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朝振武军节度使杜羔进亦忧退亦忧
文/梦光情雨
一重重山,一道道水。风餐露宿的思念,像渐行渐绿的青草,漫漫地一路浸透向山那边,水那边。
故乡的桃花已开了,开得如一朵羞怯的笑,那么娇艳。那思念中的人,一定倚盼在柴扉前——一路风尘仆仆的书生,这般想着,心里描绘着与年轻美丽的妻子惊喜相见的情景……
他从远方来。他从期待的梦中来。
那匆匆赶路的书生是杜羔,唐代贞元时人,唐朝政治史学家杜佑之孙(其另一孙为著名诗人杜牧)。杜羔几次进京赶考,均未得第。这次又名落孙山,从京城返回故里——河南安阳。
现在,还有一天多的路程就要到家了,不料在途中遇到一位来自家乡的朋友,而那人正巧带来妻子刘氏捎给他的一首诗:
良人的的有奇才,
何事年年被放回?
如今妾面羞君面,
君若来时近夜来。
妻子刘氏善于做诗,冰雪聪明,晓畅音律,通达词翰。杜羔品味着妻子的赠诗,诗中说妻子也为他落榜含羞,觉得他没脸见人,若回来就在夜色掩盖下偷偷溜回来。这话虽然有些不近情理,过于刻薄,但杜羔理解妻子的用心良苦,那是对自己的激励呀,于是杜羔立即转身跟那位朋友回到长安去。在京城拜名师指教,闭门苦读,次年便一举考中了进士,这时妻子又托人寄来新作:
长安此去无多地,
郁郁葱葱佳气浮。
良人得意正年少,
今夜醉眠何处楼?
诗中流露出对他的不放心,怕他年少得志,直步青云后,可能喜厌旧,甚而会游冶于酒肆歌楼,眠花醉柳。这真是进亦忧退亦忧,盼望他求取功名,一旦功成名京,又担忧他乐不思蜀,这忧念反映出生活中一些女子常有的复杂而矛盾的心态,当然这其中饱含着深怕失去所爱的真切的爱。
后来,杜羔任振武军节度使、工部尚书等职。其妻子曾写《杂言赠杜羔》一诗,诗中有云:“丈夫重意气,儿女空悲啼。临邛滞游地,肯顾浊水泯?人生赋命有厚薄,君但遨游我寂寞。”此后不久,杜羔将妻子刘氏接到京城,柔情蜜意,恩爱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