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年荒冢——郦食其郦商墓探访

(2011-03-13 15:21:39)
标签:

杂谈

    很早就听说杞县高阳镇西南角有冢子,也曾路过很多次,但,就是一直没有机会深入的去看看。三月四日借回乡办事之际,实地看了看,当我一脚踏上这距今两千一百多年的冢子的时候,心里突然充满崇敬。眨眼之间仿佛看到墓主人郦食其(yì jī)、郦商二兄弟在前汉时期的峥嵘岁月。一侧耳又仿佛听到面见刘邦时“我是高阳酒徒”的通报。

    一、郦食其生平:  

  http://s15/middle/48500d73t9e58f362174e&690  郦食其,战国末期人,郦蟠十一世孙,在我国郦姓宗族里面排列第七十一世。魏安釐王九年癸巳(前268年)生于魏国陈留高阳(今河南杞县高阳镇),早年爱好读书,关注各国局势。魏末王三年(前225年)秋,秦国攻灭魏国,食其家贫落魄,沦为陈留门吏,孤傲不驯。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陈胜项梁起义,食其隐匿不出,静观时局发展。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春,刘邦兵临陈留,访求当地豪杰,食其乃跟随刘邦,用计攻克陈留,得到大批军粮。刘邦封食其为广野君,出使各国诸侯;以其弟郦商为将,进攻秦朝。秋,兵临武关,食其劝秦将归降,不战而下武关,刘邦攻入咸阳,秦朝灭亡。

  汉王三年(前204年)秋,楚汉战争正在进行,项羽、刘邦争夺荥阳、成皋。刘邦兵力疲惫,意欲退守洛阳一带。食其认为荥阳敖仓军粮众多,成皋天堑地势险要,力劝刘邦坚守,终于保住中原战略要地。又出使齐国,劝齐王田广归汉,齐王乃放弃战备,以七十余城降汉。

  汉王四年戊戌初(前204年11月),汉将淮阴侯韩信嫉妒食其之功,发兵袭击齐国,齐王田广认为被骗,乃烹杀郦食其,时年约六十有五,墓在雍邱(今河南省杞县)。汉文帝年间,追谥食其公为广野愍侯。杞民为之立庙,世代与其弟良臣一同祭祀。

    二、历史记载

    据《史记》郦食其列传:郦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好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然县中贤豪不敢役,县中皆谓之狂生。

  及陈胜、项梁等起,诸将徇地过高阳者数十人,郦生闻其将皆握龊好苛礼自用,不能听大度之言,郦生乃深自藏匿。后闻沛公将兵略地陈留郊,沛公麾下骑士适郦生里中子也,沛公时时问邑中贤士豪俊。骑士归,郦生见谓之曰:“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若见沛公,谓曰‘臣里中有郦生,年六十余,长八尺,人皆谓之狂生,生自谓我非狂生’。”骑士曰:“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未可以儒生说也。”郦生曰:“弟言之。”骑士从容言如郦生所诫者。

  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郦生入,则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沛公骂曰:“竖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生曰:“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郦生因言六国从横时。沛公喜,赐郦生食,问曰:“计将安出?”郦生曰:“足下起纠合之众,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又多积粟。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足下。即不听,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于是遣郦生行,沛公引兵随之,遂下陈留。号郦食其为广野君。

  后,使郦生说齐王。淮阴侯闻郦生伏轼下齐七十余城,乃夜度兵平原袭齐。齐王田广闻汉兵至,以为郦生卖己,乃曰:“汝能止汉军,我活汝;不然,我将亨(通“烹”) 汝!”郦生曰:“举大事不细谨,盛德不辞让。而公不为若更言!”齐王遂亨郦生,引兵东走。

    郦商,食其之弟。刘邦来陈留时,郦商率四千人投奔刘邦。郦商打仗。勇冠三军,身先士卒,从攻长社先登肉攻侯氏,破秦军,定汉中,被封为信成君,陇西都尉,从攻臧荼,战龙脱先登,大破荼军于易下,升为右丞相,赐爵列侯。以右丞相从击陈豨、黥布,攻其前,遂破两军,更食曲周五千一百户,号曲周侯,死后谥“景”。

    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建广野君郦食其墓。文帝元年(公元179年)建曲周侯郦商墓。二墓冢东西相并。东汉延熹六年于墓后建郦生祠,雍丘令董生命县人苌照为文立碑。清乾隆六年(1741年)奉文饬修。院内植青松翠柏,景色清雅宜人。

    、郦生墓传说

    三月四日访问的时候,初春的阳光正暖,把车停在南面的庙宇前,我就沿着一条不太宽的土路北上。郦生兄弟二墓就在这条道路的两侧。二墓很高大,墓上长满杨树,我沿着小道拾级而上的时候,内心充狐疑:这高大的像小山一样的墓土是从何方运来?因为这是豫东平原,要聚土成山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我是先上西侧墓冢的,这座墓冢是郦食其还是郦商的,我不知道。站在墓冢上向南看是一片稠密的树林,树林南侧是一排庙宇。据说这些现在的庙宇是曾是文革时高阳公社的面粉厂。墓冢的西侧是凹地,凹地上也是树林。北侧则是郦公殿。殿后仍是一片凹地,地上也满是稠密的杨树。

    在我的感觉中,东侧的墓冢较大,东侧墓冢的东北角也是一个庙宇。东墓冢的北侧较陡,是由村民们经常取土造成的。东墓的东侧和南侧也都是杨树林。唯一不同的是,东侧不远处,仍有人在取土。已挖的非常深。站在墓冢看那新挖的深沟仍非常剌眼。

    东侧墓冢顶部平整开阔,站在上面能够纵览周围一切。甚至能透过眼前的树林回到尘土飞扬战马嘶鸣的汉朝岁月。我知道,郦食其是死于嫉妒死于齐王之手,而且是被齐王用油给烹死的。但他临死时没有怨恨谁也没有骂谁,而以“干大事业的人不拘小节,有大德的人也不怕别人责备。”而告终,这足以让嫉妒他的人一生汗颜。

大概也正是因为此吧,当地村民对郦食其都非常崇敬。并称为郦公。

    在探访的时候,恰遇一位姓朱的93岁仍在植树的老先生。当我问起郦食其和这座墓的有关情况时。老人家很激动对我说。郦其死于齐国介到高阳,在落地的一刹那,天空突然起了一阵大风,卷起满天黄土,并旋于此。形成此墓。朱老先生还说,清朝的时候,有一年发大水,有一个妇人带着孩子从这路过,眼看无路可走,这时从墓中走出一个人说,我领你过去吧。随后那妇人和孩子顺利通过。那水无论多深只达到大腿跟前。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是当地村民对郦生兄弟敬重的一个传说。我也唯愿这个传说能继续下去。毕竟这躺在黄土堆下面的曾经是位大谋士。是被李白等人高称的“高阳酒徒”。

    四、郦生墓现状

    郦生两墓遭爱历代水患和战争破坏,祠庙碑刻皆毁。后来人们任意到墓区取土,两个大冢北面被挖去三分之一。根据朱老先生讲,前些年的时候,此墓还被南方来的一些人盗过,西墓的西侧至今还有洞口。他还说,虽然县里曾划定了东西宽120米,长250米的保护区,但收效仍不是很大。有很多人还在从此墓上取土。他说,我种树的目的就防止有人再取土。他最后说,这土真的不能再取了,再取这墓就没有了。这毕竟是历史啊!是两千多年的历史啊!

    朱老先生讲完,我抬头看了一下,他身旁那立陡的墓冢。我不禁真的为这不该消失的消失担忧起来!

  

http://s3/middle/48500d73t9e28c604b9f2&690树林掩映着的东侧墓冢

http://s8/middle/48500d73t9e28c8e71ee7&690南侧的庙宇

http://s3/middle/48500d73t9e28cccd95c2&690西侧墓冢

http://s7/middle/48500d73t9e28d130ca66&690东侧墓冢

http://s1/middle/48500d73t9e28d6c1cf10&690东侧墓冢

http://s11/middle/48500d73t9e28dc47a7fa&690西侧墓冢。沿此小道可以上去。

http://s14/middle/48500d73t9e28e1f4143d&690西侧墓冢又有新坟

http://s9/middle/48500d73t9e28e6d679e8&690站在西侧墓冢上看东侧墓冢

http://s6/middle/48500d73t9e28ebf9f345&690北侧的郦公大殿。据说,清朝时期这里是一个很大很大的敲定,前面还有阁楼。

http://s14/middle/48500d73t9e28f47d9dcd&690从另一个角度看东侧墓冢

http://s10/middle/48500d73t9e29003dbad9&690我沿着这条小路从西侧墓冢上下来的

http://s9/middle/48500d73t9e290523e398&690东侧墓冢

http://s3/middle/48500d73t9e2909551a52&690附近村民立的碑

http://s13/middle/48500d73t9e290cedc02c&690郦公殿。

http://s6/middle/48500d73t9e29159246f5&690东侧墓冢北侧

http://s15/middle/48500d73t9e291bff47ae&690西侧墓冢东北侧

http://s12/middle/48500d73t9e29207cca0b&690从两墓冢间经过的土路

http://s9/middle/48500d73t9e2924b57db8&690东侧墓冢北侧

http://s3/middle/48500d73t9e29280e93d2&690东侧墓冢北侧

http://s10/middle/48500d73t9e292df5dd89&690东侧的庙宇

http://s6/middle/48500d73t9e2935b7d195&690东侧墓冢北侧

http://s14/middle/48500d73t9e293a5deaad&690东侧墓冢东侧

http://s8/middle/48500d73t9e29405da417&690东侧

http://s6/middle/48500d73t9e29451c7305&690东侧墓冢顶部

http://s1/middle/48500d73t9e29480d88a0&690东墓冢东侧仍有人在取土

http://s11/middle/48500d73t9e294c3c9efa&690贯穿两墓冢的道路

http://s14/middle/48500d73t9e295113933d&690从东侧墓上看郦公殿

http://s15/middle/48500d73t9e295665917e&690北侧道路

http://s3/middle/48500d73t9e295fa49852&690从东侧墓冢看西侧墓冢

http://s9/middle/48500d73t9e296442a258&690经过两墓冢间的道路

http://s10/middle/48500d73t9e296898b6b9&690郦公殿。

http://s4/middle/48500d73t9e296d0f41f3&690站两墓间南望

http://s10/middle/48500d73t9e2971508399&690朱老先生,现年93岁,在讲传说


http://s16/middle/48500d73t9e297f7fd0ff&690朱老先生在植树

http://s4/middle/48500d73t9e2977cf71f3&690墓土已取走很多

http://s15/middle/48500d73t9e297ba253ee&690西侧墓

http://s2/middle/48500d73t9e2984b7a691&690西侧墓南侧

http://s10/middle/48500d73t9e2987d27399&690现在的庙宇(以前的面粉厂)

http://s1/middle/48500d73t9e298a6e4c20&690文革时的房子

附:汉文帝诏遣张武祭故广野君郦食其  

 

皇帝诏曰:朕皇父高帝起兵,讨楚逆羽。尔郦生谒皇父军中,进言:“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深合皇父意。遂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杜太行之道,距蜚狐之口,守白马之津;示诸侯以形势,而天下知所归向,皆尔郦生力也!

  复以燕赵已定,惟齐未下,遣师数万未可易克,请奉皇父明诏伏轼,一言下齐七十余城。后缘大将军信进兵击齐,尔郦生遂遭惨难。呜呼!志在忠君,事专报主,此古所谓“御大灾,捍大难,有大功德于国于民者,必祠而祭之也。”

  今朕入嗣鸿基,不忘旧绩,特遣郎中令张武,以羊一、豕一、帛一,祭于陈留郡之故里;追封愍侯,建祠岁祀;赐尔子武遂侯庎铁券,爰及苗裔。此朕崇德报功之典,尔郦生亦少慰于冥中矣。钦哉!

 

附:汉高祖功臣颂·广野君西晋·陆机

  恢恢广野,诞节令图。进谒嘉谋,退守名都。

  东规白马,北距飞狐。即仓敖庾,据险三涂。

  輶轩东践,汉风载徂。身死于齐,非说之辜。

  我皇实念,言祚尔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淡淡情淡淡好
后一篇:心中的花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