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古代花鸟情诗的缘头
文/梦光情雨
凤
传说远古时,西方有卫罗国。国王女儿配英,饲养了一只英姿勃发的凤鸟,经常与其嬉戏流连,或花间,或湖畔,其情和悦,其乐融融。灵异之凤常以斑斓羽翼轻轻扇动配英面颊,其态似无限亲昵。后十年,女忽而有娠。国王大怒,斩了凤头,埋于长林土丘中。不久后,配英生一女儿,名叫:皇妃。
配英常怀念与灵凤嬉戏流连的情景。一日,驱车临长林墓丘,悼而歌曰:
杳杳灵凤,绵绵长归。
悠悠我思,永与愿违。
万却无期,何时来飞?
是时,墓訇崩裂,灵凤飞升,抱配英而去,竟然飘入茫茫云海中。

燕
明代一长安女子,名叫绍兰,其夫任宗,在湖南经商,多年不归,音书不达。绍兰目睹双燕戏于梁间,无限伤感,嗟叹曰:“我婿离家数载,生死未知。欲凭尔附书,投于我婿。”言讫泪下。燕子呢喃声声,飞而绕之,似有许偌。绍兰遂小书一诗:
我婿去重湖,
临窗泣血书。
殷勤凭燕翼,
寄与薄情夫。
绍兰随即系在燕足上,燕飞鸣而去。当时任宗在荆州,见双燕随身,其一停其肩,解燕足上小缄视之,乃妻所寄之诗,感而唏嘘。任宗即行归家,出诗示兰,相诉别情。
夫妇花
昔有河东人薛强,幼时从窗棂内窥见一女子,散发素服,但姿色殊绝。女独步中庭,神情怅惋,吟叹:
夜深独宿使人愁,
不见檀郎暗泪流。
明月将舒三五夜,
向来别恨更悠悠。
又从袖中出一画卷,画上一丛幽兰,栩栩如生,女对之含笑,复泣下,吟道:
独自开箱觅素纨,
聊将彩笔写芳兰。
与郎图作湘江卷
藏取斋中作卧观。
女似闻有人声,猝然离去,隐匿水仙花中。缥迷如幻,忽见一男子从兰丛走出,曰“娘子久离,必当相念。阴于跬步,不啻万里。”亦歌云:
“相期逾半载,要约不我践。居无乡县隔,邈若山川限。神交唯梦中,中夜得相见……”
歌罢,渺渺焉仍入兰丛。薛强记之,后文藻大进,颖思非凡,盖花神灵气所染。二花被称夫妇花。
花鸟亦宇宙之微妙生灵,孰谓无情?不知其为万物灵长之人,何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