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梦光情雨
梦光情雨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4,209
  • 关注人气:2,80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孝武帝司马曜内外交逼帝座几度风雨飘摇(图)

(2012-02-29 09:04:52)
标签:

孝武帝司马曜

内外交逼

帝座

几度风雨飘摇

原创古代故事集

文化

分类: 七色人生(原创)(生活、娱乐、

东汉秦嘉夫妇怎两心相映诗函寄相思(图)(原创古代爱情诗轶趣)

 

孝武帝司马曜内外交逼帝座几度风雨飘摇

 

                              文/梦光情雨
 
 
 
   在东晋王朝的11任帝王中,司马曜在位的时间是最长的了。但是这并不意味司马曜的皇位也因之而坐得稳。正如司马曜亲政后改年号为“宁康”而整个晋王国却不宁康一样。在司马曜在位的24年间,天灾人祸频仍。
    公元373年,司马曜在太后褚蒜子的帮助下刚刚将他的父皇简文帝司马昱的丧事办妥。宫廷里突然出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这一天天色微明,司马曜所在的皇宫与被司马曜的父亲司马昱取而代之的前废帝司马奕的府邸几乎是同时冲进了两批人。这两批人都是奉一个名叫卢悚的徐州小吏的指令去完成同一件工作:废掉司马曜,如有可能最好是杀掉司马曜,重新迎立司马奕做皇帝。卢悚这个人虽然仅仅是个小吏,但他制定的计划还是比较大胆而且周密的,先他以前的一些人往往只想除旧,不考虑如何迎新,而卢悚却知道抬出一个皇族和前任皇帝来挟天子以令诸侯。从起事的时间上看,时近黎明,又适值大行皇帝灵柩安葬刚毕,满朝文武及宫门卫士都很疲倦,新任皇帝乳臭未干,这时动手虽不说成功在即,起码也有七八成胜算。
    也许是人算不如天算,也许是司马曜确有几分天子福气,一位名叫毛安之的游击将军会同中领军桓秘、将军殷康召集了一部分当值的卫兵很快地将冲进宫中的卢悚那伙人全部斩获一空,另一伙前往司马奕府邸的人也因那位司马奕坚不肯从命而作鸟兽散。一场大乱在司马曜不知不觉中被消弥于无形。
    这件事过去以后,以谢安、王坦之为首的一班在朝的文武大臣加强了对皇宫的安全保卫措施,皇宫各门的守卫也都换上了效忠皇帝的人。一班鸡鸣狗盗之徒再也不敢打皇宫的歪主意了。
    可这时一个更大的危险却如影随形似地罩在了司马曜的头上。危险来自统兵在外的权臣桓温。桓温系东晋末年有名的似曹操、王莽之流的人物。他曾率军北上伐秦,“大败秦军于蓝田,进军灞上,三辅皆来归”。以后威望日重,司马曜之父司马昱临死前曾在一天一夜连发4道金牌诏书,请求时以大司马身分统兵在外的桓温入京辅政,桓温不理睬。万般无奈,司马昱甚至写了这样的遗诏:“大司马(桓温)可依周公佐成王故例摄政,太子可辅则辅之,不可,则取而代之。”幸得王坦之、谢安等一班大臣殚精竭虑,才使得桓温篡晋的野心暂时没能得逞。
    这件事过后,桓温恨死了谢安、王坦之,对司马曜也极为不满。公元372年,桓温亲自统兵还朝。列阵于新亭“将移晋室。呼谢安、王坦之,欲于座害之”想要通过除掉谢安和王坦之二人剪除司马曜的两个心腹,进而达到取代晋王朝自立的目的。司马曜及王坦之都十分恐惧。因为桓温这次是动了真格的了,有一个忠心皇室的人私下里进宫密报说,桓湿已在接待王坦之、谢安的房间里埋伏下了刀斧手。不知是司马曜本人的命好,还是晋王朝的气数不该就此断绝,在一片紧张的气氛当中,谢安胸存大局,镇定自若,向桓温剖析利害得失,说得桓温暗暗心折。结果,司马曜的命又一次保住了,东晋王朝也再一次逃过了致命的危机。
    桓温死了之后,晋王朝这只破船在司马曜这个并不高明的舵手的驾驭之下,又歪歪斜斜地往前支撑了一些年。公元383年,亦即东晋教武帝太元8年,北方新近崛起的前秦在其杰出首领苻坚的率领下挥师南下,号称100万大军,竟欲并吞东晋。说来也奇怪,时年已22岁的司马曜对这场号称“南北大决战”的征服与反征服,并吞与反并吞的战争似乎置若罔闻。
    在有关淝水之战的史料记载中,人们看到的是前秦苻坚投鞭断流的骄横不可一世,和他“东南平定之后,当以司马昌明为尚书仆射”的豪言壮语;看到的是东晋谢安谈笑间“指授将帅,各当其任”的名相兼名将的高雅风度,甚至也看到了在破敌之后谢安“心甚喜,不觉屐齿之折”的矫情,但唯独看不到身为东晋王朝皇帝的司马曜,其时在干些什么?这真不能不说又是一桩奇事。
 
    http://pic.zcom.com/u/attachment/201112/1/1132585_1322732398qxYg.gif  欢迎更多的知音批评,(所有博文属作者本人原创未经允许请勿采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