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滩 名字 倩影 记忆

标签:
杂谈 |
http://s5/middle/48500d73ta0a609441ea4&690
http://s14/middle/48500d73ta084a999b02d&690
http://s12/middle/48500d73ta084b1c8126b&690
http://s5/middle/48500d73ta084a4d1a964&690
http://s15/middle/48500d73ta084ade4553e&690
http://s7/middle/48500d73ta084b629f066&690
http://s14/middle/48500d73ta084b99057bd&690
http://s12/middle/48500d73ta084c5a9752b&690
无论在哪,都是那么有礼。
http://s9/middle/48500d73ta084db9591f8&690
http://s8/middle/48500d73ta084e1e6fe07&690
http://s12/middle/48500d73ta084d8bf6c9b&690
如果有一天
沙滩苏醒
不知道它会不会记住
这一串诗意的名字和美丽的背影
如果有一天
沙滩沉睡
不知道会不会携
这几个多情的人入梦
一个春日
一片沙滩
一场约会
一生梦境
春访林公堤
记得一个朋友说过:有多少次来黄河,就有多少次震撼。这话很对,当我再次站立到黄河跟前时,除了被她的壮阔大气所震撼外,这次极入我心让我惊叹的就是它宁静。虽然远处仍是水连着天,天连着水。但河心的一个个凸露的沙洲,却时不时的透着安详。
印象中黄河不是这样子的,即便是枯水期,其它河段的河水也能一展雄壮。为何在这个河段,却如此的宁静安详甚至有些静谧?
我仔细地观察了一下,从上游的41号坝到下游的浮桥,在这一片广大的区域内,就是一片安静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有村庄,有麦田,还有这宁静的“港湾”。
我逆河而上,想找些依据。
当我走上41号坝头,放眼四望,我的心一下明白过来。刚才我站的脚下,以及我来时经过的树林、村庄、麦田都是这拦水坝的功劳。假如没有这道拦水坝,几经折转的汹涌而来的浪头就会直赴这里,瞬间,这里就会化为乌有。其实,不但这里就连堤下的开封城都会危在旦夕。
看着现在仍在加固、延长的堤坝,看着那赴坝后折头而去浪头,这一刻,我不禁钦佩起创意修筑这堤坝的人来。这是多么熟悉水情,熟知水利,了解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的人啊!也正是他对黄河的了解和尊重,开封才免遭了许多水患,才有现在的安康和幸福。
是谁修长了这堤坝?
在回城等车的空当,我忽然发现路边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林公堤”。林公堤?再一抬头,又发现公路下沿是一个院落,院落里有一尊雕像,清朝人打扮。走近细看,雕像下的碑文是这样写的:“林则徐在开封治理黄河简介。林则徐(公元1785—1850)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嘉庆十六年进士,历任河南布政使,河道总督,两广总督等职。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进步思想家,伟大的爱国志士,杰出的水利专家。公元1841年,黄河在开封张湾决口,洪水一度冲进开封城。这时,林则徐因查鸦片被革职,正在遗戍途中。当他接到‘折回东河,效力赎罪’的命令时,仿佛听到‘洪水决堤趋汴城,城中万户皆哭声!’身处逆境,仍忧国忧民,急如星火,日夜兼程,赶来开封堵口。在工地,他不顾自己年近花甲,体弱多病,堵口中,事必躬亲。更可贵的还和民工一起参加劳动。经半年的拼搏,修筑了马头至小马圈大堤,今称林公堤。创筑了柳园口39—41叫坝,在大坝堵口合拢后,解除了泛区八百里人民疾苦。钦差大臣王鼎向道光皇帝报告:‘林则徐襄办河工,深资得力’。为他请功。林则徐在开封堵口中,立下了不朽功勋,本该重奖,但朝廷屈服于帝国主义压力,仍将他遗戍伊梨。”原来是林公——林则徐。
以前,我只知道任两广总督时禁烟的林则徐,却不知道还曾来过开封,亲手为开封为人造福的林则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