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因孟浩然未曾入仕,布衣终生,又称之为孟山人。襄陧南门外背山临江之涧南园有孟浩然的故居,曾隐居鹿门山。
孟浩然的“处处闻啼鸟”,朗朗地震铄了多少代人童年的回忆,鸡声啼亮的黎明。从鸟语盈盈里醒来的人是幸福的,清新而纯净,与鸟儿对语,感到一种亲善生命的交会与通融,比钢琴奏鸣曲更奏鸣,比小提琴更协奏,交响了音乐的海洋。
大自然的音乐学院,开卷于“春眠不觉晓”的时候。“论文”发表在哪里?鸟语写在水波上,写在风去里,写在春的嫩绿中,写在秋的金黄间……写成万古不废的碑帖。在一万年后对地壳的挖掘中,将发现某一个早晨的鸟语,不是僵硬的化石,而是活润的阳光……
孟浩然的心好芬芳,像“处处闻啼鸟”的春晓,孟浩然的心好情亮,像少女的初恋。是在天边的画里么?多想到你的云梦泽,掬一泓烟波、半顷月光。孟浩然的诗至浅而深、至淡而浓,浅淡到没有诗的时候,才是你诗的荡漾。多想到你的故人庄,饮一盏野菊花的秋凉。
孟浩然依依惜别在李白的诗里,在“桃花三月”的黄鹤楼头。孟浩然是浪迹天涯的孤帆,孟浩然是漂游四海渐去渐远的野云,剪贴似地消溶在水天相接的尽处,似一个淡入的镜头,依稀留下追思萦想的余韵……
江水悠悠,但孟浩然似乎不曾在时间的流波里逝去。要到那“惟有幽人自来去”的鹿门山去寻找你茕茕孑然的身影吗?你是那山崖上横卧的瘦骨嶙峋的可怜松。
孟浩然也曾想往过在风波不定的宦海沉浮,感慨于“欲济无舟楫”,“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未能出仕,布衣终生,这可能是你当年的抱憾,然而却因此成就了你诗的性灵,像“微云淡河汉”,玲珑了艺术的天空。
孟浩然让诗成为生命的标本,从而使枯萎的脚印复活,红艳如灼灼之火,跳荡一簇心语的独白。
而历史的长郎中的烟云飘远了,无须去向来去匆匆的征鸿探听:在“夜来风雨声”中“花落知多少?”倒是你染着夕照染着月光的高洁的诗的菊花瓣,哪怕在“疏雨滴梧桐”的秋之怅寥里,也不曾像叹息一样凋零。
孟浩然只因“红颜弃轩冕”,方可“白首卧松云”。只因“迷花不事君”,方可“水清心亦闲”,让幽丽了田园山水的古筝,清清地潇洒出风流的诗魂,清而秀清而适清而润清而远清而旷。
孟浩然淡淡地水墨淡染的淡,淡而有致,淡而有味。“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的诗格像你的人格一样风神散朗,在山川农舍间“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妙语出清隽的诗思,以“闲澹疏豁,翛翛自得之趣”恬恬然地风雅了诗的田园、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