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鉴赏古典诗歌之表达技巧说课稿

(2015-11-19 16:26:43)
标签:

杂谈

说课内容:

1、考情学情分析;2、学习目标;3、重点难点;4、学教方法;

5、课堂流程;6、板书设计;7、作业布置

说课过程:

1、考情学情分析

考情:课标、安徽、福建、湖南、江苏、江西、天津、浙江、四川

学情:学生准确判断能力差,规范答题意识不强。

2、学习目标

(1)认识并熟练识记常见的表达技巧术语。

(2)掌握判断诗歌表达技巧的方法,并能分析、评述作者运用这些表达技巧所产生的表达效果。

(3)树立按照题干要求规范答题的意识,提高细致分。

3、重点难点

判断并规范运用表达技巧

4、学教方法

导——结——用

5、课堂流程

考纲展示--知识整合—典例示范--自主探究--归纳总结--巩固提高

(1)考纲展示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知识整合(以篇子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等方式。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抒情可分为直抒胸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

②表现手法:对比(古今、今昔、正反、前后)、衬托(又分正衬、反衬,反衬包括以乐衬哀、以哀衬乐、以动衬静、以静衬动)、象征、用典、联想和想象、虚实结合(相生)、工笔、白描(简笔勾勒)、动静结合、比兴等。

③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等。

④结构特点(谋篇布局):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首尾照应、铺垫、承上启下等。

(3)典例示范(出示典例,学生自主完成)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诸城一中模拟)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①     赵鼎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技。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②,回首东风泪满衣。

注:①作于宋南渡后的元宵节。②华胥梦:传说黄帝梦游华胥之国,该国社会繁荣祥和。

本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感情?请作简要分析。(6分)

出示四个问题进行思路引领

①从题干搜集了哪些信息?(着眼整首词(范围)、表现手法、什么情感、简要分析、分值为6分)

②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思念故国、繁荣不在的悲凉等。)

③用了哪些手法?哪种手法最能为诗词的内容和情感服务?

④如何根据分值组织答案?(考虑顺序)

(4)合作探究(自主完成后合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自主学习成果;

小组推荐代表作全班交流;

教师适时点拨,展示参考答案。

赵鼎是宋代中兴名臣,此词作于建康(南京)上元(元宵)节时,表达了沉重的爱国感情。金兵南侵,而转徙异乡,不知不觉又是一年的春天到了,因为小桃到了上元节即着花。从开封到南京虽然不远,但总觉得到了天涯海角一般,心里特别凄凉,不禁回忆起在汴梁时的繁华景象。花枝在皎洁的月光下是何等地婀娜多姿,宫殿晶莹剔透,云彩多么绚丽。往事晃如一场“华胥梦”,东风一吹像惊醒了似的,不禁潸然泪下。

(5)归纳总结

思路来源:

①题干信息;②情感判断;③体察手法;④答案组织

答题模式: 

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②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③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表达效果)

(6)巩固提高

①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山东)(有修改)

鹧鸪天·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词的最后两句作者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说明。(4分)

②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湖北)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6分)

6、板书设计

思路来源:

①题干信息;②情感判断;③体察手法;④答案组织

答题模式: 

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②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③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表达效果)

7、作业布置

雨后池上      刘攽

踏莎行        欧阳修

兰溪棹歌     戴叔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鉴赏景物形象
后一篇:迁安一中校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