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龟形诗献天子唐武宗感诚挚久别夫妻喜团聚
文/梦光情雨
生离死别乃人生之大恸!死,既然是必然的生命终极,其伤悼之情可以为理智所解释,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渐趋平缓,而遥缈无期的生离带给人的忧愁比死别的悲伤更久长。尤其在相思苦恋的夫妻情侣之间,更是梦绕魂萦,难以自禁。
那真情的忧愁,是美丽的,美丽得甚为艺术。于是在古代诗词中便有了许多叙写离情羁思的名篇佳作。特别其中的闺怨诗一类更不乏动心动魄的恋曲骊歌。
唐代会昌年间(公元841—846年),有一位镇守边关的名将张揆,镇守边塞十余年也不能回家探亲。他的夫人侯氏独在内地,侯氏很是思念丈夫。侯氏每年到秋天为丈夫捣制衣裳,都忍不住流下思念的泪水,侯氏给丈夫写了很多信,可是由于关山阻隔,邮路难通,大都寄不到。
塞外音书断,闺中秋夜长。得不到丈夫的消息,寒衣也不知寄往可处。侯氏只有空等空盼,那漫长的岁月和无限的凄凉,唯以寂寞和孤独去丈量。
怎样才能让丈夫归来呢?去寻夫?边关遥远,路途艰难,她一个女人很难办到。后来,侯氏冒着有可能触怒圣上被杀头的危险,给皇帝写了一封信,请求放还其多年不归的丈夫。不过,在那个时代,给皇帝写信弄不好,若怒了皇帝,就要杀头。侯氏经过周密的思考,在织锦上绣了一首龟形诗,表达自己的心愿:
睽离已是十年强,对镜那堪更理妆。
闻雁几回修尺素,见霜先为制衣裳。
开箱叠练先垂泪,拂杵调砧更断肠。
绣作龟形献天子,愿教征客早还乡。
(睽离的睽字亦有与丈夫张揆的揆字谐音之意。闻雁:用苏武牧羊故事中“鸿雁传书”之典故。尺素:古代用绢帛写字,一般长一尺,故短笺可称尺素。)
诗意谓:夫妻久别十余年,我因苦于相思,已形容枯槁,不忍再对镜梳妆。孤雁哀鸣中我写过多少封信哪,秋霜一降我早为郎君做好了棉衣。开箱叠衣的时候已先自泪流满面,举槌捣衣砧声更是痛断了肝肠!绣出这龟形的诗章奉献天子,只愿我梦中的征夫早还故乡。
古代人常用龟甲占卜吉凶,绣成龟形有占福祸、预测皇帝能否答应她的请求的意思,同时,古代认为龟是长寿的象征,皇帝见了也不会不喜欢。于是侯氏诗而绣成龟形,确是一种独创。即有用龟甲占卜吉凶、预测祸福,乞求放归丈夫之意,又是向皇上祝颂长寿,因为唐代以前龟属于龙凤一样的神灵之图腾,是被敬奉的,有龙凤龟蛇“四灵”之说。
唐武宗李炎(公元840—846年在位)看到这首龟形诗,感其侯氏巧慧及思夫的诚挚,欣赏侯氏聪敏的文才,一时高兴,就诏令张揆,并赏赐侯氏绢三百匹,特令张揆荣归故里,使两夫妻图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