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知识:——浅谈诗的开头(原创解析)

标签:
诗词知识浅谈诗的开头原创解析生命如花文化 |
分类: 美文天下(原创)(散文、散文诗 |
▲诗词知识:——浅谈诗的开头(原创解析)
写诗如何开头,本不该有什么公式、格局,而应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行文走笔,势态纵横,在不拘法度中“合法”缘起,才为顺畅。如果说诗情是一脉悠悠的流水,它总是要找到适当的突破口而溅起激动人心的浪花的,或从幽谷花丛中迤逦而来,婉转多姿,或在平滩旷野中轻歌细语,舒徐妙曼;或从雄崖绝顶上轰然而下,飞天直泻,或在暗礁危石上拍响大潮,先声夺人;或平实坦荡,或跌宕有致,手法之多,不胜枚举。但巡视古人诗路的足迹,其开头法,亦可约略举之一二。如:
●比兴法:诗人不直陈其事,不直泄其情,抓来个恰当的比喻,领起全篇。《诗经·周南·桃夭》用“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喻其新嫁娘之青春妙龄,艳若桃花,索物以托情,是谓比。《诗经》中《关睢》起句“关关睢鸠,在河之洲。”言在此而意在彼,自然发端,触物以起情,是谓兴。比与兴往往互为渗透,难分难解,故古人多有“比而兴也”、“兴而比也”之说。此等开首,常可渲染气氛,烘托心境。
●平铺直叙法:如杜甫的《石壕吏》,以“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起,按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款款道来,层次井然,脉络分明。至于在抒情诗中先就眼前景写起,由近及远,然后荡开一笔,即景生情,由具体而抽象,由外观而内在,情景相生,这类技法更属常见。
●倒叙逆挽法:犹如小说、散文中之倒叙。如杜牧的《赤壁》,由“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引起怀古之幽思,继而念及“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前后似断实联,倒而逆挽。结构上荡起回旋的美感,蕴藏着象外之意,意外之旨。另如王维《观猎》中的“风劲角弓鸣”那是句法上的倒装,也自然可备一格。
●重峦叠峰法:绕道而行之,在山重水复中极尽其曲径通幽之妙,由铺垫而渐入正题,看似泛泛纵笔,汪洋恣肆,而实则匠心独运,意趣横生。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从“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开端,由恍惚迷离,变幻莫测,步步引人进入雄奇壮伟的佳境。
●感叹法:恰似今人的新诗,开头就从肺腑深处迸出个“啊!”字来,恍若铜钟骤响,声震四野,以强烈的抒情划入或雄阔浩翰,或幽远深邃的意境。如李白的《蜀道难》,以“噫吁戏!危乎高哉!”(注:“戏”与原文文字不符,属同音字,打不上去)开场,引亢高唱,响遏行云,超尘拔俗的雄健气魄令人惊呼叫绝,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开篇既直抒胸臆,情思飞扬,超越时空,真有大气包举之势!
●对面飞来法:不是由此及彼写,而是由彼及此,“横空出世”,飘然而至。杜甫的《月夜》不从自己客中独看长安月着墨,而是神驰千里之外,从妻子身边起笔,设想她“今夜富州月,闺中只独看”,(富字的“富”与原文字不符,依然打不上去,属地名。)反衬自身伤时离乱的相思之情,心中隐忧倍加凄切。
●问答法:以一问一答,或只问不答的设问或反问句开头,造成悬念,读下去方觉疑云顿开。杜甫《望岳》:“岱宗夫何知?齐楚青未了。”李白《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即是。
●狂飚突起法:如奇峰兀然而立,飓风萧然而起,直逼星汉,摇人心旌。若猛士拔剑,电闪雷鸣,举座皆惊。李白《将进酒》劈头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及曹植《赠徐干》当顶跳出“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句,均能收到意料之外,不知其来的给人以苍莽高亢之感的艺术效果。
总之,在诗的这盘棋上开局之法可谓多矣,当不会有“开头概要”的章程,怎样着一句而风云变色,警醒通篇,尚需破出陈规,不断创新。笔者索其部分门类,其称谓并非见诸名人经传,难免有“杜撰”之嫌,姑且执此一端,以求教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