颠倒乾坤的吴景帝杨隆演(图)

标签:
扮苍鹘添笑料颠倒乾坤的吴景帝杨隆演原创古代故事集(图)文化 |
分类: 七色人生(原创)(生活、娱乐、 |
公元918年农历3月初3,俗称中和节。按残唐旧俗,君臣这一天应欢宴一堂,饮酒作乐。不管怎么样,吴景帝杨隆演也得把徐知训请来赴宴(尽管他心里一百个不愿意!)。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徐知训也不知是喝多了还是怎么的,忽然提出要演戏。 吴景帝杨隆演没听明白,以为徐知训是要听戏呢,立即传令:“快唤宫廷弄臣来,好好给徐将军演上一场!” “慢!”徐知训斜着眼,傲慢地一摆手,一字一顿地说:“要那些弄臣们来演有啥意思!臣斗胆,请皇帝陛下与俺老徐同演!” “?!”左右的人惊呆了。他们还没醒过来腔来呢,就见徐知训也不管吴景帝杨隆演是不是愿意,断声喝道:“来呀!快给本公子和皇帝陛下打扮打扮,我们共同演他一出《参军戏》!” “《参军戏》?”左右的人这一惊更是非同小可。 原来,这参军戏,又名弄参军、参军桩、陆参军,亦称假官戏、跳加官。它源于周、秦时“善为笑言,然合于大道”的优语。而名为“弄参军”,则始自东汉。唐人段元节在《乐府杂录》中曾有过这样一段记载:“开元中,黄幡绰、张野狐弄参军,始自后汉馆陶令石耽。耽有赃犯,和帝惜其才免其罪。每宴乐,即令衣白夹衫,命优伶戏弄辱之,经年乃放,后为参军。”参军戏也由此得名。这种戏一般主要由参军和苍鹘两个脚色主演。演时有对话,有插科打浑,也有动作。这种戏虽然极受当时人的喜爱,但由于传统观念,一向连读书人都不屑去涉足,更不用说由皇帝来亲自扮演其中的一个脚色了。 徐知训可不管这些,他见左右的人没动,火了:“愣着干什么?快给皇帝陛下拾掇拾掇!” 见徐大公子发火了,左右的人哪里还敢怠慢。在徐知训的授意下,吴景帝杨隆演被套上了一件前长后短的破褂子(鹑衣),又被人用不知从哪里寻来的红头绳在脑门上绑了两个小羊角辫,打扮得像个小傻柱子似的。 “好了,打扮得也差不多了,我的皇帝陛下,您不是看过参军戏吗?”徐知训几分调侃几分认真地说:“今天,咱们也演一场怎么样?您哪,就演那个小傻柱子苍鹘;我呢,演参军!”说到这里,也不管杨隆演愿不愿意,高声喝道:“来呀!把高贵卿给我叫来!” 不一会,人称“优孟复生”的名优高贵卿匆匆赶到。 “小老高啊,本公子要你来你知道是干什么吗?” “小的不知。” “我让你给我侍酒,也让你这个名优看看皇帝陛下演的戏,切磋切磋嘛!” “这个,这个……回徐将军,小人只见戏里演皇帝,从未见过皇帝去演戏。更谈不上观皇帝演戏了。小人至死不敢从命!” “你说什么?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和本公子作戏!我看你小子大概也是李球、马谦一党!”徐知训话里有话,边说边用充满怨毒的目光扫着吴景帝杨隆演“你真的不干?!” “我干!我演!”还没等高贵卿那里有所表示呢,有一个人先应声了。谁呢?就是那个鹑衣打扮的小皇帝杨隆演。一听徐知训恶声恶气的指桑骂槐,这个年方13岁的小天子腿肚子都吓得转筋了。除了要他的命以外,此时手握重兵的徐知训要他干什么他都会乖乖答应的。于是,亘古未有的场面出现了:本来一向坐在台下观戏的皇帝上台演戏——而且是演滑稽戏,扮演大臣的跟班。本来应该对皇帝俯首称臣的臣子却在台上演起了趾高气扬的主子参军。 台上如此,台下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真是人生大舞台,做皇帝登大宝谁解其中意。戏台小社会,扮苍鹘添笑料天知其悲酸。没有台下的乾坤颠倒,又怎会有台上的臣子戏君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